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到 冬节至
2016-12-06刘易楠
刘易楠
农历十一月,又叫冬月,2016年的冬月就在你拿到这期杂志的时候开始了。
哼着歌谣吃尾梨
福州民谣·十二月水果歌
正月瓜子価侬龃(多人磕),
二月白蔗甜粞粞(非常甜),
三月枇杷出好世(在好的时节出现),
四月珠红(杨梅)摆满街,
五月绛桃红又红,
六月西瓜像圆笼,
七月荔枝挂满树,
八月龙眼客遛侬(捉弄你),
九月柿囝圆又甜,
十月橄榄值侬钱,
十一月莓荠(尾梨)赶祭灶,
十二月桔子中做年。
每年农历十一月,正是尾梨(福州话发音近似“美丽”)上市的时候,尾梨就是荸荠。福州人很喜欢吃荸荠,来福州必吃的马蹄糕、荔枝肉等菜品里面都能找到它的身影。荸荠是一种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看上去特别不起眼,和水边其他的草没什么区别,真不知道我们的先民是出于什么原因,才会对它刨根问底。其实,荸荠是个“浑身是茎”的家伙,它的叶片退化成薄薄的一层膜,我们看到在水面挺立的绿色部分是它的茎,吃到嘴里的也是它膨大变态的茎。它能煮熟了吃,也能生着吃,但请注意,一定要洗净削皮吃!这件重要的事情是我的寄生虫学老师教的,所以你们应该懂得这么做的重要性了吧。
赏梅正当时
福州除了十二个月的水果歌,还有十二个月的赏花歌,其中在冬月开放的最重要的花就是梅花。梅,一直是福州的传统果树,很多地名、寺名、山名都以梅来命名。每到梅花开放的季节,总有市民来到周围的公园或山里喝茶赏梅,明代徐通的《藤山观梅》中就有“十里花为市,千家玉作林”的佳句。
大家若没见过梅花,也应该吃过梅子。梅子多以话梅等形式出现在我们的口袋里,在日本甚至还有一颗梅子配一碗米饭的吃法。果梅适合在坡度30°以下的坡地栽培,它对工业排放的废气特别敏感。福州永泰县是全国闻名的果梅种植县,这与它的丘陵地形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密不可分。梅是典型的蔷薇家族植物,它和杏是亲兄弟,果实长得也挺像的。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吃的是梅子还是杏,只需要看看手上吃干净的核就知道啦:梅子的核表面不平,有蜂窝状孔穴;而杏核的表面则是平滑的哦。
糯米飘香人情暖
今年的冬月遇上了十二月的第二个节气—冬至,也叫冬节。冬节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的夜晚是一年当中最长的一天。在节气歌里,从这一天开始就要数九,大家就要过上“缩手缩脚”的日子了。在民俗里,则有着冬节大于年的说法。这一天,北方的妈妈们会说“今天要吃饺子,不然会冻掉耳朵”;南方的妈妈们准备的食物则因地区而异,但总绕不开一样食物,那就是糯米。糯米是粳稻和籼稻糯性品种的总称,简单地说,就是圆糯米和长糯米的集合。在超市区分糯米和平常的大米也很简单:糯米是乳白不透明的,大米是透明的。所以冬至前,南方的超市里会见到4种大米同时售卖哦。
回到吃上来,在今年的4月刊上,我给大家介绍过一种福州的糯米小吃,叫清明粿。到了冬节的时候,福州人会吃一种淡黄色的小吃,叫
米时(读音是“细”)。做法是:将蒸熟的糯米放入石臼中捣烂后攥成元宵状,丢入黄豆粉和砂糖的混合物中。对北京的朋友来说,米时吃起来就和逛庙会时吃的驴打滚类似。福建南部的客家人在冬节这一天,会开始用糯米酿酒。在客家人的生活中,糯米酒是重要节日和招待贵宾时的重要传统物品。在其他地方,糯米也同样被看重,这大概是因为它本身产量不高,在古时能拿出几分地来种糯米,应该是件很冒险的事情吧。
红胸啄花鸟和红花寄生
过节吃黏黏的东西并不是人类的专利,鸟儿在这个季节也有黄“米时”可以吃。9月时,如果你在一些公园细心观察,会发现有的树长有两种叶子,甚至开两种花,其实,那多出来的一套花叶是属于红花寄生的。每到12月,树上那些曾经开红花的枝条就会结出黄黄圆圆的果子,看上去很好吃。这时红胸啄花鸟就会聚集过来,小心地用嘴把果子一啄一压,果肉和种子就滑着探出头来;鸟儿再用嘴一叼,噫,好吃的入嘴!
梅子
红胸啄花鸟吃了这些看似Q滑、实则比胶水还黏的果子后,就会飞到其他树上拉便便。为了不让黏黏的种子挂在屁股上,它会用树枝当厕筹蹭掉这些种子,蹭掉一个就换一个坑位,生怕把便便再蹭回屁股上,别提多好玩啦!而红花寄生的种子,就带着“营养大礼包”找到了下一个房东,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继续过着白吃白喝的生活。
别看红花寄生这么无赖,它其实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有一次观鸟人发现,在福州过境时迷途的小太平鸟,就部分靠吃它的果子为生。看来对于鸟儿和红花寄生来说,这个冬月少了冬季常见的清冷,倒是像和过年一样热闹开心呢!
(责任编辑/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