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创新背景下的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发展策略

2016-12-05吕小艳文衍宣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6年9期
关键词:校企协同企业

吕小艳, 文衍宣

(广西大学 a.新农村发展研究院;b.化学化工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协同创新背景下的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发展策略

吕小艳a, 文衍宣b

(广西大学 a.新农村发展研究院;b.化学化工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我国校企合作虽已取得了一些实践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校企合作开展深度不够,特别是地方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深化。本文从协同创新视角分析了地方高校与企业的合作需求及动因,发现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是地方高校和企业推动协同创新必然选择,共生是地方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协同创新的根本动力。通过加强政府引导与组织协同、共同制定校企协同创新战略、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有利于校企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可以构建良好的校企共生机制,推动地方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与持续发展。

协同创新; 地方高校; 校企合作; 发展策略

0 引 言

随着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日益增长,世界各国开始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科技与教育改革结合。经济发达的国家先于我国多年就开始将教学科研和国家经济建设、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融合,特别是在校企合作研究方面起步较早,比如美国和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就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效。虽然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思想在1986年才首次提出,但到本世纪初校企合作已取得较好的实践成果。到2001年,我国产学研机构和经济实体已达8200多个,参加产学研合作的单位达38.6万个(次),参加产学研合作人数达420万人(次),共同合作开发项目达22万多项[1]。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校企合作开展深度不够,差距较大,特别是地方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产学研”合作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深化。

在多年的高校与企业合作探索过程中,我国校企合作的模式形式灵活多样,却缺乏强有力的保障措施。究其主要原因是校企之间的没有形成良好协同管理局面,没有将校企之间资源优化组合来推进合作项目,难以达到双方创新要求。在校企合作探索过程中,高校越来越意识到,摆脱原有管理体制的束缚,推进校企协同管理与创新,是解决高校教学科研和国家经济建设及人才培养脱节问题的重要手段[2]。企业也意识到,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与协同,是加快自身科技创新、获得自身发展动力重要渠道。

1 从协同创新视角看地方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与发展

协同创新作为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重在形成以大学、企业、各类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并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使各元素间的协调、合作与创新,以加速任务的完成,使各元素个体获益增加,整体绩效大于个体绩效之和[3]。可见,协同创新旨在能让多个各自独立的、没有直接隶属关系的多元主体进行深度合作与创新,将资源进行有效汇聚和配置,使各创新主体能缓解甚至克服人力、技术、资金和信息资源等方面的制约,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风险分担,加速达到各主体创新目标。近年来我国也相当重视校企合作协同创新,2014年国家领导人多次指出,我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特别要开展同科研机构、企业深度合作,积极推动协同创新[4]。这表明我国现已将推进协同创新作为提升为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战略选择。为此,教育部、财政部着手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推动了我国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工作。在此背景下,加强地方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与发展,对提高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国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1 地方高校为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推动协同创新

科技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日益凸显,在“2011 诺贝尔奖得主北京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提到,科技成果转化率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已高达80%,而我国仅为25%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5],远远不能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地方高校的科技发展要同地方经济增长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与地方政府和当地企业的支持密切相关。当前,地方企业对当地高校科技产品需求意识不明显,学校的科技创新成果大多数无法实现商业化应用,地方高校要努力加强与企业深度合作,利用企业的市场转化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地方高校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功能。

为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第一线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的第一要务[6]。地方高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于学校所在区域,其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本地区的行业和企业,故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较好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地方高校推动协同创新主要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学校高质量的科研和教育以及产学研的合作是培养创新与实践人才主要途径[7]。以往地方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经验不足,输出的人才与企业的需求严重脱节,迫切希望通过与企业合作来促进科教融合、产学研深度合作,增加学生实践锻炼机会和时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水平,培养更多的创新和实用人才。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是加速地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重要方式,也是探索学科建设,改进课程结构,完善人才培养方式,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重要途径。与企业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可为地方高校直接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1.2 构建校企协同创新平台符合企业的利益

企业要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地推动自身的技术创新。市场的变化节奏越来越快,技术创新的周期要求越来越缩短。企业要提高应对市场快速反映的能力,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寻求技术创新合作伙伴来降低技术创新的成本和风险已被全球企业视为做大做强的重要战略[8]。企业作为盈利性机构,其协同创新活动旨在获得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取得自身更好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在与高校协同创新过程中可更快接触和了解各行业前沿知识与尖端的技术,同时获得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故企业选择地方高校为合作伙伴,体现了其自身的利益诉求。

(1) 协同创新能较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地方高校教师进行的应用研究多是以地方产业为研究对象,相对其它合作伙伴,地方高校不仅有研究开发阶段较为齐全的技术、专利、专业科研人员、实验室设备等软硬资源,而且许多老师应用研究都面向本地区域要解决的问题,熟知本地域情。企业与之合作,借助本地高校的科研力量,技术研发活动的开展有较强的针对性,有利于共享创新资源能,从而加快技术研发和创新速度,缩短研发周期。

(2) 有利于企业降低创新风险与研发成本。企业能在商品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中盈利才能生存和发展,利益驱动是企业与高校合作主要动因。科技研发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技术创新存在一定风险,校企合作分摊了技术创新过程中研发风险和成本,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利润,特别是企业在和高校合作共同承担国家、地方和产业的科技攻关项目时受益非浅。

(3) 提升企业在行业或区域内的影响力。高校品牌是一种稀缺的、具有重要价值的资源,并具有不可替代的特点,特别是地方高校的“产品”及其教学、科研、服务等方面的特色在本地获得良好认可后,形成一种良好形象,是一种无形资产[9]。故企业与当地高校长期稳定的合作中能提升自身的影响力与亲和力,增加当地政府和群众对企业品牌的认可,减小企业新产品进入该地区的市场阻力。

1.3 共生机理是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的根本动力

共生机理源于自然界的一种现象,生物学家最早开始研究共生现象及其理论。随着科学研究和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共生”现象和理论研究已渗透到社会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校企有共生需求,通过共建协同创新平台这个共生体,以达到高校和企业实现同类资源的共享和异类资源的互补的目的,从而优化资源配置,产生“共生效应”,为校企双方带来经济效益的增加和福利的增长。

长期以来,我国的校企合作关系并不十分稳定,特别是地方高校在与企业合作方面规范性差、合作效率较低,要解决校企合作创新中的难题,需要进一步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增加合作关系的稳定性、长久性,进一步提高合作效率。因此,为让校企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校企应积极共建协同创新平台,为校企合作产生“共生效应”创造良好的条件。

2 地方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发展策略

经济发达的国家很早就将校企合作视为推动教育、科技和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在创新驱动引领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单靠散兵作战或浅层互动是很难有突破性的进展。要加速创新进程,必须加强多元创新主体间的协同作用和资源共享,以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聚合效果[10]。尽管校企合作的理念已逐渐根植于地方高校、当地企业和政府,并以各种形式的展开了相关合作。但目前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成效并不显著,主要表现在:①地方高校期待通过校企合作能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并解决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与实践脱节等问题的效果不显著。②企业期望与地方高校合作获得前瞻性技术,解决相关技术问题,促进企业科技创新,以获得更大的利益,但未达到预期效果。

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成效并不显著与没有建立健全的体制机制密切相关。校企双方没有从创新整体效益最大化的角度来科学定位自己的主体作用,没有完全打破体制机制的壁垒合作,协同效应难以彰显[11]。也就是说,地方高校与企业之间基于利益驱动的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的机制还不完善。因此,要实现地方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与协同创新,还得需要在政府引导下,基于互惠互利的原则,从组织战略、资源、文化等多维度来研究合作途径和机制,探索地方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发展的策略。

2.1 加强政府引导,推动校企协同创新

政府的引导能加速推进校企协同创新步伐。要使高校与企业尽快达成合作共识,提高社会对校企合作工作的认可,政府宣传和政策扶持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政府如果能在各种媒体上宣传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和合作成果,会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提高高校、企业和其他社会各界对校企合作工作的认识, 营造支持校企合作的良好氛围。

政府占据大部分政策资源,因此地方政府应成为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有力的推动者。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导向和促进校企合作活动深入开展,共建良好的协同创新平台。当下,企业与地方院校合作的动力不足,与企业和高校对校企合作效益均心存疑虑有关。政府如能针对性制定一些激励政策,例如,制定有利于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的财税政策,设置专项资金吸引学校与企业共同申报科研课题;企业投入校企合作研究开发经费达到一定额度,在培养科技人才方面有积极贡献,政府则给予企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让企业和学校感到“有利可图”。此外,公平、有序的环境是校企协同创新与深化合作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目前规范校企合作的制度不健全,成为校企合作的发展一大瓶颈。政府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整个合作过程,保护高校和企业的利益,激发校企双方协同创新的积极性。

2.2 加强组织协同,共同制定校企协同创新战略

加强组织协同旨在调和统筹校企双方的利益需求、目标、资源以及组织形式等各个方面,为开展校企合作提供组织保障。组织协同有利于双方掌握的信息对称,沟通和协调合作中的问题,增强双方对各自的预期收益信心,达成战略协同。

校企之间的协同战略就是针对校企双方的不同层次和不同要素进行整体性、全局性规划,从而使不同组织之间、组织各个层次和要素之间实现高度耦合,以赢得“1+1>2”的整体利益放大效应。因此,校企协同战略应基于互利与耦合原则来制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高校追求的利益:①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②弥补自身科研资源不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企业追求的利益体现在提高自身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缩短技术与产品的创新周期,获得更大的利润,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建立在校企双方平等和互惠基础上的协同战略,能稳定校企合作关系,形成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良性局面,有助于高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提升企业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能力。耦合原则是赢得“1+1>2”的整体利益放大效应根本保证。高校和企业是两类异质性组织,要深度合作与协同创新必须让两个组织的要素相互耦合,促成各要素互补和兼容,最终结合成为一个崭新的、高级的结构功能体。校企管理系统的耦合能减少摩擦,使合作过程更加顺利。知识体系的耦合能实现优势互补与知识的创新。物理条件的耦合能优化物质资源利用,节约成本。文化价值的耦合有助形成共同目标和氛围,增进团结与协作。

2.3 整合资源,共建协同创新平台

在众多的校企合作形式中,协同创新中心不仅很好地抓住校企合作的本质—协作与创新,而为双方充分沟通、共同制定协同创新战略,聚焦优势资源进行协同创新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

资源是校企协同创新活动的基础。企业和高校都需要加强与外部组织之间的合作,有效地利用外在的创新资源,加快创新步伐。从合作对象来说,地方高校与当地企业无疑是较好的合作对象。就人力资源来说,高校从事合作技术创新活动的科研人员主要是指教师和研究生,他们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工作;企业的科研人员包括企业家、研发人员及技术工人等,他们重在应用研究。长期以来,高校科研人员将科研成果转让给企业后,企业往往不能很好消化。如果校企合作,优化配置人力资源,既能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又加快了企业技术创新步伐。高校知识和设备资源丰富,科研资金却不足;企业可以利用自身条件获取的收入用于科研,资金投入较为灵活,知识和场地、仪器及设备相对不足。故从双方资源需求来看,高校的最缺乏是研发资金和学生实践资源,企业的需求较大方面是技术创新和科技人力资源。可见,两者的需求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要满足双方对资源的需求,必须将校企双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共享,这有待于高校和企业的紧密结合,并借助有效的合作模式来达成。校企协同创新平台的建立是提升双方从事创新活动效率,对促进双方相互沟通、信息交换、知识和技术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平台,对实现双方创新资源整合和共享都具有重要意义。

2.4 建设有利于校企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

协同文化就是以“协同”作为成员共同信念和行为准则的文化,协同创新的最高形态是形成协同文化。文化是一个组织的灵魂。组织的任何方面都可能受到文化的制约,并影响组织文化的建设及发展方向。校企合作也是一种跨文化组织合作,如果文化不能协同,在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就容易产生摩擦,影响彼此的沟通。高校和企业职员的知识体系、思想形态、价值观、个性特征、行为活动等方面有明显差异,校企在目标上也不相同,这些都是文化差异具体体现。这些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校企双方交流的内容与方向。校企双方合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要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如果合作双方之间不相互学习、适应、包容对方文化,就很容易会产生各种矛盾,合作过程也将举步维艰。

3 结 语

地方高校和企业深度合作、协同创新不仅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地方高校高素质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协调创新”的新思路,为我国高校与企合作提供了一个契机。虽然地方高校和企业在构建合作平台、探索合作共生机制方面取得了不少具有特色的合作成果和经验。然而,要切实推进地方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创新,还需政府相关部门、地方高校和企业三方在加强政府引导与组织协同、共同制定校企协同创新战略、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协同创新文化氛围方面共同努力,构建良好的校企共生机制,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和企业协同创新的优势,不断提升地方高校和企业的创新能力,为地方高校、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共同发展奠定基础。

[1] 赵沁平.中国产学研联合的现状与经验——高校通过产学研结合对加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发挥重要作用[J].中国科技论坛,2003(2):4-5.

[2] 翟天任, 李 源.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协同管理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22):45.

[3] 陈 劲,阳银娟. 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 科学学研究, 2012,30(2):161-164.

[4] 胡锦涛.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1-04-25(1).

[5] 刘周成,李 曈. 浅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形式[J]. 科技信息, 2013(5): 28-29.

[6] 阳 朝, 吴晓蓉. 地方大学与大学区域性关系刍议[J]. 现代教育科学, 2005(6): 16-19.

[7] 薛二勇. 协同创新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 2012(12): 26-31.

[8] 李祖超,梁春晓. 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J]. 中国高教研究, 2012(7): 20-21.

[9] 吴宏元,楚 旋,金 凤. 高校品牌战略规划研究-基于营销学的视角[J]. 高等农业教育, 2013(12): 17-21.

[10] 饶燕婷. “产学研” 协同创新的内涵、要求与政策构想[J]. 高教探索, 2012(4): 29-32.

[11] 张 力.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 教育研究, 2011(7): 20-21.

A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Local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LÜXiao-yana,WENYan-xuanb

(a. The New Rural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b.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China)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had some achievements. However, compared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particularly the local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i.e., a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local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should be further improved. The analysis of the local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from the view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shows that strengthening the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local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to promote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e symbiosis between the local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is the fundamental driving force for the local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rough strengthening the guidance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collaborative organization, jointly developing the innovation strategy, building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latform and cultivati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ulture, a well-constructed symbiosis mechanism can be developed to further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local universities;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2015-11-20

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A107);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GXTSZY142)

吕小艳(1972-),女,广西桂林人,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教学科研管理与研究。

Tel.:13807803756; E-mail:479817169@qq.com

G 642.0

A

1006-7167(2016)09-0250-04

猜你喜欢

校企协同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