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塞内加尔克拉琴

2016-12-06刘文荣南京艺术学院乐器学博士研究生

民族音乐 2016年4期
关键词:竖琴塞内加尔拉琴

■刘文荣(南京艺术学院乐器学博士研究生)

塞内加尔克拉琴

■刘文荣(南京艺术学院乐器学博士研究生)

■引言

火的发现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里程碑。据考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已经懂得用火。火柴的使用,是人类自由支配取火的重要标志。据《北齐书》记载,北齐宫女发明了火柴的早期样式。宋《清异录》记载北宋有“引光奴”“火寸”的火柴,如其云:“有智者,批杉条染硫黄,置之待用,一与火遇,得焰穗然。既神之,呼引光奴。今遂有货者,易名火寸。”《武林旧事》、元《南村辍耕录》、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均载南宋杭州城已经有出售“发烛”“淬儿”为称的火柴。《南村辍耕录》有云:“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镕硫黄涂木片顶分许,名曰发烛,又曰焠儿。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淬儿”实为“火寸儿”的音变。

而在国外,欧洲于17~18世纪随着工业革命与科学实验的发展,出现了能以化学反应燃烧的火柴。1827年,英国首次出现了摩擦式的现代意义上的火柴。世界上第一家火柴厂于1833年在瑞典的卑尔加城建立,而火柴盒外包装上的图案贴画正是火花。

早期的火花主要是起商标的作用,最早的火花始于1827年英国约翰华克牌的火柴,比第一枚邮票还要早13年。我国最早的火花是1879年广东巧明火柴厂仿日本火柴商标生产的“舞龙牌”火柴贴画。到1894年,慈禧太后过60岁生日之时,我国出现了印有慈禧太后半身像贴画的火花。随着火柴制造业的发展,火柴盒上的贴画图案逐渐超越单纯的商标,延伸为日益精美的艺术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而火花富有诗意名称之内涵亦愈浓厚。

火花,谓即火柴盒标签所贴印花之图案。花的称谓在早期,并不仅仅指花卉的意思,而是指有一定颜色和图形的图案。其后火花渐为火柴盒贴画之昵称和专称,为火花收藏与爱好者所称道。如我国著名学者胡适是火花收藏极度爱好者,胡适出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期间,美国《生活》杂志记者采访胡适时,在其住处看到胡适收藏有大量火花时十分惊讶,竟称其为“火柴盒贴收藏家胡适”。戏剧大师梅兰芳亦对火花情有独钟,曾收藏有卓别林相送的讽刺希特勒的“大独裁者”火花。

火花不仅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亦有艺术价值与珍贵的纪念收藏价值。火花图案的历史感与现实感突出,通过火花可以了解历史,增长知识,可谓方寸之地见天下。火柴亦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在方不盈寸的火柴盒上,火花的内容对古代文化的宣传、记录社会发展的变革以及资政育人均有重要的意义。

火花的选材广泛并钩沉古今中外,具有深广的历史内涵,特别是体系化出品的成套火花,资料详尽,别具特色,结合相关文献,可为证史之用。甚或有些火花民族性、地方性特点极为浓厚,其方寸间真实地记录对认识各民族、各地区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如火花上世界民族乐器的展示即为如此。以下详论。

■火花上的塞内加尔民族乐器克拉琴

长沙火柴厂2000年出品了两组世界各国民族乐器套花:第1组共41枚,多为亚洲乐器,第2组共50枚,为欧洲、非洲、美洲、澳洲乐器;该两组火花不仅立意独到,印刷考究,具有一定的审美及欣赏价值,而且内容丰富,题材新颖。对于世界民族乐器的认识来说,该两组火花的发行具有一定的导读、参考与学术的意义价值,可谓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宣传、介绍与推广贡献极大。尤为第2组火花中的反映的乐器并不为人们所熟知,本文以火花中对世界民族乐器的展示为线索,陆续对世界民族音乐文化中的物质乐器,进行较为深入地专题式的探讨,希冀人们对世界民族乐器以及多元音乐文化有更明确、深入和详尽的认识。

图1:长沙火柴厂2000—5T火花中的塞内加尔克拉琴

长沙火柴厂2000年出品的编号为5(50—3)T的火花,展示的是塞内加尔乐器克拉琴(图1)。克拉琴,又译科拉琴,属弦鸣(Chordophones)弹拨类乐器。由图1火花可以看出,乐器体腔是为半圆形,体腔面部蒙皮革作为音板。体腔之上是由棒状的长颈硬木贯穿其中,长颈上分布21个固定琴弦和调音的皮环。体腔面部上端是为琴码,起桥接琴端底部与琴颈系弦用。体腔中部微靠下是为横拉条。体腔上端两侧各有细短木微斜插入体腔之内,并稍露于外端。上为火花之所见克拉琴,该琴形制与详细构造见图2。

图2:塞内加尔克拉琴

克拉琴(Kora)为塞内加尔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塞内加尔地处非洲西部,素有“非洲音乐圣地”之美誉。塞内加尔民族音乐丰富多彩,乐器种类繁多,克拉琴是民众最喜爱的乐器之一。从克拉琴被写进塞内加尔的国歌即可看出,其国歌名为“Pincez Tous vosKoras,FrappezlesBalafons”,英文为“PluckYour Koras,Strike the Balafons”,现通译为“弹起你的克拉,敲响你的鼓”。歌词为塞内加尔第一任总统利奥波尔德·塞达·桑戈尔所写。桑戈尔同时也是一位当代非洲杰出的诗人,他在1939年曾写过《让科拉琴和巴拉丰琴为我伴唱》。可见,桑戈尔及其塞内加尔人民对克拉琴的喜爱。正如《列国志》所言:“克拉琴主要为塞内加尔曼德族的‘格里奥’人演奏,但是大多数塞内加尔人将克拉琴作为最传统的乐器之一”。[1]

■克拉琴的形制

克拉琴乐器的形制与构造较为特殊。由图2可以看出,共鸣箱体用较大的葫芦切开的一半所制,上蒙以羊皮或牛皮,今也有蒙皮革的。较长的硬木穿越葫芦体腔到达底部,作为对琴的固定。葫芦体上端再插以两根短细木,用来演奏时方便于对手的固定。而琴弦系于琴端底部的铁环上,通过琴码右侧十弦和琴码左侧11弦系于琴颈。琴码,亦称为琴桥、琴柱,克拉琴琴码多为齿状,便于琴弦的固定与均匀分布。克拉琴琴码使得琴弦由两侧一分为二的演奏,是克拉琴最大的独特性表现之一,故此又称“双竖琴”。科拉琴又因有高高的琴码,亦称“桥竖琴”。克拉琴又因以葫芦为共鸣腔体,又称葫芦竖琴。克拉琴,有大有小,通常长120cm左右,宽50cm左右。

克拉琴其形制如琉特(图3),而演奏似竖琴(图4)。故《新格罗夫乐器辞典》释克拉琴为:“Kora:21—stringplucked harp—lute”,[2]可翻译为:克拉琴,一种拨奏的由21弦组成的竖琴式琉特琴。可见,科拉琴是为竖琴式琉特琴。著名乐器学家吉纳维芙·杜尔农(genevievedournon)在乐器分类中亦将克拉琴分为弦鸣乐器下的竖琴式琉特琴,并认为克拉琴兼有琉特琴的结构,而琴弦的排列有如竖琴[3]。

图3:琉特琴

图4:葫芦腔体的珞玛竖琴

《英国牛津大词典》载:“Kora:a WestAfricanmusicalinstrument shapedlikealuteandplayedlikea harp”[4]。翻译为:克拉琴,一种西非乐器,形似诗琴,演奏方法如竖琴。诗琴即是琉特琴。由此可知,克拉琴,正是形似琉特,奏如竖琴,为竖琴式的琉特琴。

■克拉琴琴颈弦轴与琴码的改革

在早期时,克拉琴琴颈主要采用布环来固定琴弦,如图5所示。如此一来,必须使布环足够的缠紧,才能使琴弦处于良好谐振的张力,发出美妙的乐音。故早期克拉琴琴颈系弦调音,工匠是极为优秀的,才不至于跑弦。后又出现有以皮环代替布环增加张弦的牢固性。不管是布环还是皮环,如果琴弦一旦跑音,调音也较为不便。克拉琴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采纳与借鉴其他乐器能够自由且灵活扭转的琴轴,如采用木轴,或采用有如吉他或班卓琴等乐器的琴轴(见图6)来加以改进。通常一个优秀的克拉琴演奏家可以在琴轴上调试出4种不同的常用七声音阶,这些通过微调获得的音阶接近西方大调式、小调式和利底亚等调式,其音域可达3个八度及其以上。

图5:克拉琴琴颈调音布环

图6:改革后的采用吉他或班卓琴的克拉琴琴轴

克拉琴齿状的琴码最为通用(图7),这样能使弦均匀地分布于两端,也有将琴码左右两边打以小孔,琴弦由琴端穿过琴码小孔而通琴颈(图8)。无论哪种,均要使琴码中弦的排列错落有致,即首要功用是要将弦有序排列于琴码左右,以便于演奏。

近年来,科拉琴也在不断地发展中。在塞内加尔南部Casamanceregion,有人研制出了现代的克拉琴,是在传统的卡拉琴21弦的基础上,增加4个低音弦以扩充音域,成为25弦的克拉琴。也有演奏者改造为双琴颈的克拉琴,便于在演奏过程中快速换不同的调,增加其表现力。

图7 克拉琴齿状琴码

图8:改革后的克拉琴孔状琴码

■克拉琴的演奏

克拉琴演奏时,人面对琴体蒙皮的一面,葫芦腔体朝外,两手皆奏,类似竖琴。传统克拉琴共21弦,靠近身体左侧一面为11弦,靠近身体右侧一面的为10弦,即左手演奏11弦,右手演奏10弦。近年来,也有靠近身体左侧一面为10弦,靠近身体右侧一面的为11弦的,不如前者常见。

克拉琴的演奏主要依靠两手的拇指和食指拨弦演奏,中指、无名指、小指握于琴体上部两侧的细短木手柄上,这也是卡拉琴在演奏上的特色之一。克拉琴通常的演奏分为固定音型“kumbengo”的伴奏和即兴“birimintingo”的独奏。

对于非洲音乐,公众向来以热烈、粗犷和野性而烙以深刻的印象,最熟知的莫非为非洲鼓。但是,克拉琴的声音并不似刻板中的非洲音乐印象,其声音异常的清澈脆丽、优美悦耳,甚至有圣洁的感觉。听克拉琴演奏时,其声音有如竖琴。但在演奏传统风格音乐时,其演奏技巧更似flamencoand三角洲的布鲁斯吉他。因克拉琴在塞内加尔较为流行,故西方又称其为西非吉他。

当今,克拉琴著名的演奏家有巴巴·马尔(MAAL.BAABA)、塞科欧·凯塔(Seckou Keita)、托马尼·迪亚巴特(Toumani Diabaté)、巴拉克·西索科(Ballaké Sissoko)、维厄·迪奥普(VieuxDiop)等,均对克拉琴演奏艺术的发展及推广克拉琴音乐走向世界做出过重要贡献。

■克拉琴的流变与历史文化背景

出生于1921年的埃及音乐家哈利姆·埃尔·达巴(Halim·El’Dabh),在20世纪70年代曾较早地致力于塞内加尔音乐的研究。著名音乐人类学家梅纽因·戴维斯在考察塞内加尔音乐时曾说:“科拉琴是一种柔和的乐器……科拉琴的制作工匠花不少精力来挑选合适的葫芦,然后将其劈为两半。如此精挑细选我们在意大利克雷莫纳的小提琴制作匠身上也能找到……同所有非洲的乐器一样,科拉琴据说也已被赋予了神秘的魔力,而且有一段时期只能让一名徒弟见到它的制作过程。甚至连将要弹它的乐师都不能见到这一神圣的过程,生怕这会破了魔咒,使之丧失灵性;这同时也为制作匠保守了秘密。对西非人来说,科拉琴也被视为适宜鼓舞男人在战场上冲锋陷阵。”[5]

在西方文学著作中最早提及克拉琴的是1799年苏格兰人蒙格·帕克(Mungo Park),其在《非洲内陆游记》中,基于曼丁哥(Mandinka)口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克拉琴描述为巨大的18弦竖琴。

通常认为克拉琴演奏者是来自传统的曼丁哥族人中的格里奥(griot)家族。而在西非,传统的克拉琴演奏者常被称为迦利(Jali),意为“赞美歌手”“吟游诗人”“故事讲述者”或“口头史学家”。在西非,较之于格里奥,人们更喜欢称克拉琴的演奏者为迦利(Jali)。其原因是塞内加尔曾为法国殖民地,griot是一个法语词。除塞内加尔外,在西非的马里、几内亚、冈比亚等克拉琴亦普遍流行。值得一说的是,在使用法语的西非国家中,亦有将克拉琴(kora),拼写为cora者,是受法语的影响。

另据梅纽因的考察,在塞内加尔第二大港口与第三大城市的圣路易,“一些好心的神父把几种最流行的当地乐器——如科拉琴和巴拉风琴——引进了教堂,给天主教仪式伴奏,歌词也改为由当地的主要土语沃洛夫语来唱。”[6]从而将当地乐器与乐曲吸纳至格里高利圣咏,表演者可以本地风俗与当地模式即兴发挥来唱素歌。

20世纪70年代末,在塞内加尔科尔穆萨修道院,法国本笃会修道士可能是第一个将吉他琴的琴轴用在克拉琴的制造上,代替了皮环的系轴方法。他的兄弟多米尼克·卡塔(DominiqueCatta),时为科尔穆萨修道院的唱诗班指挥,是第一位为克拉琴写独奏作品以及克拉琴与欧洲乐器二重奏的西方作曲家。

20世纪后期,音乐家罗伯特·格兰维(RobertGrawi)发明了一种称之为gravikord的电子克拉琴。虽然仿照传统的克拉琴制作,但主要使用金属的材料制成,并且使用24根弦,在调音与演奏上则与传统的克拉琴区别较大。之后,其又有发明为Gravi-kora的21弦电声克拉琴,是为适应克拉琴演奏者想拥有以现代意义克拉琴演奏的需要而制作。较之于前者,该电声克拉琴,其演奏和调音与传统的克拉琴基本趋于一致。如今,电声克拉琴已为丹尼尔·伯克曼(DanielBerkman)、雅克·伯丁(Jacques Burtin)以及福迪·穆萨·苏索(FodayMusa Suso)等著名克拉琴演奏家所采用。

■结语

火花集知识性、纪实性、资料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身,兼多种功能用途。不但可以记录历史、再现历史,具有社会影像的记录功用,亦为文化知识传播的有利途径。火花中的世界民族乐器,以其强烈的民族性与地方特色,对世界民族乐器的认识、推广与宣传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借助独特的火花视角及其火花文化与艺术形式,以火花对世界民族乐器及其图像的反映为凭借,并通过大量的图像、史料及文字与语言的辅助考证,对世界民族乐器进行较为具体深入的描述与研究。特别是在国内对世界民族乐器的研究并不多见的情况下,本系列文章的写作以火花中记录的世界民族乐器为契机,从前人较少探究的方面,进行系统地发掘、整理、研究乐器在人类社会中的不同出现和使用,以及论述乐器对人类文化发展及人类音乐生

活的影响,旨在对世界民族乐器以及世界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多元性方面的研究做出贡献。

[1]张象,贾锡萍,邢富华:列国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12.

[2]见HELEN MYERS, ETHNOMUSICOLOGR:AN INTRODUCTION/The New Grove Handbooks in Music ed[M].New York:W.W.Norton&Company,1992:279.

[3]Stanley Sadie: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al Instruments[M].London: Macmillan Pr.Ltd,1984:461.

[4]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编.牛津现代英汉双解大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1418.

[5](美)Yehudi Menuhin,(美)Curtis W. Davis著,冷杉译:人类的音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88.

[6](美)Yehudi Menuhin,(美)Curtis W. Davis著,.冷杉译.人类的音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83.

猜你喜欢

竖琴塞内加尔拉琴
作家风采
——陈竖琴
特长
狂欢祈福
竖琴海绵
男子使用本土材料打造塞内加尔无人机
小猴拉琴
夜半寻鼠
竖琴与箜篌之关系
塞内加尔邀 海地灾民“回家”
拉琴人的不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