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伟:等待戈多
2016-12-06齐岸
齐岸
王亚伟,就像贝克特笔下的戈多,一直在被期待。
不同的是,等待戈多的只是两个流浪汉,而期待王亚伟的,除了他的崇拜者、希望沐浴其“神光”以抵达财富彼岸的投资者、形形色色的市场观察者等,还有看似温和实则偏激、看似理性实则荒诞、看似虚弱实则日益强悍的市场。
如果说流浪汉等待戈多为的是消遣无聊的岁月,那么王亚伟被期待的则要么是奇迹的再现,要么是幻灭的降临,却绝不是平凡,因为他所在的世界,虽不比贝克特笔下的世界更荒诞,却要残酷得多。
于是,当王亚伟投资中科招商(832168.OC)失利的消息爆出,市场再一次喧嚣起来。
减持中科招商之谜
“亏损50%以上”,“账面亏损2.68亿元”,“割肉离场”,是媒体对王亚伟这次投资失利的分析与总结;依据是中科招商郁郁不振的股价,昀沣3号——一只由王亚伟亲自担任基金经理的股票型基金——的大手笔减持,以及股转系统(全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披露的交易信息:
2016年9月20日及11月9日,昀沣3号通过67笔交易,减持了524万股中科招商的股票,成交价格在1.33-1.39元之间。由于昀沣3号持股成本为3元左右,按成交价1.39元计算,减持524万股带来的损失为843.64万元。根据中科招商2016年中报,作为第10大股东的昀沣3号持股16662万股,若按1.39元的股价来计算,账面亏损2.68亿元。
中科招商是一家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与投资为主营业务的公司,2015年3月20日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主要收入来源是管理费和投资收益分成。根据2016年第三季报,公司1至9月的营业总收入为9.32亿元,同比增长416.14%;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9亿元,同比增长120.66%;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4亿元,上年同期为-5.71亿元。
由于中科招商第三季报没有披露股权结构及股东变动情况,因此,昀沣3号是否因为9月20日的减持而退出前10大股东行列尚不清楚。《证券市场周刊》记者曾就昀沣3号减持情况致信询问中科招商董秘彭卫,至截稿日未有消息。
但以上并非故事的全部。事实上,昀沣3号如何成为中科招商第10大股东,是更值得关注的另一面。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查阅了中科招商发布的所有公告,并没有发现昀沣3号认购公司股份的记录。有迹可循的是,2015年5月14日,在中科招商的一次面向32名外部投资者的定向发行中,一个名为“中铁宝盈宝鑫7号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以下简称“中铁宝盈宝鑫7号”)的投资者以18元/股的价格认购了2777万股;由于持股比例当季未入前10,因此,“中铁宝盈宝鑫7号”并没有出现在随后公布的2015年中报的“普通股前十名股东情况表”中。由于第10大股东方振淳减持股份,至2015年年报公布时,中铁宝盈宝鑫7号跻身为第10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54%;但此时的中铁宝盈宝鑫7号已经更名为“中铁宝盈资产-招商银行-外贸信托-昀沣3号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显然,2015年5月14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在中铁宝盈宝鑫7号与昀沣3号之间,可能达成了不为人知的资产安排。根据中科招商公布的资料,中铁宝盈宝鑫7号在证监会基金部备案登记的时间是2015年1月14日,管理人是中铁宝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其法定代表人是基金行业的大腕汪钦。
存在的一种可能性是,王亚伟当时是以宝盈基金专户产品的身份参与了中科招商的定增,后来这些股份又转到了昀沣3号的股票账户下。
另一种可能性是,上述昀沣3号持有的16662万股中科招商的股票(2016年5月20日,中科招商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50股,因此,昀沣3号持有的2777万股变成了16662万股,持股比例未变),只是代为管理的权益资产,因此,减持股份带来的亏损主要可能由中铁宝盈承担,昀沣3号损失的可能只是投资收益的分成;若按1%的管理费标准来计算,与中铁宝盈的交易甚至可能给昀沣3号带来499.8万元的收益。
不过,考虑到“投资失利”传闻直接或间接给王亚伟带来的品牌价值损耗,从而对其未来的资本募集实力可能造成的影响,这笔收益并不划算。
昔日明星光环失色
成立于2015年1月的昀沣3号,是冠以“昀沣”字样的第三只基金产品。实际上,在不久前的11月4日,王亚伟刚刚成立了昀沣5号。
如果说“华夏”二字象征着王亚伟的公募时代,那么“昀沣”二字则是其私募时代的起始。王亚伟离开华夏基金“奔私”后成立的第一只基金就是昀沣(全称“外贸信托-昀沣”),时间是2012年12月27日。王亚伟似乎从未对外解释为何给他的第一只私募基金产品定名“昀沣”,不过就字义而言,昀为阳光,沣指雨水丰沛,“昀沣”二字给人如日中天、生机蓬勃之感。
王亚伟是携皇霸之气闯入私募基金行业的。这种皇霸之气,源自他在华夏基金管理公司担任基金经理时创下的成就;这种成就让他有了“公募一哥”乃至“股神”的美誉。2011年,40岁的王亚伟以最近5年748.90%的回报率,成为《福布斯》中文版“2011中国最佳基金经理50强”榜首。尽管关于其投资成就的归因,当时坊间已有多种版本在流传,但是当他在次年5月因个人原因离职时,仍给基金圈带来很大的震动。9月,他在深圳成立了自己的私募基金公司——深圳千合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千合资本”)。
作为千合资本成立的第一只基金,昀沣的投资门槛与发行规模成为王亚伟皇霸之气的脚注。根据Wind资讯,昀沣的投资门槛为1000万元(还有一种说法是2000万元),认购费率1%,管理费率2.50%,赎回费率3%,业绩报酬20%,实际发行规模为15亿元。换句话说,仅凭“王亚伟”三个字,仅凭昀沣这一只产品,在认购完成之日,已给千合资本带来至少5250万元的稳定收益。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查阅历史数据时发现,与昀沣同月成立的私募基金产品共计141只,其中有发行规模数据的基金只有34只,总计69.31亿元,平均发行规模2.04亿元。在这34只基金中,20只股票型基金的发行规模总计29.86亿元,平均发行规模1.49亿元。也就是说,昀沣占到当月股票型基金发行规模的50.24%,其发行规模为平均规模的10倍。
在投资门槛一项上,与昀沣同月成立的基金大部分——例如惟盈成长、浦江之星118号、固益人生16号、凯顺2012等——都设定为100万元,只有少数资深明星基金经理——例如管理从容全天候的吕俊——能够与王亚伟的标准齐平。
期待对冲现实
市场期待王亚伟再次带来奇迹。
但是,在接下来的四年时间里,当私募行业并没有因为他的出现而变得更阳光理性,当他并没有拿出新的投资哲学——他还是最青睐国企重组概念——给信徒以新的启发,当他的业绩不能好到连续几年挤进前10,当他投资失利的消息一再被曝出,那些认购王亚伟产品的投资者、崇拜其投资哲学的信徒以及研究他的观察家们——无论他们愿不愿意、甘不甘心——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是,王亚伟是否已悄然走下神坛。泯然众人,是其中的一种说法。这种顾虑或评价显然在某种程度上源自期待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却并非无的放矢。
以昀沣这只产品来说,自成立四年来累计收益率为112.21%;平心而论,表现堪称出色,因为同期沪深300的涨幅仅为42.66%。但相较于他在铸神时代创下的“神迹”来说,这个成绩显得过于平常。其实,即便是在成立于同月的私募基金产品中,昀沣的表现也不属于顶尖存在。例如,根据私募排排网的数据,在累计收益率一项上,前面提到过的惟盈成长及从容全天候分别为211.05%和336.39%。在2016年以来净值增长率一项上,昀沣的成绩是16.40%,惟盈成长、浦江之星118号、从容全天侯的成绩分别是32.14%、29.54%及28.44%。在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率一项上,昀沣是-30.09%,惟盈成长及从容全天候分别是-16.92%和-24.12%。
事实上,无论是昀沣,还是昀沣3号,都已经是王亚伟表现良好、甚至是最好的产品。来自金斧子网的数据显示,王亚伟管理的基金有20只,但盈利的只有7只;表现最差的华润信托-千合紫荆1号G及千合紫荆1号E累计收益率分别为-33.40%和-20.04%,而昀沣3号的累计收益率为5.22%。
王亚伟近年业绩表现“泯然众人”导致的心理落差,或许是人们对其投资失利——例如减持中科招商事件——过度解读甚至错误解读的原因之一。但王亚伟对此好像并不在意,因为被误解有时比被准确解读更安全。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就昀沣3号减持中科招商的疑问致信千合资本高管王敬轩,至截稿日未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