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
2016-12-06郝建丽
郝建丽
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
郝建丽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问题越来越突出,选择自杀的大学生数量呈上升趋势,这样的自杀现象已经越来越多了,这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应当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关注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对应的对策,这是十分重要的。
大学生 自杀 社会问题
一、大学生自杀的概念
自杀是指主体蓄意或者自愿的采取各种手段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的行为,自杀意念是偶然体验的自杀行为动机,个体打算自杀但是并没有采取或者没有实现这个目的的行为,自杀意念是一种隐蔽的心理活动,这个是个体在一定阶段内的消极的思想动态的体现。
二、大学生自杀原因分析
(一)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
现在的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所在比例很大,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父母的关爱很多,往往是没有受过什么委屈的,在进入大学之后,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中,没有办法很好地适应社会,在面对一系列的没有遇到过的矛盾的时候,就会不知所措,没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样就会没有办法很好的处理遇到的矛盾,从而出现绝望等情绪,进而出现自杀行为,同时,独生子女还没有一个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出现人际关系不良的情况,进入大学之后,面对的是来自不同生活背景不同家庭环境的人,没有办法很好地适应这样的环境,就出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冲突等。
(二)出现心理问题
大学生在大学时期心理上还处于发展的阶段,还没有处于一个成熟的阶段,这个时期中,情绪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感情比较丰富并且波动会很大,同时,当今社会中,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大学生思想还并不成熟,这就使得他们会受到这些错误思想的影响,进而影响大学生正确思想的树立,大学阶段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等等也对大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三)就业、学业压力大
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这就造成每年的毕业人数也是越来越多,2014年毕业生人数突破700万,达到了727万人,而2015年的毕业生人数持续突破700万,人数达到了749万,比2014年增加了22万人,因此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同时,大学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可以选择的就更多了,就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毕业就等于失业,这样的压力下,大学生就会越来越怀疑自己,造成一定的心理落差,进而产生绝望等心理,这样自杀的几率就会越来越高;同时,大学阶段的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方面都和初中高中不同了,学习环境比较放松,学习方法中自学占据的比例增大了,大学阶段课程也比较多,这就使得很多人在进入大学之后没有办法适应这样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等等,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的情况,出现这样的情况之后,他们就会出现一定的心理落差,对自己失望,甚至是绝望,进而可能出现自杀的行为。
(四)大学生恋情受挫
大学生处于青春时期,恋爱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如何对待自己的恋情,对自己的恋情进行处理是爱情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大部分的大学生而言,虽然大学生的恋情还十分不成熟,但是可以正确对待和处理失恋带来的挫折,从失恋中走出来,但是也存在一部分的大学生,当出现问题的话,不知道如何进行处理,在恋爱中,不懂得如何处理男女关系,在遇到失恋的时候,没有办法很好的调节自己,让自己走出失恋的阴影,在失恋或者恋情出现问题的时候,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来处理,对自己失望,认为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意义,从而走上自杀的道路。
三、预防大学生自杀的对策
(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阶段是对于每个人都十分重要的阶段,这个时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都还不太成熟,高校在这个时期有着重要的角色,高校需要引导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给予高度的关注,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就要引导他们关注人生观、价值观等内容,做好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思考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的职业,加强道德观、生命观方面的教育,让大学生知道生命的重要性,让大学生沿着自己设置的目标来完成,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现它,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能不遵从客观规律,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在遇到暂时的困难的时候,不能被暂时困难所打到,高校应当帮助他们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来思考,端正人生的态度,正确认识面对的困难,不断进行自我调节,用一个十分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生活、学习等方面遇到的困难。高校老师要和大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学生在当下阶段的思想、生活和学习的各方面情况,弄清楚大学生面临的各方面的困难和压力都有哪些,及时引导大学生解决困难,同时,要高度重视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现心理健康存在问题之后要及时进行疏导。
(二)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健全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大学生所处的环境会对大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有一个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就可以让大学生建立较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等等,最大可能的减少自杀出现的可能,因此,加强校园环境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要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开展多种文体、学术等活动,在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的同时,增加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引导大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让大学生多和社会进行接触,让他们在社会中得到锻炼,从而更为正确的来看待社会、看待自己的人生;与此同时,要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人员,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在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对他们进行疏导。
(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学习观
目前,很多大学生对就业期望很高,将自己的目光瞄准发达的大城市、大企业,对一些欠发达的小城市、小企业不屑一顾,对自己未来职业理想化,这些观念是比较落后的观念,在当今社会,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了,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地点的时候,优先选择的往往是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经济发展速度的大城市,他们总是认为大城市的就业机会更多,可以更快地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就使得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地的就业压力更为严重,在选择就业企业的时候,优先选择的是大企业,这就加大了大城市、大企业的竞争,更容易产生就业心理问题,这就需要树立一个正确的就业观,改变原有的就业观念,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的时候,转变原有的就业观念,放眼长远的利益,把自己对职业的期望和社会的需要统一起来,面向未来,不出现好高骛远的情况,也不会面对社会消极被动,用一个积极的健康心态来面对就业问题。
同时,要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观,大学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环境等都和初中、高中不同了,在初中、高中,老师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个管理者的形象,这个阶段的学生需要的更多的是管理,需要老师告诉学生应当做什么以及如何做,而在大学阶段,老师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个引导者的形象,在这个阶段,学生拥有的是更为轻松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中自主学习也占有很大的比例,学生就应当转变原来在初中、高中的学习观念,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观念,积极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新的学习环境,避免出现一个消极的态度来面对大学阶段的学习,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
(四)提高大学生心理受挫能力
大学生心理受挫能力较弱是出现自杀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预防大学生出现自杀行为,就需要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提高大学生自己的心理受挫能力,挫折对于每个人都是肯定会遇到的,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出现挫折的时候,要引导大学生冷静的面对挫折,保持一定的理智,不能被挫折打垮,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不断战胜困难和挫折,认识到困难和挫折只是暂时的,是一定会被战胜的,在引导大学生认识到这个的同时,也要不断加强大学生分析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在大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就会更为冷静的进行分析处理解决问题。
[1]韦青松.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9):88~90.
[2]王敏,王维宏,吴晓红.大学生自杀现象及其问题解决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5):60~62.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