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云平台教学背景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
2016-12-05邱春荣
邱春荣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高职云平台教学背景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
邱春荣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随着云平台教学的广泛开展,在该平台上如何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成为教师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之一。文中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云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的指导理论和原则,提出了开发思路,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和研究实践,阐述了云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的方法,最后针对当前云平台教学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高等职业教育;云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教育领域正经历着重大而深远的变革,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评价观、教学方式都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各级政府对教育信息化给予了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教育信息化列入六大战略重点之一,提出“把教育信息化纳入‘数字湖南’建设体系,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自2010年以来,湖南省一些高职院校率先依托世界大学城云平台开展空间教学。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0-2014年五年间按照“人人建设空间,个个运用空间”的要求建设学习空间46000多个,其中教师空间约880个,学生空间45000余个,机构空间22个,并依托云平台学习空间按照“解构、重构、打碎、简约、泛在、集成、翻转、互动”的理念建设空间资源课程900多门。在云平台空间教学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中,如何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各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需要,设计出优质实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并优化整合这些教学资源实现泛在学习的最佳实效,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云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的指导理论及原则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其创建者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该理论在柯尔伯格、斯滕伯格、卡茨、维果斯基等学者的努力下逐渐丰富完善,形成了具有实践指导价值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
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要想真正理解知识,只能由学习者基于自身的经验和知识背景进行建构。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核心观点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自身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新信息进行重新编码和认识的过程。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因为新知识的注入而发生了调整和改变,而新知识因为原有知识和经验而建构了新的意义。建构主义突出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并对教学提出许多新的见解。其教学观认为教学应充分重视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并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新的知识经验。为了使学习者打下更加广泛的建构基础,教学应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到不同的观点,从而使学生对新信息的理解更加全面和丰富。
2.指导原则
(1)自主性原则:要求教学资源开发应有利于学生自主开展知识学习活动。由于云平台能够满足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在跨时空方面的天然特性与建构主义相吻合。而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应更加注意满足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需要。这就需要教学资源在组织上尽量做到“微小而完整”。在本文中,笔者提出了引入“知识元”的设计思想来解决这一问题。知识元是一种不可再
分割的具有完备知识表达的知识单元,便于学生在云平台自主学习过程中开展知识建构和协作活动。
(2)情境性原则:学习情境应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知识和经验的意义建构。基于工作任务的教学资源开发能够使得学习者将学习情境和实际工作情境联系起来,促进新知识和技能的理解。该原则还要求教师设计开发与学习内容情境密切相关的教学评价资源以帮助学习者检测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如工作任务考核项目、ISAS考核项目等。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还需要在教学资源中设计一定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产生学习情境。
(3)真实性原则:真实的活动是学习环境的重要特征。来自于一定社会环境的真实任务往往易于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相契合,而学习到的新知识、经验和技能又容易在真实情境中找到检测的场景或对象。
二、云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思路
根据“自主性、情境性、真实性”指导原则,按照“引进消化、自主开发、优化整合”的思路,加强校企合作,从行业企业中引进并吸收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实际案例,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自主研发微视频、虚拟仿真教学软件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创新性地提出“空间微课堂”、“空间实训室”等教学设计概念,并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入手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
三、云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实践
结合笔者在世界大学城云平台上的教学资源开发实践,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介绍云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开发的方法。
1.从思科、H3C等行业知名企业中引入优质教学资源
思科、H3C公司是网络通信行业的龙头企业。为了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培养本品牌网络设备的技术人才,这些公司都建立自己的网络学院,并建设有相当数量的教学资源。从这些企业引入教学资源,应注意:(1)根据自身的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资源。由于培养目标不同,有些教学资源对于企业来说可能属于优质的资源,但对于学校而言却可能不具有优质的属性。(2)应根据自身的教学改革理念对企业教学资源进行必要的修改,以保持教学资源开发的一致性。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纷纷推出教学改革方案,模块式教学、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基于工作任务的人才培养体系等层出不穷。为了适应这些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学资源在引进、设计、开发过程中也必须注意在教学理念上与自身的教学改革相吻合,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资源开发标准。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自2006年启动教学改革以来,从思科、H3C等行业知名企业中引进了CCNA、CCNP、H3CNE、H3CSE课程体系及培养的教学资源,并根据自身教学改革需要进行了必要的改造。同时吸收引进eNSP、Packet Tracer等虚拟仿真教学平台,也在实体课堂教学和云平台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自主开发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
从国家示范性、国家骨干院校、省级精品专业等项目多年的建设实践证明:为了适应自身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自主开发一定比例的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是很有必要的。自主开发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能够符合自身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突出专业特色,还能够有效地积累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为本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近年来自主设计开发的具有代表性的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有:(1)虚拟仿真实训平台。该平台由《网络布线工程》、《网络组建》、《无线网络技术》、《WINDOWS网络管理》、《网络安全技术》等五个虚拟仿真实训软件,分别对应了《网络布线工程设计》、《构建中小企业网络》、《WINDOWS网络管理》、《网络安全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等五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系统采用3DMAX建模技术,在给学生带来直观、美观、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的同时,通过SWF播放和FLASH技术实现网络在线的互动和仿真操作,在实际的实践教学中获得了学生的普遍好评。该平台获得国家软件著作权5项,并全部入选中央电化馆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2)基于MOOC理念的微资源。这些教学微资源包括:微视频(5-15分钟)、微课件(与微视频相配套)、微概念、微测试等。这些微资源具有“精、小、灵”的特点,通过空间微课堂、空间实训室、表格化教案等进行教学组织,贯穿课前预习、课堂研习、课后复习等各环节,适用于ISAS教学、微课教学、虚拟实践教学、空间教学、翻转课堂等多种信息化教学形态。该项目实施以来,获得全国微课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省微课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3.空间微课堂的设计与实现
以世界大学城云平台为载体提出的“空间微课堂”引入微视频、微课件、微知识点、微练习、微测试等碎片式教学资源,共同构建了系统化的“微”学习模式。并结合课程标准,录制课程教学微视频,并以这些微视频为教学核心,制作了配套的微课件、微知识点、微练习、微测试等教学资源。一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该模式教学理念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相吻合,教学模式先进,教学方法多样,教学资源利用率高,教学空间立体化,教
学效果良好。其设计框架如图1所示。该设计框架可以作为空间微课堂的学习导航图,在“微知识(一)”、“微知识(二)”、“微知识(三)”、“微测试”、“微练习”等文字上设置超级链接,为学习者提供导航服务。
图1 空间微课堂设计框架示意图
4.空间实训室的设计与实现
“空间实训室”也是在世界大学城云平台教学实践中,以教师的教学空间建设为契机推出的新概念,是一种在虚拟空间中整合理论教学资源和虚拟实践教学资源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工作任务组织实践教学,以“知识墙”展现完成该工作任务所涉及的概念、原理、工作过程等理论知识,包括“项目演示区”、“项目操作区”和“项目研讨区”等实践和交互虚拟学习空间,是模块式教学在云空间教学中的应用和拓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和理论性并重的技术应用型专业,该专业的云教学改革实践证明,利用云平台以魔化教学改革、基于工作任务的教学改革理论和实践成果为基础,开展云空间虚拟实训室教学是一种有益的尝试。空间实训室基本结构如图2所示。与空间微课堂类似,该设计框架也可以作为空间实训室的学习导航图。
图2 空间实训室设计框架示意图
四、云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的反思
1.教学资源开发理念问题
云平台上单位用户和个人用户数量众多。由于各用户的教学背景不同,教学资源开发的理念也不甚相同。比如,有的教师结合当前的教学改革实践,应用模块式教学改革、工作任务教学改革、MOOC教学等较为先进的理念来指导教学资源开发,也有些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应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开展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还有些老师直接将以前的PPT直接上传作为云平台教学的数字化资源。不同的教学理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的作用,但落后理念指导下开发出来的教学资源会降低云平台教学的效率,过于繁杂的教学理念下开发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也会对云平台教学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另外,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资源优劣方面往往缺乏足够的鉴别能力。因此,教学资源开发理念问题是云平台资源开发者和管理者应该加以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2.教学资源开发的重复性问题
教学资源的重复性开发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经常出现,在云平台教学模式中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一方面,在不同的理念指导、开发技术和教学设计的背景下,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资源开发是值得提倡的;另一方面,在相同理念、相同(或类似)教学设计和开发技术的基础上开展的简单重复开发是对社会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是应该摒弃的。在当前的云教育平台上,上述两种教学资源重复开发现象都广泛存在。如何在云平台上加强教学资源共享、引导学习者高效地查找和应用最适合自己的优质教学资源、能够有效地避免教学资源开发的简单重复性问题是提高云平台教学质量、增强学习者对云平台粘性的重要课题。
3.教学资源的个性化推荐问题
建构主义是以学习者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思想。云教育平台应该有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细致准确的教学资源推荐服务。比如:根据学习者的兴趣爱好、所学专业、学习进度、学习阶段、内容检索记录、个性特征、学习偏好、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等方面的情况,并结合教学资源本身的设计理念、教学目标、学习反馈等信息来提供学习建议和教学资源推荐服务。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的云教育平台在这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欠缺。
[1]张一春.Web2.0时代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路径与发展理念[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1):41-47.
[2]周文娟.基于云计算的英语泛在学习模态与学习资源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73-78.
[3]张家贵,罗龙涛.基于云计算理念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J].现代教育技术,2011,(3):100-102.
[4]高铁刚,朱建.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供给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4):57-60.
[5]袁小红.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利用有效性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9):90-93.
G434
A
1671-5136(2016)01-0098-03
2016-02-24
湖南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云课堂与实体课堂融合视角下的职业教育学习环境构建研究》(课题编号:XJK015CZY114)。
邱春荣(1975—),男,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教育信息化、计算机网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