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民歌《小河淌水》的音乐学分析

2016-12-06严霖玲

北方音乐 2016年21期
关键词:音乐学乐句山歌

严霖玲

(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云南民歌《小河淌水》的音乐学分析

严霖玲

(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小河淌水》作为我国具有典型山歌特征并被国际乐坛与《好一朵茉莉花》并称的我国著名民歌,本文从音乐学视角其在曲式结构、旋律调式等方面加以浅析。

《小河淌水》;音乐学;分析

《小河淌水》是在云南的弥渡地区流传久远的一首描写爱情的山歌,是一首典型的云南弥渡山歌。经历过从唐到当代的历史演化,形成了在弥渡地区产生了多民族和谐共存的文化交融。这样的共存与交融对弥渡地区在其民风民俗及语言艺术方面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弥渡地区有着“九山一坝”的地形和“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环境,其地理位置处于云南省西部的高原地区,正是这种独特的生态环境形成了该地区所独有的民间文化和所特有的山歌调子。

我们知道,在我国以汉民族为代表的民歌主要分类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种。以山歌为体裁形式的民歌在我国范围内有着较为普遍的分布,比如象青海地区的“花儿”、山西地区的“山曲”、陕北地区的“信天游”等等都有着各自的地域特点与音律特色。山歌的本身如以各自形成的风格来细分,还有高腔山歌、平腔山歌以及低腔山歌之分。从《小河淌水》的旋律特征及其飘逸自然的音域和旋律跳动的幅度来看,这是一首比较典型的“平腔山歌”。

《小河淌水》的调式调性采用的是C羽五声调式。羽调式与小调的色彩相差不多,但其在其旋律里由于没有“小二度、“大七度”和“三全音”这三个极不协和音程存在,它和欧洲的小调式相比就没有了大起大落、大悲大喜感觉,给人更是增添了一种具有东方独有的典雅之美。

《小河淌水》的曲式结构是前有引子,后有尾声,第四句为插句,是“五句子山歌”。

引子:(第 1 小节)第一句:(2—5 小节);第二句(6—9小节);第三句(10—13 小节);第四句(14—17 小节);第五句(18—21 小节);尾声:(22—23 小节);(见谱例)。

曲子的每一个乐句都在C羽调式的主音上结束,在情绪的表达上更给人有一种稳定的感觉,使听者的心灵回归至平静。

《小河淌水》的核心音调在她的首句。流畅的情绪,级进的旋律,表现歌曲所要表达的阿妹对阿哥的一往情深。

自由延长音的采用是《小河淌水》艺术风格的特点。民歌中多自由延长音的表现手法来自由自在地抒发情感,但《小河淌水》在一开始就以自由长音以呼喊的方式切入,在由弱渐强 的(p-f)“哎—”音中展现出了当地民歌的特色。在接下来的后面的歌曲结构中几乎都是在自由延长的方式中展开。《小河淌水》将自由延长音在歌曲中多次反复地应用,不但没有给人一种生硬突兀的感觉,反而使听者显得更加地亲切自然。

《小河淌水》通过巧妙地使用切分节奏,恰当的添加延长音使其旋律在合理地切分延长后更富于变化和宛转悠扬,在跌宕起伏的旋律中展现出歌曲中所要表达的生动情感。有效地提升了艺术特色。

《小河淌水》的音乐学结构布局相当地精简完整。在整体布局上曾两段体的结构,其曲式结构为“引子+A+B+经过句+B”,旋律是“la、do、re、mi”四个基本音,曲子的第一乐句演绎变化时四个音可以颠倒使用,第二乐句则是在第一乐句的基准上进行的五度自由模仿。这两个乐句一气呵成为一个完整的乐段,精练简洁。一开始歌曲以呼喊的方式引入,通过中间的“经过句”,使旋律的展开一次比一次激昂,通过接连三次的呼喊,惟妙惟肖地表达出妹妹对哥哥的情感,巧妙地将歌曲成功地推向高潮。

《小河淌水》以口语化的歌词展现出了民歌的普遍特征。口语化的语言在自然环境下通过山歌的抒情歌唱,成为抒发情感的一种特殊的调式,在现实的环境里,通过山的折射能听见声音却不能见到身影的情况下,声音便是海誓山盟的恋人最能表达情感的媒介。《小河淌水》一开始就采用“月亮出来亮汪汪”这样的云南地区中是很常见的口语,使得真诚而热烈的情感,在这样的特殊环境下取得了共鸣,并获得了层层加叠的效果,也促进了其特殊艺术魅力的表达。

《小河淌水》的羽调式结构使整首歌只用五个音,五个乐句。其曲调是在高、中音区呼应交替中前行的。在整个音调在运动过程中,除极少的地方采用了跳进的四度外,大多都采用是级进的音型。五声调式所表现出的各种深情与美景,使其有着非常优美旋律。以柔和的羽调式在音级的自然流动中,曲子的旋律在层层地展开,伴随着连环式的级进,将纯情少女的悠悠思绪微妙地描述出来了。在这种富有想象的场景中在自由节奏从容地舒展下,极致地展现了以自然质朴、清新优美的云南地方风格的旋律,在高音区与其后的几个音区的调性对比上,从而让曲调以婉转柔美的方式使得在情感到表达出抒情与悠扬。在强调重点的小快板节奏上突出地以变化及重音加以表达,足够地表现了民歌的淳朴一面。变化的节奏与重音表达的结合更加丰富了作品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小河淌水》在演唱时采用反复的对答形式来展示阿妹阿哥的对歌场景,在力度的强化中哄托起高涨的情绪,促进主题再现,将激情的旋律推向高潮。

《小河淌水》作为一首极具山歌魅力的音乐作品,全曲的开头部分以“亮汪汪”、“清幽幽”、“天上走”朗朗上口的语言,自然质朴的字眼让听者充满想象,感受山间的宁静、空旷与自然。这种起兴方法是弥渡山歌所惯用的手法,这种手法与羽调式的结合让《小河淌水》明显地区别于一般歌曲。一蕾而知春,一叶而知秋。《小河淌水》虽只是我国浩瀚音乐海洋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但它以如诗如画的旋律,历久弥新。

[1]高淑琴.民歌《小河淌水》演释风格辨析[J].民族艺术研究,2012,(2).

[2]赵静.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文献综述[J].民族音乐,2014,(4).

严霖玲(1993-),女,江苏扬州,硕士研究生在读一年级,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学。

猜你喜欢

音乐学乐句山歌
山歌还要妹起头
音乐学人
山歌
第三届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
标注及口述史视角下的《音乐学人冯文慈访谈录》
论中国音乐学百年来之三大阶段
茹泣吞悲
——《陈杏元和番》音乐分析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苗山歌
钢琴演奏中划分乐句的方法及表现乐句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