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伦·坡短篇小说中的疾病叙事
2016-12-06李晓彤
李晓彤
爱伦·坡短篇小说中的疾病叙事
李晓彤
生活在肺结核、霍乱等疾病肆虐的19世纪,埃德加·爱伦·坡在其小说中不止一次地描绘患病的人或直接把患病者作为主人公加以描写。对疾病的关注反映了坡敏锐的观察意识和卓越的观察能力,借助肺结核、疯癫等病症,坡表达了自己对人性的认识,成功展现了他超出同时代审美的独特美学思想。
爱伦·坡 疾病叙事 肺结核 死亡 疯癫
“疾病就像生命的历史一样古老。”美国学者西格里斯特指出。原始社会时期,疾病被认为是神灵对人类的不满与惩罚,随着社会与医学的发展,疾病的神秘性有所降低,但其隐喻色彩却随着人类的认识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文学中的疾病向来不等同于医学领域内的疾病,疾病叙事简而言之就是文学作品中对疾病的相关描写或陈述。
一、爱伦·坡哥特小说中疾病叙事的主要形态
19世纪前半叶西方世界受到工业革命影响,经济迅速发展,由于医疗体系尚不完善,霍乱、肺结核等多种疾病在社会传播。据记载,霍乱共有七次大流行,其中三次发生在19世纪,又有两次蔓延到了欧洲。美国成为新一代的工业中心后,新兴中产阶级的生存状况未能随着城镇化的迅猛发展而得到明显提高,许多疾病传播开来,带走了成千上万美国民众的生命。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爱伦·坡出生波士顿,并在短短的40载生命历程中,看到过疾病的肆虐,经历过肺结核带走亲人的痛苦,疾病成为坡小说中不可或缺的话语。
肺病叙事是指关于肺病的描述,坡的短篇小说中屡被提及。18世纪伊始,肺结核使得数百万人丧命,19世纪欧洲1/4人口死于结核病。卡尔.艾博特说:“肺结核与天才和创造力之间有某种联系,是艺术家的疾病”。自浪漫主义时期开始,肺结核成了具有贵族色彩的浪漫,患上肺结核的病人身形瘦削,面孔白皙,脸颊泛起红晕,肺结核变成了一种优雅的象征。肺结核对爱伦·坡的影响颇深,他的生母、第一任妻子、养母都死于肺结核病,因此,他的小说中不乏因肺结核病而死的主人公。他对病症的着重描写,使得即便未点明主人公所患之疾为肺结核,我们也能通过被描写对象的形态确认。
苏珊·桑塔格表示,“19世纪的浪漫主义诗人赋予结核病人的死亡以道德色彩,认为这样的死是抛弃了粗俗的肉身,超越了庸俗的健康,使人格变得空灵。结核病使生命超凡脱俗。”坡短篇小说中的肺结核主人公呈现各种形态,但都体现了其审美思想。
疯癫叙事是坡小说中的另一常见的叙事形态,作者让疯癫者作为叙事对象或叙事视角进入叙事中。一般说来,疯癫叙事有两类,一是将疯癫者作为叙事对象;一是以疯癫者的视角来展开叙事。所谓疯癫者,米歇尔·福柯在《古典时代疯狂史》中提到,主要分为 “痴呆类”“狂躁和抑郁类”“心神丧失类”和“歇斯底里和疑病症”四类。爱伦·坡小说中后两类居多,主人公往往患有精神疾病。这两类人物的塑造有助于表现主题,营造紧张气氛。《黑猫》中的“我”心理病态,与黑猫几次交手,杀妻砌入墙里,最后凶手被发现也是由于黑猫。《厄舍尔府的倒塌》中,精神病的哥哥将年幼的妹妹装进棺材中,在一个雨夜哥哥受到走出棺材的妹妹的惊吓而死,古屋随即倒塌。《泄密的心》中,“我”是一个内心扭曲的年轻人,在心中将杀害一个老人的过程一遍遍演练后付诸行动,最终面对警察的镇定自若却被恍惚间听到的老人的心跳声瓦解。疯癫叙事这种具有极强文本表现力和内涵的方式在坡小说中的应用加强了哥特效果,营造了恐怖的氛围。
此外,坡的短篇小说中还有其他身体疾病叙事的存在。《红死病的假面具》中,故事的主角变成种风行于社会的瘟疫。“有剧烈的疼痛,突发的头晕,接着便是随毛孔大量出血而来的死亡。这种瘟疫从感染、发病到死亡,整个过程前后也就半个小时”。坡使用了全知视角,叙述者没有对普洛斯佩罗亲王或者参加舞会的人做出主观评断,更未着力刻画红死病魔的面容与行为,只是客观地描述看到的一切,而这背后所隐藏的死亡力量却是力透纸背的。全知视角的使用,使得文章剥离主观色彩,增加了作品的可信性,又使叙事形态显出变化并强化其表现力。《红死病的假面具》这一短篇小说,谴责了社会不公,描绘了人性的虚伪与丑恶,是对道德的针砭时弊。
二、疾病叙事与爱伦·坡的美学
坡的小说美学的另一核心是真实性。其小说中,美学表现为真实性的悖论,即不可靠叙述者做可靠叙述,叙述者的叙述与读者的接受产生了明显悖论。疯癫叙述者几乎都有天才一般的冷静与缜密的思维,坡将“天才”与“疯癫”联系在一起,这些看似真实实则疯癫的主人公,印证了坡小说美学的“真实观”。
叙述者的疯癫会通过其语言得以展现。《一桶蒙蒂利亚白葡萄酒》中,叙述者虽未直接承认疯癫,但其口吻却充满了偏执、狂躁,已然超出了正常人的范畴。“可那次你斗胆侮辱了我……我总有一天会报仇雪恨。”“若是复仇者自己受到了惩罚,那就不能算报仇雪恨。若是复仇者没让那作恶者知道是谁在报复,同样也不能算是报仇雪恨。”
疾病带来身体的伤残、精神的损伤,乃至死亡。与医学中直指疾病本身有所不同,文学中的疾病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与文化含义。爱伦·坡的疾病叙事体现了他的娴熟的写作技巧与美学思想,不仅是他个人经历的反映,也是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认识,是当时美国社会潜在问题的体现。
[1]Byrne, Katherine.Tuberculosis and the Victorian Literary Imagination. [M]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
[2]曹明伦译.埃德加·爱伦.坡.爱伦·坡暗黑故事全集[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李晓彤(1990-),女,汉族,山东淄博人,研究生在读,曲阜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