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6-12-06杨莉
杨莉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生态旅游”的需求不断增长,旅游业的经营方向也向着乡村旅游领域不断拓展。旅游农业作为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演化而来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一方面蓬勃发展,但另一方面却也问题层出。本文将以成都市大邑县作为分析对象,从旅游农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上进行分析,试图找寻一种二元平衡的方式方法。
一、旅游农业的概念及内涵
农业旅游作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一定程度上融合的产物,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文化生活于一身,已经催生了一股乡村旅游的热潮。关于农业旅游的概念和内涵,专家学者们的观点不尽相同。张文英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等为资源,融合观赏、参与、学习、娱乐、购物等于一体的旅游活动。辛国荣认为观光农业是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交叉型产业,是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民众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农业。而郭焕成等则认为观光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旅游”性质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既能够发展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又能扩大乡村的游乐功能,从而达到提高农业效益与繁荣农村经济的目的。
二、大邑县旅游农业现状分析
(一)返璞归真吸引城市居民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对于健康的生态旅游越来越注重,其“返璞归真”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特别是曾经有过下乡体验的中老年群体。他们喜欢感受单纯的农作生活。而现代化城市居民也渴望体验一番农业旅游的乐趣,让他们能从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逃离出来,找寻一份喧嚣之外的宁静。
(二)较好地融观光、劳作于一体
农业旅游活动在让游客观赏优美田园风光的同时,也满足了游客们参与、娱乐、学习的欲望,如蔬菜采摘园、水果采摘园等,这些都是参与性极强的旅游项目。游客不仅能享受到采摘过程的快乐,还能利用农家乐提供的设施来制作自己亲手采摘的食物,无形之中,经营者已经完成了果园的商业化转变。
(三)制度正逐步走向规范化
过去,该县的旅游农业多是自由发展,没有经过专业的、科学的规范化论证,经营管理的模式也存在诸多漏洞。如今农业部门和旅游部门加强合作,制定了相关的行业标准,淘汰了一批不符合规范的农家乐和休闲农庄,制度的完善不仅使旅游农业走向规范化和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同时也通过优胜劣汰的标准,留下了真正优秀的经营商家,不仅提高了游客的满意程度,同时也促进了本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大邑县旅游农业存在的问题
(一)档次不高口碑受影响
目前,大邑县的旅游农业基本上以个体户为主。档次不高,产品单一,无法对旅游者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大多数农家乐、农产品采摘园的环境及相关设施相对简陋,内容的的丰富度严重缺乏,高品位、高档次、多功能、知识型旅游农业少之又少。简陋的环境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给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这对于本地旅游业的口碑发展产生了较为恶劣的影响。
(二)季节性变化阻碍其发展
农业旅游受各个季节土壤、光照、热量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存在着明显的淡旺季差别。呈现出旺季车水马龙、人山人海,淡季门庭冷落,人烟稀少的情形[4]。由于气候的变化,春季和秋季一般会是旺季,而夏季和冬季则情况相反,造成了旅游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限制了旅游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服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该县旅游农业的经营和管理人员大多是由当地的普通老百姓充当,学历偏低,对旅游农业的发展缺乏远见和应急式管理经验。农家乐、农庄和水果采摘园的服务人员则多是本地中老年妇女,服务效率不高。除此之外还存在部分服务人员谈吐和举止比较粗俗的现象。
四、发展乡村旅游农业的对策
(一)突出农业特色、提高设计水平
旅游景点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特色,开发旅游农业就要在特色农业上做文章。在农业加工品的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挖掘本地地域文化的内涵,将旅游农业与本地特有的风俗文化相结合,设计旅游精品,提高档次;其次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旅游区农家乐和农庄的管理制度,更新维护旅游区的基础娱乐设施,把农业生态功能的开发与新农村的建设相结合,做大旅游农业,以特色吸引游客。
(二)分析并利用好本地区旅游资源
农业旅游季节性强,不能只一味依赖农业本身,应该更加注重与之相关的农业加工品。例如蔬菜这类易腐农产品,可将其晒成果干,再加以适当的加工就能大大加长其保质期,这样就能有效缓解季节性带来的冲击。同时,充分地利用当地的其它旅游资源。如大邑县的安仁古镇和新场古镇等,可在农业旅游淡季将农业加工品在其他风景区出售。
(三)规范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建立各种规章制度,约束和管理相关领导和服务人员,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加强员工的上岗培训,适当加长培训时间,并通过相应的考试来颁发从业合格证书。制定严格的标准,建立健全领导责任追究管理体制,通过强有力的措施和后续责任落实到人的规定来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