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2016-12-06李佩凤

长江丛刊 2016年27期
关键词:理论课实效性翻转课堂

李佩凤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李佩凤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深化课程建设改革、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一种重要模式和手段。本文根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从当今的时代特色、学生的年龄和思想特点、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等方面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翻转课堂 思想政治理论课 可行性

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切实发挥其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和道德修养中的作用,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深化课程建设改革、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一种重要模式和手段。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不高

有些高校过分强调专业课程设置,轻视公共课程的作用,忽略了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这无形中对学生产生了一些影响。学生在学习中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兴趣不高。再加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理论性强,比较枯燥,一些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枯燥的政治宣传和政治说教,在学习心理上潜在的存在一些抵触情绪,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

(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方式都比较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

传统的教学理念制约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教师依然是教学的主角,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教学过程基本上是知识由教材到教师再到学生的单向传递过程,师生互动少,对学生缺乏吸引力。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基本上以教师的“灌输式”教学为主,即便有学生的参与,也只是以有限的课堂展示等方式进行,难以做到让所有的学生在每堂课上都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这也就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1]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往往是在考试之前死记硬背一些理论和知识点,对问题不会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思考,更加不会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评价考核方式单一,教学目标难以达到。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方式以纸质考试为主,而且一般是一个学期考试一次,学生只需要在考试之前抓紧时间记住教材上的一些理论知识就能考取好的成绩。这种考核方式一方面缺乏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考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学生对理论把握的不够全面和透彻,不能有效地达到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教学目标。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符合当今的时代特色

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大数据、互联网+等概念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也进一步推动了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要求: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独特优势,信息化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增强,教学方式与教育模式创新不断深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紧密结合当今的时代特色,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创新教学方式。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各种信息技术平台得到了很好的建设,大学生大多数都会操作电脑,各种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得到了普及,学生对网络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大学的校园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基本上实现了网络全覆盖。同时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不断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些都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适合大学生的年龄和思想特点

当今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容易接受新事物,有着较强的表现欲,希望得到肯定和赞许。“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教学模式,能较快被学生所接受。当今的大学生由于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广泛,只要他们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对于很多问题都会有自己的鲜明的观点和立场,而这正是“翻转课堂”能真正实施的重要条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我,能够得到更多的肯定,能很好地满足大学生希望表现和被肯定的心理特点,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作为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也容易受到各种观念和思想的影响。当今的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大多数是积极向上的,但也有一些受到国内外一些消极的思想的影响,形成了错误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在大学生中一定程度的存在,这就更加要求作为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意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将理论与学生的思想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能让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师、学生、教学评价等都影响着教学效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这些影响因素得到了优化,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环境。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环境,翻转课堂主要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营造新的学习环境,同时通过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来改变传统的课堂学习环境。[2]传统的教学主要是在教室这种固定的环境下进行,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借助网络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在任何时候利用任何一个网络终端进行自主学习,打破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学习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查找相关的资料,锻炼自己的思考和探索能力,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提高。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理论性和政治性强,比较枯燥,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和提炼,将教学内容分为一系列的知识点,知识点以视频的形式进行呈现。每一个视频包括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每一个视频短小精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随时观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同时根据信息化时代下学生的学习特点,每一个视频特别注重视觉效果,使用多媒体工具来提高视频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进了教和学的方式。“翻转课堂”的“翻转”主要指对传统教学活动顺序的颠覆。知识的传授不再是老师在教室里讲授完成,而是由学生在课外自主完成;课堂则变成了讨论和答疑解惑的场所。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和探索者。教师不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在课前学习相关的视频资料,课中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和答疑,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修改和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安排的时间,在课前由学生自主地学习相关教学视频,在课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发言,提出问题,并且借助搜索引擎、社交网站等网络工具查阅资料,有利于对所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领悟,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4)“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革新了教学评价体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有了更充分的体现,因此在考核时更加注重过程性考核和形成性考核,考核内容为课前任务的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将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作为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这样也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从而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者。[3]相比较传统的点名查到,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考核的重点是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能有效地约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用心地去学,用心地去领悟,从而加深知识的内化,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1]刘震,曹泽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3(8).

[2]王欣,党安静.高职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效性[J].教育与职业,2014(4).

[3]穆亮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

(作者单位: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李佩凤(1980-),女,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理论课实效性翻转课堂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实效性探究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