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魂国魄——浅谈泰山玉

2016-12-07TEXT何乃华

中国宝玉石 2016年5期
关键词:珠宝首饰泰山

□ TEXT 何乃华

中国商业联合会珠宝首饰委员会执行会长

玉魂国魄——浅谈泰山玉

□ TEXT 何乃华

中国商业联合会珠宝首饰委员会执行会长

四年前,老家来人:在泰山发现了玉,命名“泰山玉”。他未见实物,只知道是蛇纹石;我不以为然,因为二十多年前,在职“中国珠宝”时,就曾关注过家乡的蛇纹石,希望能比肩“岫岩玉”,然,十分遗憾:质地差,难以升华至“玉”。于是告诉来人,近年来艺术品收藏狂热,珠宝亦颇受追捧,个别地区顺势推出了自产的玉种;咱们的蛇纹石应该上不了台面,就别瞎凑热闹了。更何况,“泰山”两个字,太沉重、伟大、神圣、乃至太神秘了,容不得一丝一毫的亵渎。

几个月前,朋友介绍专营“泰山玉”的陈庆坤女士,握手坐定后,她展示了戒面;我随手抓起几粒,惊疑地问:“泰山玉?”她十分坚定:“是!”凭手感、目测,我已断定:确系高品质蛇纹石。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种、水、色均可与翡翠有一比的纯粹国产玉,此时,似乎有了希望,难免有所兴奋。思忖间,陈说,还有其他色料,但墨色居多,并伸臂展示了自佩的泰山玉:油亮宽条镯圈,还特意示范了戒指的猫眼效应。

“猫眼”,十分意外!蛇纹石顶级,无疑。然,是否泰山……我一时语塞;陈女士却极其热情:“希望何老能到泰安去实地看看……”我乐得顺水人情:“很久没回老家了,早就想再去拜拜泰山老奶奶,请老人家保保平安。”

泰山玉

我主张,“笨鸟先飞”:凡有新课题,必定提前预习功课,这是从小就养成的习惯。当晚,查阅有关资料,不禁为自己孤陋寡闻的无知而汗颜、羞愧。

2500年前的《山海经》:“泰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环水中多水玉。”魏晋曹植的《驱车篇》:“驱车掸驽马……神哉彼泰山,五岳专其名……玉石扬华英。”;五代有《福地纪》:“泰山多芝草、玉石”;《五岳志》:“泰山方圆四十四,多芝美玉石”。

传说中造人、救世的女娲与华夏玉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少新涌现的玉种,均七勾八拐地与之套近乎;泰山玉却言之凿凿、白纸黑字:2800多年前的《左氏春秋》:“四极废,九州裂……幸得女娲补天于泰山之巅。”西汉的《准南子》更为具体:“道为八卦称神数,女娲炼石补穹天,桃花峪里彩石涧,一滴玉石留泰山。”

中、外均尊《红楼梦》为“伟大不朽之名著”,全书用“玉”字5262次,其主旨缘由一块石头,又名《石头记》,第一章即开宗明义:“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起?……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自去自来,可大可小……原来是块鲜明宝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通灵宝玉”……那贾宝玉乃神瑛侍者下凡,出生时衔‘通灵宝玉’……”。“宝玉”竟然来自泰山!那黛玉呢?

王母娘娘的瑶池就在泰山,她将一条触犯天条的神虬囚禁在侧畔水湾内,罚其悔过修炼,该处得名“虬湾”。某年夏日,一位疯癫单姓道士云游至此,白日游山化缘,夜晚住宿湾畔山洞。当年中秋之夜,皓月当空,道士提酒,携箫、笔墨席地坐于湾畔石坪,随即轮番饮酒、吹箫……醇厚的酒香、悠扬的箫乐,令寂寞难耐的神虬跃身水面,连连冲道士点头朝拜;道士猛然起身,用竹箫敲击石坪,历声喝道:“功业已满,此时不飞,更待何时!”随即提笔点向虬首;神虬瞬间化做一条墨龙,腾空而去;泰山上空,立即乌云翻滚、大雨倾盆!

次日,风光明媚,道士却不知所终,石砰上,草书留诗:“昔年此地我曾来,事满华夷遍九垓。无赖虬蛟识吾面,使我踪迹不沉埋。”落款为:“回回翁”。联想“单”(繁体上部双口)姓,皆为双“口”。聪慧的泰山人,立即领悟:疯道本是道教宗师纯阳子吕洞宾,专程来此解脱神虬升天。于是,包容兼蓄的泰山又多了一个圣景:吕祖洞。

道仙常来常往,有诗“再书王母池”为证:“昔年留字识曾来,事满华夷遍九垓。无赖虬蛟知我字,故留踪迹不沉埋。飞笔一点腾云起,隐形山中青绿黛。”

两诗对应:“踪迹不沉埋”句重复,似乎隐有哑迷;然而,结尾一句“隐形山中青绿黛”,揭示了天机。

“虬湾”就处于女娲补天的桃花峪,所谓“踪迹”,即宝玉“隐形”在山中,“不沉”,即隐形不深,时机一到即会破土,而且颜色为“青缘黛”,黛即墨,这恰恰是泰山玉的主色调。“黛玉”即墨玉,当然缘自泰山。“事滿华夷遍九垓”句重复,表明:泰山关乎整个华夏大地。宝玉、黛玉,绝非“金玉良缘”,只落得一场《红楼梦》,宝、黛的悲剧结局,实乃天定。

考古界确认:新石器时代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龙山文化”,先人们当时已经制作、使用玉器。

由此看来,考古、传说、神话、文学均表明,伟大、神秘的泰山连接着华夏玉文化的根基、源头,如是泰山玉:神秘、悲壮、辉煌……遐想无限!

然而,长期以来世间只闻“泰山石”、无语“泰山玉”。“玉”逐渐疏离了泰山,隐匿、沉寂在波涛滚滚的历史长河之中。这实在值得深思、再深思……是否有某种历史“玄机”,或许“达·芬奇密码”,或许!

泰山寻根

有关“盘古”的传说,可谓华夏版的《创世记》:在天地浑沌中沉睡了一万八千年的盘古,醒后伸拳展脚、天开地辟,创世成功后头颅倒向东方,变化为泰山。

繁体“東”字:从“日”在“木”中,日所出也。出升太阳的东方,乃万物、生命之源,是希望和吉祥之寄托;“泰”字:上“三人”、下“水”,意为:脱水而上避水灾,保平安;《易·说卦》:“履而泰,然后安”。

考古已确认,远古人类就在泰山地区生存、制玉。而“玉”的最初功能恰好就是祭祀用的神器。盘古和女娲都是最早的创世、救世神,且均与泰山密切相关;而“东”、“泰”寓意了“生命”和“平安”。《史记集解》:“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封褝而祭之,冀近神灵也。”所以,“五岳独尊”,泰山是威权的唯一神圣之象征!

由此,可以断定:华夏祖先祭祀时最早最常用的就是泰山玉。

从黄帝至秦汉,共有72代君王封神泰山,从秦始皇到清乾隆则有十二位帝王(外加皇后武则天)27次泰山封禅;相反,众多早逝、误国之君,均因未曾封禅而未获天佑地护。

上行下效,三教九流皆尊泰山为本门神圣;文人骚客均争相著书立说:至圣孔子家乡曲阜距泰山不远似乎常来常往,除《邱陵歌》留刻山墙外,尚有七、八处与其有关的景点遗存;亚圣孟子紧随其后并留言:“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战国时期就有道士隐居岱阴洞,碧霞意为东方日出之霞光,“碧霞祠”建于公元220年,供奉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或“泰山老奶奶”。民间流传“北有元君,南有玛祖”,因二者均有传说中的原形人物,是广受尊崇的平安护佑女神:前者护领土,后者佑领海。

公元351年,高僧郎公创建郎公寺、灵岩寺,泰山成为华夏化了的佛门圣地。

“三教”聚齐后,大、小“九流”亦纷纷到此认祖归宗。三教九流涵盖着华夏民族所有阶层、代表着每一个中国人,所以中华民族“稳如泰山”、不容亦不可撼动!

古今文人登山弄句者不计其数,诸如:司马相如、曹植、李白等,其中最为脍炙人口者,应属诗圣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书法是华夏独门秘籍,刻石留字既可展显功底又可百世留芳,泰山的碑碣、石刻不胜枚举,真草隶篆一体不缺、颜柳欧赵众派齐聚,泰山无疑是各流派、诸书体的会展中心。

“泰山的雄伟和悠久灿烂的文化足以奠定了它是中华民族象征的崇高地位。”这一论断可谓“无可争辩的权威”,因为如是结论者是季羡林先生,他学贯中西,集国、文、语言、佛、史、教育以及社会学于一身,被中、外学界尊为“东方学大师”。

区别于大师的概念化,三教九流历来就具象虔诚地坚信:泰山就是国本、仙、神的化身,其水草石木,皆具灵性,功力因物、随势而发:有关避灾,纳福、求雨、求财、求子、乃至求官而得愿以偿的传说和实例不胜枚举。

“时势常变换、历史有玄机、泰山显神灵。”你信吗?原来,信、疑各半,现在,信八疑二,理由:随之量子力学的进展,科学家们断定:宇宙存在着暗物质和暗能量,例如第六感觉,我本人就多次亲身真实地经验过某些“特异功能”;科学界承认:还有95%的物质人类至今尚未知,所以灵魂、鬼魅之类均可能存在。

季羡林大师确认:“泰山的人文价值总括了社会科学之所有领域”。那么包罗万象汇聚三教九流的泰山就宛如一个富有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巨大磁场;古来今往的帝王、贤达、文人骚客、门派大佬、信众香客等等,总会留下某些信息、符号……而这一切统统“沉埋”在山水之中,而泰山老奶奶很可能就是有求必应的“总舵主”。

例如:据传,某省级首长进京前亦专程登山,瞻仰与名姓有关的匾额,到京后即被擢升;卸任后又重驾泰山还愿。看来,泰山的崇信者前仆后继!

横空出世

“乱世金、盛世玉”,这是先人们用生命总结出来的活命手段和收藏秘籍:金,富通货功能、相对携带方便,乱世用以保命求生;玉,稀有价高、易碎难保存,盛世用以保、升值、彰显品味。

泰山脚下石腊村周围蕴藏着工业辅料,有人就地取材辅助生计,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出现了漂亮的墨绿色石头,且日见其多。“美丽的石头会唱歌”,各类有心人士纷至沓来,于是在“泰山石”之外,“泰山玉”的概念逐渐形成。

新世纪伊始,泰安市领导组织专家、学者鉴定为蛇纹石玉,继尔探明储量,为保护资源和社会环境,专设“泰山玉产业发展管理中心”,市政府于2012年底发布《关于推进泰山玉石产业发展意见》“政府控制、市场运作、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以泰山玉为裁体、市场为平台,依托泰山文化优势……使泰山玉成为一张特色的城市名片”。

改革开放之初,舆论界曾掀起一场辩论:“找市场,还是找市长?”国务院曾召集国企老总们就此座谈,我有一句话博得热烈掌声:“在共产党的天下,只能是:没有好市长,就没有好市场!”

谈及中国珠宝首饰行业整体状态时,我曾说过:“某些地方领导的短期行为,有百害而无一利。”我曾参加,甚至协助筹办某些地区的“XX节”,有的一番光鲜热烈之后便不了了之,个别领导甚至锒铛入狱;而有关产业则一蹶不振。

泰安市领导果断地“政府控制”、睿智地“市场运作”;管理中心大刀阔斧地在各种场合、利用各种方式不遗余力地宣传、推广泰山玉,至2013~2014年底年初,“泰山玉”即以黑马之态振惊珠宝玉石界:加工企业从2008年的5家猛增至500余家,玉雕作品参与评比屡获金、银奖项,震撼了收藏界:原石、成品价格上翻数十倍,交易风头劲升,远超泰山石。

近年来,收藏热高涨,确有某些新玉种高调上市,属昙花一现者不在少数;然而,唯独泰山玉独占鳌头、横空出世!除泰山玉本身的特质外,还是那句话:“没有好市长,就没有好市场。”在此,我必须为家乡的父母官们点个赞!

历史玄机

泰山玉源远流长、承载厚重、蕴涵博广,何以隐忍、沉寂于历史长河;而泰山石的地位与日中天,以至于“泰山石敢当”成为脍炙人口的豪言壮语:刚硬、墩实、浑厚的“泰山石”充满浩然正气,能够逢凶化吉、厌殃镇邪、所向无敌……成为华夏民族镇宅安邦的定海神针。

纵观历史,秦汉以来中华民族曾以世界头号强国独领风骚1500多年,此后便盛衰交替、内忧外患,战乱延绵,以承载历史、护佑领土为己任的泰山老奶奶将美丽、贵重的泰山玉“踪迹不沉埋”,而突现“泰山石敢当”的勇气和担当,这实在是中华儿女定国安邦的毕生责任和历史必然。以往,人民英雄纪念碑、人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均以泰山石奠基,意在“江山永固、千秋万代”;如今,南海岛礁扩建再用泰山石做桩,志在“稳如泰山、无可撼动”!

千百年来平民百姓以“泰山石敢当”镇宅的习俗仍世代相传;此外,青地白纹图案、花纹变化万千,且颇具灵性的山流泰山石则是众多奇石爱好者的首选。

“玉不琢、不成器”。华夏玉文化始于一万两千多年以前,大汶山和龙口的玉器难道来自其他地区?错!当然不是!先人们早在远古时期就在泰山脚下琢玉,而且还因之专门命名了村庄名称,就是当今复出泰山玉的石腊村。请注意:石腊村恰好就位于女娲补天、虬龙飞升“不沉埋”的桃花峪。

石腊村的“腊”原本是“La”的二声同音字,当地话意为:用刀切割。先人们曾用上“分”、下“石”组成了意会字,意思十分明白:人们在这里切割石头、雕琢玉器。

由于石升、玉沉的历史运命,那个准确的二声“La”字也被“不沉埋”,查遍大小字典也找不到。一个同音的四声“腊”字淹没了一个美丽高贵的产业。不过,如今重操旧业的村民们又刻石为证。

1978年底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性抉择,吹响了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号角;而泰山玉恰好与之同步复出,而且随着改革成果的扩大而自身的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节节上升,这绝非偶然,应该是时势有变“历史玄机”使然。三十几年改革开放,中华民族已壮大到不仅无人敢欺辱的地步,而且开始为治理全球划规定则,显然无须再强硬地“泰山石敢当”。盛世空前,泰山老奶奶显灵,顺势“不沉埋”:泰山玉横空而降!

中国梦

陈庆坤女士的企业名为“泰玉缘”,口号是:“泰玉缘,缘自中国梦;泰山玉,保平安。”习主席掌政后,于2012年十一月原创“中国梦”;一年之后的十一月,习主席视察山东省和济南军区,行走在泰山周围。而这一年正是泰山玉腾空之际,是否历史玄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基本内容是,国富民强、民族振兴。世界各国均争先张开双臂拥抱中国旅游团,足以表明了某种程度的国富民强。而民族振兴则应表现为文明贡献,一个民族对全人类文明所做出的贡献。

学界普遍承认,人类历史曾有五大古文明,而唯独中华文明延续至今、荣光四射,何以至此?“玉”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发端于一万两千年前的中国玉,由“神器”到“王器”,再到“君子玉不离身”,是华夏玉文化由物质到精神,再由精神寄托于物质载体的漫长发展沿革:封天禅地,玉是必奋之神器;官职不同,佩玉各异,“玉”字:“王”携一“点”,本身就意会:“玉”,系当权者必备之王器;正是以孔子为首的历代文人君子将精神、观念寓意于玉:“君子比德于玉”,孔子:玉有十一德;管子:玉有九德;徐慎:玉有五德……这些“德”,蕴涵了中华民族所有优秀传统、信仰、品德、行为规范等等,比如五德“仁、义、智、勇、洁”。

尤其明朝的“子冈牌”,将诗、书、画、印,四大中华文化精粹汇集一体,摸不着、看不见的观念、精神载体于贵重的物质:“玉”,而且必须手捧腰佩的“不离身”,中华文明何愁不绵延千秋万代!

实现中国梦、贡献人类文明,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弘扬中华文化。玉文化是华夏民族的独门秘籍,是中华文明的基石,向全人类贡献玉文化当然是重中之重,如果真正贯彻、实现那些“德”,全人类就将幸福、和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应该就是共产主义!

季羡林大师认为:“欲弘扬中华文化,必先弘扬泰山文化,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那么,贡献华夏玉文化,泰山玉也能“顺理成章”吗?当然能!西方宝石文化与玉文化的根本区别在于:强调种、水、色,因此很难接受和田玉之类短水的“润”;泰山玉恰好可以兼容两种文化的不同诉求。

历史学家认为:历史发展的重要规律是重复,是类似现象更高水平的重复。在关键的时刻种、水、色俱佳的泰山玉复出,当然是“更高水平的重复”;泰山玉的复出同步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此机缘巧合,这其中的历史玄机,值得深思、遐想……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定论为“玉魂国魄”。泰山石在国难当头时是华夏民族的定海神针;泰山玉在华夏民族走向国富民强时,体现着华夏民族的忠魂雄魄。

文化的定义是:人类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在洋洋万象之中,大概只有华夏玉文化能够天衣无缝地将二者融合为一体。博大精深的“泰山玉”理应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贡献全人类。

何乃华 二零一六年十月于北京

何乃华

1966年毕业于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直从事国内外与珠宝首饰有关的业务。1981年被派往德国,任中国首饰有限公司(中德合资)总经理,该司是中国政府在境外开设的第一家合资企业。期间在德国珠宝学院进修并获得有关珠宝首饰评估、鉴定资格证书。

1984年奉调回国创办了中国唯一的国家级珠宝首饰企业——中国珠宝首饰进出口公司,并任总经理至1996年。期间参与了国家有关珠宝首饰行业政策以及管理条例的制定工作,将珍珠和钻石定为一类出口商品,从生产到销售均由该司独家垄断经营。由此,中国珍珠生产迅速超过日本成为“珍珠大国”;钻石加工规模不断扩大,技艺不断提高,并形成了为业界称道的“中国工”。

1985年创办了国内第一个珠宝首饰行业社团——中国珠宝首饰进出口协会,并于1992年将其与新成立的中国宝玉石协会合并;1986年,在广州开创了“中国珠宝首饰交易会”,并由真人配飾在“T台”上表演,开创了中国大陆模特走秀之先河;1994年11月,在北京举办了首届“国际珠宝首饰展”和首届“珠宝高层论坛”。

1995年在希腊国际珠宝联合会(CIBJO)年会上,何乃华先生据理排除了某些大国的干扰,使我国成为该组织的正式成员,并成功地修改了该组织有关珍珠标准中不利于我国产品的内容。同年,被推举为新成立的世界珍珠协会主席。

创办《中国珠宝首饰》杂志并任社长兼主编,编写《宝石鉴定手册》、《珠联璧合》、《珍珠鉴赏》等书籍。

何乃华先生是首批获得国家注册珠宝玉石质检师、高级经济师以及高级国际商务师资质的专门人才。几十年来,行走过数十个国家,脚步遍及世界所有珠宝首饰重要产、销地,与国际业界建立了广泛、深厚的关系。

时任外经贸部部长的吴仪曾称其为“中国珠宝大王”,业界某些同仁则称其为“中国珠宝第一人”。

现任中国商业联合会珠宝首饰委员会执行会长、世界珍珠协会主席、香港珍珠商会荣誉会长、香港宝石厂商会荣誉会长、《中国宝玉石》杂志顾问。

猜你喜欢

珠宝首饰泰山
泰山之行
珠宝首饰设计与加工工艺相结合的必要性研究
泰山日出
珐琅工艺在珠宝首饰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登泰山记》的打开方式
钻石镶嵌的标杆企业 百富隆愿与业界同仁携手开创珠宝首饰新时代
虚拟现实技术在珠宝首饰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
泰山的形成
浅谈珠宝首饰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