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本体的复甦与生命在场的图腾
——从生命轨迹的回归探寻陈福钢的诗意人生
2016-12-06绿岛
绿岛
诗歌本体的复甦与生命在场的图腾
——从生命轨迹的回归探寻陈福钢的诗意人生
绿岛
主旨:
事实上,诗人福钢遵循自己的生命意志,恪守人性、品格的操守,在喧嚣、聒噪繁杂的尘世中,早已在自己的内心世界辟出了两块干净、圣洁的处所,一个用以安放他的诗歌;一个用以寄托他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和探究。于是,担当、感恩与诗歌,就构筑了陈福钢生命乐章的三位一体,并忠实地支撑着他生命的力度和灵魂的高度。
如果仅从时间的排序和生命经历的角度出发,客观而准确地讲陈福钢应首先是个诗人,而后才是一位年轻的知名的企业家。
其实,无论是成功的企业家还是出色的诗人,对于陈福钢而言都是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的不同归宿而已。这种双向目标的殊途同归,充分意味并证明着陈福钢出众的才情诗情与睿智机敏的商情的体现。然而,无论是怎样的波折、磨难(曾经)或是如何的耀眼、辉煌(当下),而主导他生命意志的精髓(主宰)或潜意识中承载、运行,生存、搏击总能量的凸显与爆发只有一个,那就是如影随形不离不弃的诗意。
这种“诗意”并非广义上的概念化的对于命运的浪漫图解,而是鲜活的实实在在的生命本体对于诗歌的钟爱与倾情。这种“诗意”的细胞再生组织潜在运行于他生命的肌体中,时时刻刻呼唤着一种向善、博爱的力量,以及由这种动力而改变生存状况和命运前途格局实现的可能于必然。
事实上,福钢遵循自己的生命意志,恪守人性、品格的操守,在喧嚣、聒噪繁杂的尘世中,早已在自己的内心世界辟出了两块干净、圣洁的处所,一个用以安放他的诗歌;一个用以寄托他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和探究。这是一个有心的男人,他让灵魂的安宁与诗性的坦然穿越尘世的沙漠,在精神的殿堂之上他供奉着一个铁骨铮铮男人的担当与感恩,如果说还有一个神龛,那就是涌动于他骨血中的诗歌。
于是,担当、感恩与诗歌,就构筑了陈福钢生命乐章的三位一体,并忠实地支撑着他生命的力度和灵魂的高度,下面就让我们从容地走进那些跳跃着的旋律与音符构成的汪洋世界。
一、那是诗歌与爱情的觉醒
如果回首往事的沧桑并不影响文本表述的雅意,我们仍然愿意将时光倒流去追溯三十年前的那段光阴。
广袤的冀东大平原像一个历史的参照物,日夜承受着呼啸的季风与时间的洗礼。同样接受着洗礼并怀揣着无限憧憬的,正是那个刚刚走出校门一个就要步入社会的懵懂的少年。
那一年这个男人17岁,他告别了父母和兄弟姐妹,告别了生他养他的故土,只身离开了家乡——甘义庄。
在古冶通往唐山的一条斑驳的土路上,一个个头并不高大略显赢弱的身影真实地映衬在夕阳的沉默中。他身背一个孤零零的行李卷,怀揣着三十元人民币的“巨款”,步履坚定地行进着,他知道这是他人生之路的开始,他更知道这是他命运十字路口的一次历史性抉择。
那个凝聚着血色与诗意的黄昏,定格了一个神话的诞生,也定格了一个由少年到一个真正男人之间全部距离。
这个人就是诗人、《华夏诗报》社社长、杰出的企业家陈福钢先生。
荏苒的时光穿过记忆的隧道,面对孔子“逝者如斯夫”的慨叹,我们已是由懵懂青涩的时光变成了满头华发的老者。然而,当年“少年维特的烦恼”也曾光顾过这个十七岁的少年。
那是一个有着皎洁月光的夜晚,微风拂荡,一切仿佛都在沉寂,在两个彼此爱恋的年轻人心中,似乎全世界都在屏住呼吸。那时的时光是是属于他(她)们两个人的时光,是一秒一秒地纪录着心跳与美好憧憬的时光,而每一秒的跳跃都充溢着浓浓的诗意和新鲜的感觉。事实上,当小伙子将手中的一束火红的玫瑰奉献给美丽姑娘的时候,彼此的心已经开始在燃烧。
对于天才的人而言,失眠是一种艺术的母体在精神王国孕育、觉醒的过程,是情感对于灵魂的拷问和煎熬,是诗歌朦胧的火花在蔚蓝的天空最初的闪现与萌动。
终于,失眠的陈福钢终于被蛰伏于灵魂深处的诗歌的种子所俘虏。这个被创作冲动和灵感驱使着的少年第一次有了诗的意念和通过诗歌来表达心绪、情感的冲动。于是,他的处女作在那个不眠的漫长的夜晚诞生了,它是与黎明的第一道曙光一同降临到这个世界的,当诗人还来不及回味和迎迓它的时候,“无题”就成了这首诗歌的名字。
当年的《鸭绿江》编辑部独具慧眼,毅然地将这首纯粹的爱情诗歌变成了铅字。当诗人把依然带着墨香的刊物寄给他所爱的人的时候,诗人做梦也没有想到,他苦苦思念的心爱的人儿正无奈地登上了别人的花轿。
经过辗转的寻求和波折,我们找到了这首三十年前的诗歌原稿,诗中回荡着的才气、涌动着的激情尽管已经披上了岁月的尘埃,而诗歌中那种燃烧的火焰依然释放着灼人的温度,读来令人感动。那一年,诗人十七岁。
相思鸟带血的啼叫
已染红相思林了
你知道吗
请不要猜疑我的爱了
不然
我不会千里迢迢来这世上
请不要哭泣现实的天河
有多宽了
用你女性的温柔
用我男子汉刚阳之精血
去铸一座不老的
七月七的鹊桥吧
如果在这个世上
我真的追不上你
我也会在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口
着新婚的礼服
永远把你恭候
——(《无题》1987年10月刊发于《鸭绿江》杂志)
世俗与偏见是屠刀,一把血淋淋的屠刀,腰斩着人世间所有美好、向善的事物。全人类都为之崇敬、礼拜的爱情,在冷酷无情的现实社会面前就像一根四处飘摇的小草,像一根无依无靠的浮萍,只能任由命运的安排。
同样是一个有着皎洁月光的夜晚,陈福钢对着冷冷的利刃似的月色将无声的眼泪和那本装桢华丽的《鸭绿江》以及那首《无题》的诗歌撕得粉碎。身无分文的他,毅然辞掉了稳定的工作,他要怀揣着一颗怦然作响的诗心独闯商海,他要用生命的价值和实力作证,他要将自己深爱着的女人从现实的冷酷与情感的蹂躏中找回来!
事实上,并没有像诗中表白的那样,诗人也并没有在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口恭候,而是在二十多年之后的一个浪漫的午后,陈福钢依然用了一首叫做《前朝的梅》的诗歌,相会了自己初爱的女人:
最是那温柔的一瞥
让我销魂于凝寒的太息
雪醒花未醒
只可怜一缕风骨
当年却徒劳成一道
渐行渐远的风景
你径直从诗词的章句中
滑落
遗落点点前朝的淡淡殷红
那是北国的原野
(冀东大平原)
我注定在
一片洁白的世界寻你
寻你,一生一世的放纵
无需煮酒
与结义的桃园并行
雪野中那是你风韵的铺张吗
一段傲骨
一段柔情
一截风雨
一截朦胧
揽你于苍凉的襟怀
何不将一瓣又一瓣的芳菲
轻轻地掬起
我是说那些有月光的夜晚呵
与你的呼吸
共赴一首唐诗宋词的芳菲
熊熊燃烧的雪
你这前朝的梅
以上粗线条的勾勒,是陈福钢早年蛰伏于内心深处的爱情与诗歌的觉醒。下面再谈陈福钢诗意的人生与感恩的担当与情怀的坦荡。
二、生命轨迹的回归与感恩情怀的彰显
在前面的表述中,我们一再强调陈福钢的骨子里始终潜藏或沉淀着一种顽强的诗歌的基因,或者说在他全部的生命意志中,运行着一种诗性的思维,也正是这种诗性的思维与意识形态,自始至终引领着他不断战胜生活和事业诸多方面的重重困难,从而取得人生各个阶段一步又一步的成功和辉煌。
那么,他生命中饱满的诗歌的种子究竟从何而来?为何他与诗歌结下剪不断理还乱的姻缘,这事还得从一个人说起。
古老的冀东平原历经岁月的洗礼,文化底蕴丰厚,人杰地灵。在这片厚重而倔强的土地上,生长着一代又一代的英雄豪杰和杰出的文化历史名人。曹雪芹、李大钊、张爱玲、李德伦、管华等等。
那么,这些又与陈福钢有什么关系?回答是有的,并且有着直接而至关重要的关系。陈福钢与当代著名诗人峭岩不但是亲属关系,而且峭岩还是陈福钢一生中最大的恩人。
我曾在一篇叫做《前仁里的诗与梦》的文章中说过,前仁里不但是个生长仁德和道义的地方,更是个生长诗歌的地方,因为这方土地凝聚着仁厚与神灵气息。
生长在前仁里的峭岩,经历过苦难童年就踏上了军旅之路,后来成了享誉军内外的诗人。而小于峭岩许多岁的陈福钢,则是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伙子。当年陈福钢怀揣着三十块钱离开家乡去闯天下,第一站就投奔他的表兄峭岩而来。
福钢无不深情地对我说:通过峭岩表兄千方百计找到了一个绿化的工程,本想招兵买马大干一场,万万没想到载上去的树苗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竞统统死掉了(内地的树种不能适应海洋性的独特地理环境)。面对巨大的成本损失和百十号人员的工资的开销,我想到了自杀。一那是一个有着皎洁月光的晚上,我跪在大片大片枯死的林木中,举头仰望苍天不禁嚎啕大哭。那个晚上,我的心几乎和所有的树木一起死掉,眼泪让那个夜晚充满了陌生的咸味。
正是在峭岩的鼓励下,他终于从失败中坚强地站了起来。在峭岩一次次的鼎力帮助下,经过无数次的打拼、失败、再打拼、再失败直至最后的成功,福钢的企业终于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立稳了脚跟,他在发展、壮大中夯实着自己,也在千变万化的市场突变中调整着自己,历练着自己。有一次他激动地对我说:我陈福钢的今天的一切都是表兄给的,我骨子里诗歌的基因是表兄言传身教的遗传,没有峭岩就没有我的今天,没有峭岩就没有我对诗歌至死不渝的钟情和挚爱。
而事实上,今天福钢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践行一件事——感恩。
感恩的品质是一种高尚的、人性的表现。其实福钢所做的,恰好契合了峭岩诗歌中的那句经典的名言:“有仇可以不报,有恩必报。”我知道,在峭岩坎坷的生命历程中,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而福钢今天的所作所为,恰恰是昨天峭岩的影子。
哲学上的螺旋式上升和回归到原点,是相对于浩瀚的时间概念而言的。人的生命(宿命)也是按照一条曲线行进的,当他回到新的原点(起点)的时候,生命就赋予了全新的理念和审美层面的意义。
陈福钢生命轨迹的完美回归,集中凸显在生命潜意识中那些蛰伏、游荡了近三十年的诗歌的火种,在某个时间与空间的截点相遇、相撞、爆发、涅槃。事实上,在福钢全力以赴打拼商界的几十年中,尽管无暇顾及埋藏在心目中的诗歌女神,但他却一刻也没有忘记对于诗歌的虔诚与敬重,一刻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笔。没有这样的持之以恒,就不会有今天这个庄重的截点和心灵启迪的仪式。
三、诗人的陈福钢与陈福钢的诗
我无意在纯粹的诗人名号前面添加一些看起来光鲜靓丽的符号之类的名词,这是因为诗人无尚的尊严和神圣的不可侵犯性所决定。同样,我说陈福钢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诗人,是因为有他大量的诗歌作证。但我却不愿意说陈福钢是一位著名的企业家诗人。这种说法不仅弱化了诗性的本质,还无形中让诗歌的名号产生了视线和心理上转移。
诗人陈福钢大量的诗歌,从艺术的角度和审美意蕴的层面,已经达到相当高的境界。即便是早期的作品,就己体现出了诗歌语言的张力以及想象力饱满的特点。而他近些年所创作的一系列诗歌作品,则更是在凝练中沉淀着一份祥和,于情感走向(起伏)的轨迹中折射出一种持重的老成与洗炼的功底出来。我以为他一的诗歌并不是那中跳跃、张扬的姿态,他往往是在一种宁静恬淡的叙述中娓娓道来,这其间却不乏意向的跳跃和想象意绪的漂移。
福钢创作的题材广泛,勇于走出个人情感的藩篱以及诸多琐屑的小视野、小格局的羁绊。他写天空、河流,也写故乡、写田园、写月色,他将人生的情感寄予大自然万物的雄阔与瑰丽,他让心中的块垒在自然的河流中、田野中、山川中融化并生成崭新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感受,请看:
冷漠涨满眼睛/敬畏擂动心鼓/赭色的铁无尽无情/来往的岁月/起起伏伏/像是散了一地的音符/如果给它和声/怎样的故事复活其中//奔跑的风/光阴深处的驼队/哼念着《古兰经》/无迹无形/几株灌木仰举带刺的目光/仿若不老的守望/夜深人静/它们能否歌唱//浩瀚的沙海/是虔诚的苦旅/每一粒沙子/都是信仰的舍利
——(《迪拜的沙漠》)
你还是走了/我四十年的发小/看着你留在院子里的/两滴眼泪 ……一儿一女/我和整个村落无语//班里全茅/早恋落第/驮上同桌的她/回乡扛起传了两代的锄头/唱三月里的小雨//二十年前回乡看你/临别相赠你的春种秋收/就像赠一袋袋宝贝//十年前看你/你穿上了钢厂保安的制服/小酒一喝——哭/摸鱼的小溪/早春的苦荠/挥汗如雨的四季和土地/上哪儿去寻//肺癌榨干你最后的血汗/连同你的呼吸/如炬的眼是你的呐喊//谁用空气兑换了私欲/谁用阳光做了锦衣/土豪一掷三江水/母亲井枯四五掬//现在你应该站在《史记》的/书脊之上/那里站了不少人吧/远眺我这里的天空
——(《起义的天空》)
如果把南方的雨连成线/能否触碰到最远的星辰/那里也许藏着我今生的秘密//如果把我一生的汗水连成线/能否扎成我向往的全部的花簇/……献给您//如果把我一世的泪水连成线/不知能否编成一朵前世的祥云/带我冲向霄汉
——(《结绳纪事 ——赠野曼先生》)
四十年积攒的月色/汇聚成湖泊/归去来兮的圆缺里/潮起潮落//在这花香四溢的良夜/请不要打扰我的沉默/请允许我/纵容微醺的魂魄/而在明日/我还会高唱/高唱那首/不属于自己的歌
——(《月色》)
我启程了/去追求真理//现在说这词儿的少了/所以迷惘多了/在这大好的春季/其实我可以不去/但不练远行的耐力/怎敌它/诸欲的晚来风急/青山绿水/惊蜇白露/此中一年/能有几次驻足//刨除水泥地半亩/赤足踏上泥土/久违的泪水/想哭//种一朵闲云/泼一瓢散淡/收获一畦畦烂漫/只要坚持/也许收获的还有我/曾经的童颜
——(《远行》)
《迪拜的沙漠》一诗可谓经典之作,特别是最后两句:浩瀚的沙海/是虔诚的苦旅/每一粒沙子/都是信仰的舍利,将整首诗歌的意境抵达极致,只要心中布满了虔诚和博爱的种子,那么迪拜浩瀚沙漠的每一粒沙子,都是信仰的舍利,灵魂的高度陡然而上升到宗教和神性的高度,而诗人也将由一粒诗性的沙子转变成一粒信仰的舍利了。此诗非但显示出诗人非凡的天赋和艺术功力,更展现出诗人精神世界的丰富内涵与高尚品质。
《起义的天空》自然是拟人化了的自然界对现实无情的回应。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人们对“雾霾”的频繁来袭早已是忧心忡忡。那么,就让我们看看诗人笔下的雾霾是怎样的一番情景。
作品巧妙地以一个真实的故事入诗,讲述(诗人)一个四十年的发小,经过几十年的打拼最终患上肺癌离世而去。“二十年前回乡看你/临别相赠你的春种秋收/就像赠一袋袋宝贝//十年前看你/你穿上了钢厂保安的制服/小酒一喝——哭/摸鱼的小溪/早春的苦荠/挥汗如雨的四季和土地/上哪儿去寻。最后诗人发出慨叹:现在你应该站在《史记》的/书脊之上/那里站了不少人吧/远眺我这里的天空。”
站在司马迁《史记》的书脊上,穿越茫茫历史的时空来俯瞰现实之中的这个浑浑噩噩的天空。不能不说这是诗人大胆而奇特的一种想象,其中蕴含深刻的哲理和强烈的思想的痕迹融于诗歌的表现之中。诗人不是用空泛的、苍白的说教来谴责眼下的雾霾,而是形象生动地通过个体的事例再现当下人类生命的危机和生存的窘迫状态。试想,没有深刻的学养内涵,缺乏诗性的想象与艺术地再现,没有强大的诗歌语言的涵盖与支撑,就没有这首具有划时代现实意义的作品——《起义的天空》。
另外,我以为“起义的天空”蕴含另一层反叛与抗争的意味。我欣赏诸如“起义”“造反”这样的意向组合,由起义的天空我自然联想到“造反的嘎达梅林”以至于想到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无奈和谴责。“起义的天空”应是对于人间苦难的正视和积极的反应,是对冷酷社会现实的迎头痛击以及“猛士”般的殉道情怀的肯定与张扬。它不但具有强烈的批判的意识,更具有猛醒与反思的哲理机制。所以说,大凡此类作品,都具有某种恒久的时间性与历史的经典性。
《结绳纪事 ——赠野曼先生》是一首仅有十几行的短诗,几乎是诗人即兴创作于野曼老先生在场的席间,后经小小的润色定稿而成,当即博得野曼老的赞扬。可以说,这首诗淋漓尽致地释放,发挥了诗人得天独厚的想象的天才和禀赋。诗人何妨将南方雨、我一生的汗水以及一世的泪水穿成线,并且将这种想象一贯到底,直达诗歌所要表达的核心——带我冲向霄汉。
此时的带我冲上霄汉,自然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于前辈诗人的敬重与期许,二是借了诗歌的翅膀,在编成的一朵前世的祥云中,翱翔自己独立、自由灵魂的希冀和期许。
至于诗人拿“四十年积攒的月色,汇聚成湖泊,在这花香四溢的良夜,请不要打扰我的沉默”。好一个请不要打扰我的沉默,这沉默无疑是愉悦的,是诗人心灵宫殿的那一份神圣,更何况是在花香四溢的良夜,有四十年积攒的月色汇聚成湖泊相伴,因这份肃穆的“沉默”的陶醉,才引出诗人独创的那份“微醺”出来。
关于诗人所营造的“微醺”意念的确立,它既是意识上的,也是心灵上的一份惬意的恰如其分的氛围对于身心无限柔弱的一种不可抗拒的围困和侵袭,它具有神性的玄妙,也有诗性的漂移,既有对现实的超脱,又有梦幻般的理想主义的介入。
关于陈福钢诗歌的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有待于今后诗歌界不断的开发和深入。在这里笔者只是提纲挈领地做一些粗浅的分析而已,个中的观点自然属于一家之言,凡谬误之处愿与方家商榷。
四、与本文无关紧要的几句话
当今社会已经全面陷入功利、物欲肆虐的无秩序状态之中,信仰的缺位导致人性的沦落,道德底线的溃败,更纵容、助推了物欲横行态势的滥觞与蔓延。
身处社会与历史大背景、大环境下的当下诗坛,可谓乱象丛生、山头林立。大面积良知、道德的泯灭,崇尚个人私欲以及碎片化、琐屑化甚至以“审丑”变态心理的写作,致使当下的诗歌严重地失去社会(思想精神领域)的担当和艺术良心的在场,缺乏一种厚重的、凝固的心灵历程式的正能量(正义)的弘扬与传承。可见,当下对于诗人灵魂的洗礼将是一个复甦式的重生的涅槃过程。对于人性真善美的礼赞与讴歌,标志着人类对于生命的自由、灵魂的独立以及心灵意志平等的向往 。
可喜的是,陈福钢选择了这样一个具有挑战性和神圣性的历史时刻,重新将埋藏自己心灵深处诗歌的火种点燃,从而完成生命轨迹的悄然回归与生命质量的审美与升华,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与那些书生气十足的诗人相比,福钢多了一份长久社会历练的老成与豪气,多了一份接地气人情练达和社会体验。从而,他的诗歌作品拒绝无病呻吟式的琐屑与虚无,远离口水、下半身等的污浊与卑劣。
不过我倒是希望福钢的诗歌,在俯瞰时代、社会、历史之后,创作出富有大格局、大意象品质的诗歌。触摸生活的肌肤心脉的同时,再多一些生命的豪气,生活的大气,情感的义气,人生的侠气,想象的牛气,现实的地气。只有让这种无处不在的诗歌的气脉、血脉贯通于整个的肌体和经络,让那份诗歌的灵感和天生的禀赋、才情,尽情地驰骋于生命的沃野,接下来的事就是让作品(诗歌)来表达你所要表达的一切。
一个诗人全部的话语权,只有作品(诗歌)而非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