错别字的笑话
2016-12-07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2016年12期
古往今来,由错别字引发的笑话比比皆是,堪称文化一绝。
一、谐音式
相传清朝中堂大人李鸿章有个远房亲戚赶考,呆坐半天也做不出答卷。于是便想走后门中榜,就在试卷上写道:“我是中堂大人李鸿章的亲妻(戚)!”主考官看后又好气又好笑,提笔批道:“既是中堂亲妻,我定不敢娶(取)!”
二、对联式
清代一次科举考试,有个考生因不懂《书·秦誓》中“昧昧(想念深切)我思之”一句的意思,将其写成了“妹妹我思之”。主考官考试不明其意,继而哑然失笑,回避批道:“哥哥你错矣!”两者恰好构成工整的对仗。
三、幽默式
某店在招牌上把“月饼”写成“曰饼”,有人说:“‘曰字是个白字。”店主不屑一顾:“说得倒好,‘白字还有一撇呢!”
某老板的商品介绍把“零售”写成“另售”,有人纠正道:“‘另字写成别字了。”老板反唇相讥:“你弄清楚,‘别字还有一立刀呢!”
某商人做广告时,把“锡纸”写成“昔纸”。有人指出:“‘昔字是个错字。”商人嗤之以鼻:“哼,‘错字还有金旁呢!”
四、打油诗式
一人给老岳父写信,请其代买一筐杏子,但却把“杏”字错写成“否”。老岳父知道女婿写了别字,买下杏子托人带去并捎上了一封信:“贤婿来信要买‘否,急得老汉满街走。买了一筐小黄杏,不知是‘否不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