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乐事
2016-12-06★文/何申
★文/何 申
乡间乐事
★文/何申
窟窿山
承德有丰宁县,县内有一个窟窿山乡。站在路边抬头望,高山石壁上有两个窟窿,甚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识字的人本来就少,偏偏“窟窿”俩字复杂,三十来画,谁写谁发怵。
于是就有人造出堪称全国之最的简化字——“山”字内里一边画一个圈。山上有眼儿,“窟窿”也。这字不在国务院公布的简化字之列,但在当地好使,邮局也认可。结果还是闹了笑话。有生产队长去内蒙古买牛,钱不够,给家里写信,寄:河北省、承德地区、丰宁县、山(内加俩圈)公社、山(内加俩圈)大队、第二山(内加俩圈)小队,谁谁收。
托人捎到邮局,没等发出,被发现,认定有问题:三座山中加六个圈,一定是暗指边防哨所位置。立即上报,旗里指示务必一网打尽。信照样发出,一组原地盯人,一组远奔丰宁。到了,揣着仿写的信封,与当地接头。在门卫室,撞墙上挂一方布,有一格格小袋装信件简报等,上写各公社名称,其中就有一大个“山”字内加俩圈。
问门卫:“这是个啥字?”
说:“窟窿山嘛。”
掏出信封问:“这一串串咋个念呀?”
“窟窿山公社窟窿山大队第二窟窿山小队,很清楚嘛!”
“俺的娘,这还清楚?了不起呀你们!要是四个窟窿呢?”
“那就画四个圈圈呗。”“回家!”
密码本
20年前下乡,路上饿了,找一家小饭馆。才坐稳,女老板一手持小本一手握支圆珠笔,笑呵呵呵从后厨出,很有礼貌地问二位吃点什么。我们说:“面,一大碗,一小碗。清汤的。”
女老板朝本上飞快一画,门外有女孩喊:“姐呀,学校老师找你。”女老板像被鞭炮炸了,嗖地蹿出去,顺手将笔、本扔给妹子。妹子进来看一眼说:“稍等。”
我说:“等等,你知道我们要了什么?”
妹子将本一亮说:“我姐记得很清楚嘛。”
本上没字,画着一个大圈一个小圈,内里各弯曲一道儿。
“这是什么?”
“面条,一大碗一小碗,清汤的。我姐没念过书。”
我们乐了:“要是荤汤的呢?”
妹子用手指往嘴里一点,再往圈里一按:“荤的。”
“要是米饭呢?”
妹子用圆珠笔头往圈儿里戳几下:“米饭。”
女老板手拿着几本书进来,笑道:“对不起,我得认字了,要不这生意没法做。”
山里早年重男轻女,有的女孩就没读书,但大了做买卖行。只是时间一长,又觉出没文化不行了。
响器队
十年前下乡,与副县长坐一车。前方路堵,有出殡的,还有“响器队”即乡村乐队开路。唢呐笛子黑管长号,中西合璧,声大就好。副县长说现在时兴红白喜事都要有个响动。
忽然音乐停,人声沸,吵起来了。副县长下车,我紧跟。办白事人家的一个胖子和乐队瘦子队长面对面,唾沫星子乱飞,众人拉着架。
副县长上前问:“走得好好的,因为啥呀?”
胖子说:“你问他?发送我爹,他们吹个啥?”
副县长问:“吹个啥?”
瘦队长说:“才学会的曲儿,《常回家看看看。”
胖子说:“我爹常回家看看?我们的日子咋过?”
副县长绷脸说:“换一曲,换一曲不就行了。”
瘦队长问:“换个啥曲?”
胖子说:“我爹是村长,就换《不白活一回》。”
瘦队长说:“没咋练,水平低,只怕串别处去。”
副县长说:“串一点没关系。”
领导发话,烟消云散。重整队伍,乐队对调。路也让出一半,车子缓缓前行。音乐声起,《不白活一回》的曲调响起。副县长指着村里一座漂亮的小楼说:“真不白活一回呀,贫困村,就他家富得不行……”
看来这乐队水平真的不高,吹着吹着,果然串了,先串一段《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又串一段“大花轿,抱一抱”,往下唢呐一声:嘀嘀嗒,嘀嘀嗒,全队猛劲齐奏:“今天是个好日子……”
副县长对司机喊:“快开!”
(摘自《老五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