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16-12-05赵蓬
赵蓬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就需要加强管理工作,因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内部控制是企业控制的重要管理手段,要充分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预防企业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错弊。企业在构建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中,应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入手,明确岗位职责,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维护资产安全、提高信息报告质量、防止舞弊发生,促进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以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笔者认为目前我国企业在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下述问题。
一是企业管理层认识不足和有章不循的现象较为突出。我国很多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基础十分薄弱。很多企业的管理层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重视;有的并未建立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有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甚至有些企业对财务内部控制还存有很多误解,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就是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性控制等,更为严重的是有章不循,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在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遇到具体问题,以强调灵活性为由而不按规定办理,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有时甚至为了谋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而不择手段,弄虚作假,搞账外账等,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导致内部控制无效。
二是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的首要要求就是真实性。然而,近年来,单位因为会计核算不实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具体表现在:会计凭证失真,如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填写不完整、不规范,甚至伪造、变造会计凭证,在会计账簿设置和会计科目的使用上,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来执行,会计核算缺乏系统性,会计报表虚假,任意调整财务报表数字,对内不能为经营管理者提供可靠会计信息,对外误导投资者、债权人。财务报告使用者不能了解单位真实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企业内部会计部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其财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健全程度。
三是机构设置不当、岗位权限不明确、人员配置不合理。有的单位没有按照内部控制的相关要求设置内部机构,明确职责权限,建立合理的岗位责任制,没有按照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的要求配备相关的工作人员。
《会计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和收入、费用、债权和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有的单位滥用成本效益原则,以精简人员,提高效率为由,让出纳人员同时负责记账或单位的财务专用印鉴、票据由出纳一人保管,也未采取相应补偿性控制措施。这种做法不但容易造成工作中的差错,而且为舞弊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应当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合理使用成本效益原则,依法设置内部机构,明确岗位职责权限,配备相关的工作人员
四是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虽然有些企业建立了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但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第一,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有些企业把制定了规章制度视同为加强了财务内部控制。一些单位受利益驱动,重经营,轻管理,自我防范约束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内部控制的组织网络不健全,导致既定的财务内部控制无效。
第二,实际工作中,通常是等到违纪行为发生后才设法补救,或予以进行惩处,基本属于以补救为主的事后控制,这样导致内控成本较高,收效甚微,使内部控制失去效力。
第三,企业已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一般都是为那些重复发生的业务类型设计的,对新增业务、不经常发生的业务类型可能没有进行内部控制设计。企业实际上是处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之中,经营环境、业务性质的改变以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都要求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设计与实施必须具有全面性,前瞻性,并适时的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估及修正,使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与企业的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风险水平相适应。
五是配备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的工作人员是财务内部控制实现控制目标的重要保障。内部控制制度是由人建立的,还要由人来执行,因此,企业人员素质是决定财务内部控制执行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企业员工心理上、技能上和行为方式上未能达到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对内部控制程序或措施误解、误判,那么,即使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再完善,也很难充分发挥作用。
针对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一是提高企业领导重视程度。只有使财务内部控制真正成为管理的内在需求,内部控制才不会流于形式,才能真正产生作用。如果企业决策仍凭领导主观臆断,那么财务内部控制必然是形同虚设。因此,一方面要强化管理层的财经法规意识,提高认识,另一方面要按照国家内部控制法规的要求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议事规则。
二是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企业应依据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适合本企业特点的财务内控制度,实现各级控制主体行为的规范化和有效化,以实现控制目标。各项控制制度之间要相互衔接,口径一致,避免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
三是加强财务内部控制,一要抓好关键人,如分支结构负责人和财会部门负责人;二要控制住关键岗位,如现金、银行出纳、收支事项及凭证的核准、实物保管等;三要把握住关键环节。如审批、资金调度、交接手续、电脑操作密码等;死要管好关键物品,如重要发票、银行票据、印鉴等。
四是结合业务特点和财务内部控制要求合理设置机构、明确岗位责任权限,将权利和责任落实到各责任单位,不相容职务向分离,加强内部牵制。对具体业务进行分工时,不能由一个部门或一个人独立完成一项业务的全过程,而必须由其他部门或人员参与,并且,与之衔接的部门或人员能对前面已完成工作的正确性进行检查。适当授权、不相容职责分离、凭证和记录、接近控制、独立检查是重要的内部控制活动,包括上、下级之间的相互制约、相关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如会计信息收集、归类过程中,除了制单外,还须有复核和会计主管审批环节;现金流转业务中,现金收支的审批、收入和支出、印鉴的保管、记账等业务应分工管理、互相牵制。此外,还应实行岗位轮换制,根据不同岗位在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程度,明确规定并严格控制每个岗位员工的履职时间。关键岗位轮换频率应适当高些,次要岗位轮换频率可适当低些。
五是建立财务内部控制检查考核和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在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合理且具有独立性的前提下,对财务控制进行评价。内部审计部门应主要评价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及实施的有效性,并向公司最高管理层提出评价报告。
六是配备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的工作人员。科学完善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需要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财务人员队伍。任何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成效取决于其设计水平和高素质的人员贯彻执行。为此要对未来的职员进行认真考察,选出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对各种业务项目实施全面的培训,同时定期或不定期考核和评价每位员工的工作业绩,会大大有助于提高财务内部控制的成效。
结语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其目标应该是促进企业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提高信息报告质量、促进维护资产安全,促进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以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财会[2008]7号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2]财会〔2010〕11号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通知.
[3]王德敏编著.《企业内控精细化管理全案》.
[4]赵保卿主编.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审计与内部控制系列.复旦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