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漠视宝宝的负面情绪

2016-12-05郭麦香

现代家长 2016年11期
关键词:负面情绪宝宝

郭麦香

宝宝的性格不同,成长环境不同,对压力的承受能力有强弱之分,因而负面情绪对他们的危害在程度上有差别。有些宝宝可能会被长期的负面情绪改变大脑结构,长大后患上轻度的神经症;有些宝宝可能因为经历了严重的生活事件,如失去至亲,或被欺负,最后发展为严重的焦虑和抑郁障碍。

谁说幼儿无压力

在家长看来,上学之前的宝宝是最幸福的,吃穿不愁,没有学习压力,在家可以享受到小皇帝、小公主的待遇,所以不应该有负面情绪。就算宝宝因为什么小事不如意闹闹情绪,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过一会儿就没事了。殊不知,宝宝也会像成人那样有负面情绪,而且危害更大,如果家长熟视无睹,负面情绪有可能给宝宝的心理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宝宝为什么会有负面情绪?当然是心理压力所致。除了正常的成长压力以外,家长人为地给宝宝制造的压力不可忽视。比如,宝宝从小被父母逼迫着学各种才艺,接受早期智力开发,就会让宝宝不堪重负。家长望子成龙,希望宝宝不输在起跑线上,常常给宝宝提出过高的要求,宝宝一旦无法达到,家长动辄冷言冷语、发怒动粗,宝宝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国内权威机构的调查显示,我国幼儿焦虑或抑郁问题的发生率为6%~7%。这些幼儿表现出孤僻、易激动、烦躁和人际交往不良等症状,经焦虑或抑郁量化分析,可发现焦虑或抑郁问题。许多研究显示,幼儿心理不健康问题的发生,多数是与家庭环境不良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宝宝有负面情绪,多表现出以下四种异常行为:

第一,撒谎。5岁左右的宝宝有时会撒谎,但他们通常并不知道撒谎的后果。大一点的宝宝在已经能够分清真假的情况下也会撒谎,大多数是因为他们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另外,如果您的宝宝经常听到您吹嘘自己停车没付费,或撒谎以逃避工作会议,那么您就是在给宝宝做坏榜样。所以,家长应该用浅显易懂的话语告诉宝宝诚实的重要性,以及撒谎的后果。如果宝宝撒谎已经养成了习惯,那么您不可掉以轻心,应该带宝宝看心理医生,以绝后患。

第二,拒绝吃饭。家长要注意宝宝的饮食情况。如果宝宝出现厌食现象,可能是他的情绪出现了问题,家长应认真对待。如果家长忽视宝宝的情绪变化,那么负面情绪有可能造成宝宝饮食节律紊乱。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千万不要强迫宝宝吃饭,而是应该经常改变饭菜的种类,鼓励宝宝帮您做饭,最好是帮您准备他爱吃的饭菜。如果宝宝在饮食方面的不良倾向持续很长时间或体重减轻很多,应及时看医生。

第三,过度忧虑。宝宝看到电视里关于地震、飓风灾难的报道后感到害怕是情理之中的事,同样,宝宝对临近的兴趣班考试感到害怕也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宝宝害怕所有的人和所有的事就不正常了。家长要知道,宝宝越感到自己软弱无助,害怕的东西就越多,而让宝宝感到软弱无助的,正是负面情绪。

第四,出现攻击性行为。语言能力有限的宝宝,减轻压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咬、激怒或欺负他的玩伴。宝宝出现这些攻击性行为,虽然和电视上的暴力镜头不无关系,但宝宝的愤怒更可能源于心情压抑。有的家长喜欢指导宝宝玩游戏,认为这就是家庭教育,其实,这样的指导也会给宝宝增加心理负担,不妨让宝宝无忧无虑地玩耍,做他自己想做的事。如果发现宝宝有攻击性行为,家长应该敏锐地察觉,宝宝是在宣泄负面情绪,应该给宝宝提供其他不具伤害性的宣泄方式,比如击打枕头等,然后耐心地与宝宝交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心病多始于幼年

如果家长长期漠视宝宝的负面情绪,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精神分析学家早就一再强调,宝宝在婴幼儿时期长时间哭泣,无人抚慰,在儿童时期经受严厉训导,同时缺乏关爱,会导致成年时期人格出现问题,甚至带来焦虑抑郁的心理障碍。新近的脑科学发展也进一步证实这一看法是正确的。

当前,成人和青少年的焦虑、抑郁障碍迅猛增加。许多科学家认为,这与儿时的经历有关,是大脑对压力过度敏感引发了这些问题。研究表明,如果人在婴幼儿时期承受压力过大,那么压力造成的负面情绪将会对大脑中的压力应对系统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压力应对系统好比大脑中一个过于灵敏的报警器,一有风吹草动就叫个不停。即使在别人看来,有些压力微不足道,容易应对,但敏感的宝宝也会觉得很严重、很危险,他们往往小题大做,反应过度。如果人在婴幼儿时期对压力过度敏感,成年后则容易抑郁、焦虑,罹患与压力有关的身心疾病,乃至酗酒。

海马体是人类大脑的重要组织,它主要负责学习和短时记忆,对人的长时记忆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宝宝紧张、不适、痛苦的经历过多,会导致海马体一些细胞死亡。这些宝宝接受大脑扫描,就会发现他们的海马体有一定程度的萎缩。目前,人们并不知道这种细胞死亡是怎样影响宝宝的工作记忆的,但是,一个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海马体缩小的成年人在记忆和文字推理上得分都较低。脑科学发现,压力大的宝宝,海马体就像一个老年人。因此,一些科学家认为,婴幼儿时期的压力会导致海马体加速衰老。

宝宝的性格不同,成长环境不同,对压力的承受能力有强弱之分,因而负面情绪对他们的危害在程度上有差别。有些宝宝可能会被长期的负面情绪改变大脑结构,长大后患上轻度的神经症;有些宝宝可能因为经历了严重的生活事件,如失去至亲,或被欺负,最后发展为严重的焦虑和抑郁障碍。

帮幼儿合理减压

既然负面情绪对宝宝有如此严重的危害,那么家长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用科学的方法帮宝宝减轻心理压力。

首先,家长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我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家长的权威地位,而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则强调平等,要求家长与孩子做朋友,中西文化的碰撞让许多家长困惑,不知该怎样面对孩子。其实,别忘了宝宝也是现代人,生活在强调民主、平等的当下,这就要求家长适当放下架子,重视与孩子的沟通,消除一些潜在的误会,还要学会充当多种角色,在应该掌握话语权的时候要表现出权威的姿态,在该倾听的时候要表现得和蔼。

其次,家长要努力营造温馨的家庭气氛。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应当积极为宝宝提供一个和睦友爱、富有亲情和情趣的家庭环境,尽量减少家庭矛盾。尤其是家长要成为宝宝的好榜样,不要为一件小事斤斤计较,要做到心胸豁达、乐观,使宝宝受到良好熏陶,减少焦虑及抑郁等不健康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促进宝宝身心均得到健康发育。

心理专家提醒家长朋友们,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威胁幼儿健康的第一杀手。对宝宝来说,家长是最重要的影响力量。家长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帮助宝宝缓解心理压力:

第一,认真倾听宝宝的心声。家长要想帮助宝宝克服心理压力,先要了解宝宝有什么压力、压力是从哪里来的。所以,家长必须倾听宝宝的倾诉,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和宝宝面对面地交谈,专心地看着孩子,认真地听他说话。只有家长肯把心交给宝宝,宝宝才肯把心交给家长。这样,家长才能了解宝宝真实的心理状况,接下来才能有针对性地施以援手。

第二,培养宝宝的自尊心。培养宝宝的自尊心可以加强宝宝抗拒各种不良诱惑的能力。比如鼓励宝宝发表意见,把一些适合宝宝年龄的事情交给他去完成,重视孩子的想法和言行,等等,都是培养孩子自尊心的好方法。孩子有较强的自尊心,就会有勇气、胆量和辨别力,不会轻易陷入苦恼。

第三,帮助宝宝面对社交恐惧。有时候,宝宝会因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比如不跟别人一起欺负小朋友、不跟着别人说脏话等而受到嘲笑,甚至会受到孤立。遇到类似情况,宝宝会感到恐惧、不知所措。这时,父母应当教导宝宝要坚持原则,不对的事一定不能做,让宝宝知道,能够做到不随波逐流是很不容易的,这正是一个人成熟勇敢的表现,也是有主见、有头脑的表现。

第四,关注宝宝的成长。家长应该鼓励宝宝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多参加一些室外活动,这对缓解宝宝的心理压力大有裨益。家长最好不要强迫宝宝去学宝宝不喜欢的才艺,给宝宝报兴趣班、特长班时要充分倾听宝宝的意见。当家长向宝宝付出真爱,而不是指望宝宝给自己挣面子,就是在向宝宝传递正能量,而不是转嫁焦虑。

第五,与孩子分享经验。家长小时候一定也曾经遇到过和宝宝类似的情况,当时是怎样对待的?现在遇到了同样难题又是怎样处理的?这些都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宝宝分享。当宝宝知道家长原来也常常会有面对压力和烦恼的时候,他对家长所说的话就比较容易听进去了。家长告诉宝宝自己是怎样应付压力的,实际上是给宝宝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能极大地增强宝宝克服压力的勇气和信心。

只要家长能够及早发现宝宝的负面情绪,并且加以恰当的引导,宝宝就不会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可以轻松愉快地度过幼年时光。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负面情绪宝宝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
BABYPIG/宝宝猪 BXS—212
可爱宝宝超级秀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