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织与针
——我织我在:第二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

2016-12-06

画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织绣刺绣艺术

许 嘉

织与针
——我织我在:第二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

许 嘉

1.《战利品之书》 玛利亚·赖

本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的主题是“我织我在”。

从纤维艺术的角度出发,关键词是“我织”;以当代艺术三年展的视野来看,关键词落脚于“我在”。“我织我在”,即通过“织”这一纤维艺术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手段来思考关于存在和感知的问题。“我”在这里非中介物,而是主体,充满主动意识的主体。

建筑师戈特弗里德·森佩尔(Gottfried Semper)说过:“在人类的最初就存在织物艺术”。可见,“织”这一人类最基本的劳作是伴随着人类的演进而不断更新的。“织”的出现代表着“劳动的人”的诞生,“织”的存在代表着人的存在,“织”的发展代表着人类的进步。

今天的时代,是充斥着数字图像、由网络媒体掌控的商品产业化的时代。“织”这一传统的原初劳作也变化出新的辅助手段,如数码编织;诞生出新的材料对象,如加入石墨;呈现出新的视觉效果,如声光互动。不论在何种语言中,“织”的含义早就超越了传统的经纬线编织,指向一切事物的纷繁交错。“织”的对象可以是具体的物——丝麻、竹藤、毛发、身体、商品、建筑,也可以是抽象的物——思想、情感、语言、文字、身份、利益,还可以是两者的交织碰撞——文化、艺术、生产、生活、地方、历史。

何以“织”会生发出如此超越本义的延伸理解?不仅在于这一劳作本身纵横穿梭的特定性,也不仅在于它的行为对象的多样性,还在于其蕴含的文化内涵的互通性。追溯汉字中“织”的源头,我们会有一些发现。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织,作布帛之总名也。布者麻缕所成,帛者丝所成,作之皆谓之织。经与纬相成曰织。”也就是说,到东汉时,“织”的对象已经不仅限于丝,而且包括麻缕等一切布帛,只要是经纬线相交而成的就可以称为“织”。但从对“织”本身的注解来看,其与绘画的关系似乎被遗忘了。

不过,从《说文解字》对“缋”的解释中,我们似乎再一次找到了“织”与绘画的关系:“缋, 织余也。一曰画也。”清代段玉裁注:“此亦兼布帛言之也。此织余为机尾。缋之言遗也, 故训为织余。织余,今亦呼为机头。”又,“以为训画之字当作缋也,绘训五采绣。”就是说,“缋” 既指织布时的机头,又指绘画。而我们今天指称绘画的“绘”字,同时指五彩的绘画和刺绣。至于“绣”,“五采备也”。段玉裁注:“今人分咎繇谟绘绣为二事。 古者二事不分,统谓之设色之工而已。古者缋训画、绘训绣。”不难发现,在古时,编织、 绘画、刺绣均被看作是相互有交集、甚至可以彼此替代的劳作行为。

更有趣的是,“文”在此也加入了这一杂糅的熔炉。史迁谓天子十二章纹,“自山龙至藻火则谓之文,自粉米已下则谓之绣者”。《说文》云:“文,错画也,象交文。”即是画缋。 据《春秋传》说文即画,“谓画此山龙已下至藻火之文也。粉米黼黻之属既刺于,皆谓之绣,以绣该之,义与今文同也。”

由此可见,文字、绘画、织绣其实在中国文化史中从一开始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曾经并不分家,却经历了漫漫长路,形成了文化、艺术及工艺的鸿沟。

2.《绿地》 刘韡

3.《不知道你走了多久,也不知道你要去什么地方》 胡晓媛

针与箴

“织”的词组有不少,编织、钩织、织绣,它们共同的工具均为针。织衣有长竹针,刺绣有绣花针,针的出现让“织”的劳作跳脱了平面的经纬束缚,进入三维的穿梭往复,于是,凭借“针”,“织”得以纵横捭阖,自如行云。针尖不仅穿刺着材料的灵气和风骨,更流淌着劳动者双手的血液和温度,它引发的身体之感源流久远,使得“织”具有一种潜能:将肌肤的触感、生命的内涵、文化的图景,通过针的艺术展示出来。

4.《红色天鹅绒上手工缝珍珠》 修·洛克、安菲特里忒276cm×316cm 2012年

溯源“针”,《周礼》注云:“此言刺绣彩所用”者,谓箴缕所,别于上经为画缋所用也。《益稷》疏引郑《书注》云:“凡刺者为绣。”《广雅释诂》云:“刺,箴也。”绣成于箴功,故云刺绣。

这段文字引出另一个内涵丰富的汉字“箴”,《说文解字》曰:“箴,缀衣箴也。”箴即针,为今缝衣之“针”的古字。段玉裁注曰:“缀衣,联缀之也。谓籖之使不散。若用以缝则从金之鍼也。”又:“鍼,所以缝也。”注曰:“缝者,以鍼衣也。竹部箴下曰缀衣箴也, 以竹为之,仅可联缀衣。以金为之,乃可缝衣。”可见,到东汉,“箴”已专指缀衣之针。从“箴” 字的结构来看,上部首为材料“竹”,下部为“咸”,即指当身体被针刺而产生的一种酸涩之感,所以其造字本义应是“刺入肌体产生酸涩感的竹针”,也就是说更接近医用针灸之针,后才引申为缀衣用针。“咸”的感知扮有预言者的角色,即预示着此物刺激身体而将要经历的感觉。随着材料和功能的发展,竹针逐渐被金属针所代替,缀衣发展为缝衣,“箴”也发展为“鍼”,“咸”字的保留意味着身体感知依然存在。今天的汉语字典中,针的古体仅为“鍼”,已经和“箴”脱离了关系。

心理护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因其病情迁延时间长[2],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而PRP治疗骨性关节炎又是一项新技术,容易造成焦虑、烦躁,担心治疗效果不好等心理负担,而患者期待理想治疗的愿望强烈,故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心理护理成为患者康复不可忽视的因素,只有使患者明确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做好心理护理,及时向患者解释分析病情,缓解其烦躁、焦虑及担心的情绪,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使患者才能放下心理包袱,才能对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除了缀衣之针,“箴”还引申为“箴规”,指劝诫、劝告。表动作时,指劝告劝诫某人言行。 作为名词,指古代一种以规劝告诫为主的文体,常用的词组是“箴铭”,于是可以理解“箴言”为一种如针刺痛身体般用语言刺激心灵的劝诫之语。“箴言”通常是预测性地规劝人们一种还未发生的行为,带有告诫和预言的意味。由于“箴”自然地和言语联系在一起,“针” 也便依靠造字之源头与“言”相系。

无独有偶,英语中的“针”存在着和汉字同样多义的巧合。英语中,“针”译为“needle”,作名词,指缝纫之针;作动词,基本义指缝纫、刺绣、做针线;它还有一个非正式的引申义“to needle”,意思是用言行刺激、激怒、故意招惹,尤指不断地数落。所以在英语中,“needle” 亦含有用言语刺激心灵就如针刺痛身体的意思。两种语言都将细密的针与语言相连,均指向肉身之感、人性的激活和苏醒以及灵魂的修炼和提醒,并与未来之预言发生关系。“以针言说”,将针刺痛身体的触感与言语刺激心灵的感知相连,这或许即是针之于织绣类比 于笔之于写作的最初的从文字本身生发的源头。

继续比较“针”与“箴”,便会发现它们指向不同的文化意义。两者均可作名词和动词,由这些含义,各自引向不同的艺术门类。“针”代表的缝缀之针引向织绣,“箴”代表的箴铭指刻在石碑或器皿上的韵文,成为书法中碑刻的一小支。如此一来,二者背后还暗藏性别,前者的主体是女性,后者则以男性主导。它们因此导向两种历史,前者关联的织绣等工艺代表的是口述史及民间故事,后者指向的箴铭则代表书写的官方历史。可以推测,在“箴”的造字之初,它同时包含家庭(织绣,缝缀)和社会(劝诫、箴铭)两种社会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强化,“针”逐渐脱离“箴”成为妇功女红专用的一种工具,并弱化了针灸用针和规劝告诫的含义,与织绣、缝缀、针线紧密相连,织与绣便顺理成章地成为女性专属的技能。

女性与针

这些“以针言说”的女性主体们,亦有着非常美丽特殊的称谓,我们习惯称为织女、绣娘,她们中手艺的佼佼者被誉为“针神”。

纺织、刺绣、缝纫,中国人称之为“针线活”,针即银针,线为丝线。针在女性的手中被赋予神奇的感染力,将丝线编织穿刺成动人的织物绣品。反过来看,她们往往既存如丝般的高贵气息,又具如针般的刚直气概。丝与针,这一对极柔极刚之组合缀于一体,长相习之,女子亦濡染上刚柔相济之性。此正是“以针言说”之女子之诗性:她们或纤细,“瘦影自临春水照”;或放拓,“泛若不系之舟”;或悠长,“鹃声雨梦”、“断鸿声里”;或凝厚,“汉水西流,岂止桃花千尺”;或刚烈,“一代红妆照汗青”;或散朗,“故有林下风气”;或清玉,“自是闺房之绣”。织绣之诗性不同于男性主导的绘画,这是一首属于女性的诗歌,一首包含敏感温度的绵绵长诗,它潜含着耐心,蕴藏着澄静,浸润着澹荡,也镌印着坚韧,挥洒着骨韵,流淌着孤寂。

《命运》 梁绍基

针线活,自古以来为“女红小技”,是“妇功”中的一项技艺,被视为妇德的象征。每一位中国传统观念中具有“四德”的女性都应熟谙针线,它不仅被视为心灵手巧的象征,还意味着贞洁坚忍、幽闲恬静。宋元后受理学之影响,特别到明清大力提倡为夫守节, 针线延伸出新的意义,即成为贞节闺秀的代表,许多地方志中都将通过针线来守节养家的女性放在“列女卷”中。

其实,“以针言说”的女性主体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巧手烈女,从“织”和“针”的文化内涵看来,她们更是艺术家、文学家,甚至是革命家。

拿绣画巅峰、晚明松江的顾绣来说,诸位名手莫不是诗、文、书、画、绣俱通,既有文学修养又具艺术造诣,她们与当时的文人雅士往来交游,绣作中不乏名家之题跋诗咏,也正是这些赞誉之辞让顾绣获得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广告效应。存世的第一部刺绣理论著作丁氏《绣谱》的跋序亦透露出江南闺秀圈的交游情况,往来书信、诗词唱和。中国传统文人名闺之间的诗文唱和相酬,是一种文化共同体独特的酬答与交心的方式。

顾绣高手中最具个性特质和女性独立意识的为顾家女眷韩希孟,她是第一位敢以娘家本姓冠于婚后绣品之上的女性,“韩氏女红”、“韩氏希孟”、“武陵韩氏”等绣印相当于宣称她的绣艺姓韩不姓顾,手艺从娘家带来,这在当时无疑乃惊世骇俗之举。《绣谱》的作者丁佩借鉴“画品”提出“刺绣五品”,又创造性地根据刺绣本身的工艺特性加入“巧”格, 无疑说明她善于思考质疑、勇于创新突破,而为“古来未有谱”之“女红小技”作谱之举本身即折射出以丁佩为代表的晚清绣画女性群体已经开始萌发了女性解放、女性创造和女性平等的意识。称她们为革命家,并不为过。

如果说,在中国,针线“言说”的首先是传统观念中的妇德和贞洁,进而亦“言说”女性主体的反传统观念中的文化修养和创造意识,这一对矛盾的品质集合于针尖,变幻出的不仅是织物绣片,更是艺术作品;那么,在西方,针线则始终诉说着一部女性反抗男权的颠覆斗争史,表现为妇女的个性与解放。

近现代以来,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其中,以软雕塑为代表的现代纤维艺术运动将丝、麻、毛、棕等材料表现改造成一种新的艺术语言,传统的编、织、结、 绣、扎的各种方法也越来越向大型、重型、浮雕、观念的方向发展,已然进入实验艺术和前卫艺术的行列。

与此同时,西方的女性艺术随着女性运动的此起彼伏而波澜壮阔。女性艺术运动从女性的精神解放入手,提出了女性自我拯救、自我定位、自我颠覆的革命性观念。在这场运动中,编、织、绣、结、扎等女性特征很强的艺术手段参与进来,以技法的传统姿态,推进观念的现当代变革。如此,“织”既作为女性反抗男权的声讨工具,也作为女性自我诘问的解放平台,成为最有力的突破传统技艺表现的武器装备之一。

因此,无论从现代纤维艺术的变革视角还是从女性艺术的崛起角度,纤维艺术都日益受到关注,许多现当代艺术家都将其从传统姿态中突破出来,从材料技法、女性自觉的角度生发形成创新的力量,将“织”的劳作推向一个更为多元的天地中。传统的织物从织机走向空间,从平面走向立体,引申向织造、营造。

与此同时,“以针言说”成为艺术创作的手段,甚至跳脱了“织”的束缚。例如,韩国艺术家金守子(Kimsooja)的影像作品《A Needle Woman》建构了一位“针女”的形象,她本人背对观众,束挂乌黑长发,身着素色长衣,面对川流人群,像一根针般一动不动地伫立在茫茫人海汇集的城市中,它们可以是多元融合的国际化繁忙大都市,如东京、上海、柏林、纽约、墨西哥城、开罗、拉各斯、伦敦,也可以是第三世界中充满移民和种族问题的城市,如哈瓦那、帕坦、里约热内卢、萨那、耶路撒冷、恩贾梅纳。身体成为一根“针”, 穿刺着人海这张巨型的织物,将不同的人、社会和文化织连在一起。整个影像是无声的,因为“针”与“我”合而为一,不再需要“言说”。就是这般静立,什么都没有做,却显示了更多的东西,这些既来自于艺术家内心的从紧张到专注再到解放的转变,亦来自周围人群产生的能量及给予的不同关注与反馈。于是,“针”在这件作品中成为一个明显又暧昧不明的工具,它同时具有愈合和伤害的能力,它是最精确的一个点和位置,同时又可以到达虚空的维度。正如艺术家所言:“也许那时候,我摆脱了自我意识,超越了街道人流的海洋,感觉到现实是一个整体,它并不需要更多有意的调整或愈合。”

针如毫,肉眼可见最细微的针尖却织连起地球上每一个角落的女性们的共同记忆和经验。她们的童年,通常织连着这些场景:玩耍于奶奶的织布机下,就着妈妈刺绣的灯光读故事书,一起看电视的外婆手中还编织着毛衣,缠着姐姐为自己缝补掉了的扣子。可以说,针因女性而美,女性亦因针言而美。她们非因针而生,却因针言而重生。

针言,即是“我织我在”给予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

《生命记忆的碎行图》 娥冷·鲁鲁安

注:

展览名称:我织我在:第二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展览时间:2016年8月25日—10月25日

展览地点:浙江省美术馆、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猜你喜欢

织绣刺绣艺术
“丝绣华章——清华藏珍·织绣展”展览
新媒体环境下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传承发展问题及对策*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清新唯美的刺绣
纸的艺术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东正,与织绣拍卖同成长
乾隆时期的藏传织绣佛像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