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时代地方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财务管理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2016-12-05王菊

时代金融 2016年29期
关键词:创业教学改革

【摘要】财务管理课程是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尤其在当前的双创时代,财务管理课程显得尤为重要。不过地方本科院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背景,拟以“创业”为导向,贯彻落实教学改革思路,探索地方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希望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创业  双创时代  教学改革

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提高学生的智商、情商外,目前还非常强调财商的培养。2015年,广东省率先进行试点改革,在小学基础教育课程中增设了财商类课程,可见其重视程度。在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多数经济管理类专业也开设财务管理课程。不过财务管理课程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这无疑对很多非专业学生来讲难度加大,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吃力,学生也痛苦。多数高校不断对财务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但还未达成一致意见。近年来,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时代来临,财务管理课程有了新的契机。在教学过程中,以创业为导向,重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为学生创业提供便利,真正发挥财务管理课程的价值。

一、财务管理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管理课程在地方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教学问题。

(一)课程定位不准确

财务管理是一门非常成熟的学科,导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投资、筹资、资金营运管理和利润分配为主线,结合案例讲解财务知识,没有关注管理类专业学生应该把握的财务管理技能。并且,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习惯于创新思维的教学,不太适应需要较强逻辑思维训练的财务管理课程学习;加之学生底子薄,数学基础较差,且认为毕业后不会从事财务管理工作,部分学生厌学情绪较重,部分学生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但学习能力有限,最终只能为应付考试而学习。

(二)教学内容不合理

一方面,教师受课时量限制,加之学生缺乏财务管理基础知识,使得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难以安排,在资金时间价值、风险价值等基础知识上占用了大量教学时间,而真正讲解财务管理实务时只能草草收场;另一方面,教师授课的案例多数源于“高大上”的上市公司,较少以学生身边的中小企业为例剖析。这导致学生难于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恰到好处运用到现实中,难以将财务知识运用到创业计划书、策划方案的写作中。

(三)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课程本身难度较大,使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知识讲授为主,案例教学为辅,课堂以讲课、做题为主,互动讨论相对较少,难以将“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合理运用到本门课程中。这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疲于推导公式,讲解例题,最终无法保证教学效果。

二、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

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掌握一定的财务管理知识,拥有一些财务管理技能,有利于其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升其财商,在创业的道路上更得心应手。在确定管理类专业的财务管理课程目标时,不应将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计算财务数据,而是应让他学会如何利用财务数据,成为合格的财务信息使用者。

(一)知识目标

使学生明白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掌握财务管理应具备的观念、财务预测的方法、资金筹集的途径与方法、资金成本的意义、项目投资与技巧、风险的防控、财务报表的分析与评价等。

(二)能力目标

通过案例教学、ERP沙盘比赛、创业计划书的财务可行性分析等,使学生具备熟练的财务管理基本操作技能。结合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开展企业资金筹集管理、资金运用管理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公司财务报表的能力,做出理性投资决策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使学生养成关注经济时事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财商;使学生具备财务管理意识,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做出理性的判断;使学生具备敏捷的思维,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终身受益。

三、财务管理课程的改革思路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选择自主创业也成为就业途径之一。然而管理类专业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非常擅长捕捉有创意的点子,但其短板是缺乏财务预测、财务分析、财务决策能力。基于此,本文以双创时代为契机,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财务管理课程的知识体系非常成熟,为适应双创时代的来临,将打破该课程固有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构建“一线两翼三结合”的教学内容体系。

1.突出“一线”。打破财务管理教材的系统性,以“创业”为主线,大胆对教材内容做“加法、减法”,重新构架知识模块。除了讲解筹资、投资的基础知识外,还应补充有关创业的知识。比如要增加风险投资、风险评估、财务计划的知识;适度删除难度大、应用实践较少的知识。

2.强调“两翼”。在教学内容的筛选上,除以“创业”为导向外,还需强调“两翼”。左翼即为财务基本知识,包含货币时间价值,这部分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树立财务基本理念,培养学生的财商,为其今后的工作、生活带来便利。右翼即为财务基本技能,包含财务报表分析技能、筹资技能、投资技能。除了“高大上”的上市公司,更多地应该以中小企业为案例对象进行分析,训练学生的财务基本技能,提升其学以致用的能力。

3.坚持“三个结合”。在授课过程中,还应始终贯穿“三个结合”,即将教学内容与“创业计划、活动策划、景区线路设计”相结合。管理类学生具有创新思维,擅长写各种策划文案,但其短板在于财务预测及财务可行性分析。为弥补其短板,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对案例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应忍心割舍比较成熟的上市公司案例,而应多增加民间中小企业、微型企业的案例。比如可以将学生的创业计划书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分析其财务可行性等。这便于学生能效仿他们,大胆创业,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

1.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学过程中,删除单一的教学方式,真正将多种教学方式融会贯通,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式:实务引导法,以小组团队的形式收集、阅读已经实施的创业计划书,提升学生自我的财务技能,消除书本与现实之间的“断层”;案例教学法,融合启发式、互动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课堂上组织案例分析、讨论与评价;课后交流、教师点评,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任务驱动法,通过小组团队的形式完成教师所布置任务,主要是扮演财经新闻播报员的身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扩大其知识面,养成关注财经时事的好习惯;实验教学法,通过ERP沙盘模拟,融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分析于一体,让学生掌握业务技能,并以团队的形式参加竞赛,模拟商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行业工作者互动教学法。邀请行业的实际工作者现身说法,分享其财务管理心得,并就同学工作、生活上会遇到的财务问题提出建议。

2.教学手段应与时俱进。借助Excel计算财务数据。对于管理类专业学生来讲,财务管理的难度在于有大量的计算公式,但又无法避开这些公式,否则难以根据财务数据做出理性的抉择。为此,教师可以借助Excel克服学生的短板,教学重点不在于如何去计算,而是如何利用计算结果来做决策。

以“互联网+教育”为契机,构建网络课程。开通《财务管理》网络课堂教学平台,进行系列网络软件资源建设,构建优质网络优质教学资源。同时,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课外利用慕课、微课学习,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课程改革,应注重平时的过程学习,多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而不是识记能力。基于此,平时应加大考核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检验其创业计划书的财务分析部分、以及小组团队学习的结果。另外,期末考试尝试以半开卷的形式完成,允许学生提前准备大量的计算公式,将其带至考场,这主要考核学生的应用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彤彤.应用型本科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改革的探索[J].商业会计,2014(10).

[2]田平.基于项目化的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究[J].会计师,2015(4).

作者简介:王菊(1983-),女,硕士,重庆文理学院教师,主要从事财务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创业教学改革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保定市创业环境评价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