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与新鲜并存,老社区的邻里日常

2016-12-05薛珊摄影高蒙萌

珠海 2016年4期
关键词:狮山安平街坊

文 | 薛珊 摄影 | 高蒙萌 鱼

传统与新鲜并存,老社区的邻里日常

文 | 薛珊 摄影 | 高蒙萌 鱼

老街道里麻石砌起来的高墙,抬高地势,让这里不会被雨水积水淹到,也少了许多外界的打扰,也让这里的邻里关系更加纯粹。

“嗨,得闲出来行下?”

从夏美路朝光明街的方向一路走来,红旗社区居委会黄媛妮遇到了不少街坊,有刚放学走在回家路上一脸俏皮的小朋友,有出来散步顺带买菜步伐缓慢的老人家,还有悠闲倚在门外的精品咖啡店的伙计。

珠海有趣的小店近年如雨后春笋般冒了起来,说来也算是个逸闻,这些小店大多喜欢藏在民宅社区内,通俗来说,就是接地气,他们在老宅子里做新鲜事,和街坊们做邻居。狮山就是这么一个接地气的社区,虽然这里道路狭窄、停车位极为稀缺,但是仍阻挡不了小店们对这里的喜爱。“狮山街道有大大小小十个社区,珠海大多数好听并寓意美好的街道都在集中在这里,‘青春’、‘吉祥’、‘如意’、‘幸福’、‘光明’、‘桃园’、‘石榴’,从前珠海人结婚,婚车都要在狮山这边转一圈,走走那些寓意吉祥的街道。”2013年到狮山街道办工作的程碧燕说起狮山的种种,如数家珍。

现如今,这些用美丽字眼来命名的街道,成了新鲜小店的藏身之处,别具一格。除却有关名字的情调,一种怀旧的情怀也成为这些小店选择狮山的另外一个理由。早些年,在珠海建市时,狮山是最繁华的区域,商业、办公、住宅、公共设施都集中在这里,四通八达的街道,能让你快速到达菜市场、医院或是学校,珠海最早的一家咖啡馆就是凤凰路上的一个角落,店铺早已面目全非,留下的是一段传奇和斑驳的老房子。

从南坑往安平路方向走,先是经过学校所在桃园路的上坡,地势在杜鹃花正当季的香山公园达到最高点,接着是安平路的下坡,出了路口,就是人民医院所在的康宁路,十来分钟的路程,仔细看慢慢走,能看到许多有趣的店铺,它们门面不大,明亮的颜色与身处其中的老宅子形成强烈的对比,特别显眼,日式小吃、婚礼定制、吉他学习、书店、咖啡甜点……主题不一,各有自成一派的特色。这些新鲜与传统冲突的特质吸引了很多珠海新移民,他们或是好奇,或是停留。但对于一直生活在这里的老街坊来说,这样的“邻居”并不新奇。

珠海大多数好听并寓意美好的街道都集中在狮山,现在这些街道成了新鲜小店的藏身之处,别具一格。除却有关名字的情调,一种怀旧的情怀也成为这些小店选择狮山的另外一个理由。

安平路上的水井

珠海人对安平路情有独钟,曲径通幽、绿荫如盖、绿叶成荫这样的词语会在这里得到最佳的诠释,这里也是最被外人所熟知的珠海最美街道的街道。许多流连在安平台的人,会注意这里上了年纪的老樟树、不知道谁家栽下的杨桃,抑或是独门别院的娴静,却很少有人注意到一口安静存在的水井。

安平路一个下沉的楼梯往下走,就能在一个平台看到这一口井,两尾金鱼在清澈的井水里游来游去,一个写着红字的水泥板成为它的标志。“提示,发扬美德,爱护古井,保护水源,勿丢垃圾,人人有责。”有些字经过几年雨水的洗刷已经褪色,但却深深印在附近的街坊眼里。说起这个安平路老街坊“水井”的故事,我们要从红旗街入口,那家门外平台上种着芫荽的曾叔说起。

“这个水井1983年就有了,1979年到1983年的时候,老香洲到处都在建马路、修房子,我们安平路的老房子也是根据地势从低往高处慢慢建起来的。那时候水压低的时候,大家都是去水井那打水用的。”今年已经70多岁的曾叔,18、19岁的时候就到珠海参军,在荷包岛上驻守了17年,说起东湾、大南湾那些海上的故事还是记忆犹新。1989年安平路的房屋修建已有规模时,曾叔就搬来此处,一直居住在红旗街,这么多年,从未离开,但是骨子里的潮州生活习惯还是保持着。采访的时候,话题还没聊开,就忙着煮水沏茶,只有滚杯热盏过后,才娓娓道来,他与狮山、周围街坊以及33年老邻居“水井”的故事。

“当时孩子读一中,住在这里很方便的,这么多年过去了,只有我们老两口还住在这里,孩子们都陆续搬走了。为什么没有跟孩子搬走?大家各有各想法,在这里住的都习惯了,人也熟,地也熟,菜市场、医院都很近,交通方便,虽然是在二楼,但是一出门就是马路了。”曾叔所住的二楼,其实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层,一楼在下沉的地势,要从楼房背面的楼梯下去才能看到,更像是独门别院。因为与楼道的防盗门近,曾叔基本上成为了“楼长”。一栋楼上一共有15套房子,只有6户是原本的住户,大部分都已经出租。说到这些新邻居,曾叔也有苦恼。

早些年,在珠海建市时,狮山是最繁华的区域,珠海最早的一家咖啡馆就在凤凰路上的一个角落,如今店铺早已面目全非,留下的是一段传奇和斑驳的老房子。

“很多租客稍微熟悉一下,马上就又搬走了,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大门那个防盗门的钥匙不知道丢了多少把。”因为地理位置的优越,大多数租客,是为了看病住院图方便的病人,为孩子读书中午有个休息地方的家长,还有一些周围医院的实习生,来来往往的住户,有的就顺带把这里的钥匙和短暂停留的一份生活一起带走了。

随着老住户的搬走,新住户的迁入,房屋装修产生的物料垃圾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逐渐堆积到水井里。这个建于1983年的水井,陪伴着周围的街坊多年,在水资源匮乏的年代,成为大家生活用水的补给点。“以前冬天,我们都是从水井里打水来洗衣服的,水井常年恒温17、18度,冬暖夏凉。”对于曾叔来说,虽然现在的生活中已经用不上水井,但把打扫水井当做自己的分内活。当看到水井里堆放着的物料垃圾,曾叔自发地打扫水井卫生,从井里扛起一个水泥板,去市场上花15元买了水泥,找了隔壁写字好看的邻居,写上几行言简意赅的文字,以提醒周围的住户自觉维护这个水井。渐渐地,水井恢复了原状,也有邻居在里面放生金鱼,做善事。不管是旧人还是新人,都已经慢慢习惯这口水井的存在。

香山公园里的歌声

习以为常的生活,很难说改变就改变,这对于同样住在红旗街的陈姨来说,也是如此。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还未走到陈姨家,就已经闻到一阵阵桂花和含笑花的混合香气在空气里弥漫。陈姨1980年从中山调到珠海工作后,先是在市政府附近住了一段时间,后来就搬到这个宅子居住至今。院子里的桂花和含笑花等花草都是她从树苗开始栽培,直至长成现在两米高的样子。

狮山今年建成了珠海第一个示范性社区市民艺术中心,一应俱全的活动空间,给街坊的社区文化活动提供了可以避风挡雨的场地。

采访之前,与陈姨熟络的黄媛妮,介绍道陈姨的院子可以称得上是珠海的美丽阳台,有花有草,还有歌声相伴。

快80岁的陈姨,退休之前一直在市政府做对外经贸的引进工作,诸如可口可乐这样的外企,都是她牵头引进的,算得上是珠海的最早一批建设者。但她自己却谦虚地说,“那些都是退休前的事了,现在更多的是接触社区。”说起与社区文化的结缘,陈姨兴起时,给我们拿出她刚写好的“香山激情大家唱十周年”的活动方案。多达十页的方案,都是陈姨晚上俯首案台,经过深思熟虑一字一句斟酌完成的,再由别人帮忙打字存档。有时候保持一个坐姿太久,腰酸背痛,让孩子都心疼。

当问到陈姨为什么不在白天时间更空余的时候写方案,她直率地回答,“没空啊,白天要去唱歌排练,参加各种活动。”1993年退休后,陈姨又被返聘多干了几年本职工作。在正式开始退休生活后,陈姨并不闲着,参加老干活动的合唱团,唱女声二声部,2001年自己所在的合唱队参加全国第二届老人合唱比赛还取得了银奖的名次;去粤曲俱乐部,跟志同道合的街坊交流;组织安排“香山激情大家唱”的各项活动……平日里的时间几乎被安排得满满当当。而其中,陈姨发起组织的“香山激情大家唱”,今年已经走进第十个年头,成为狮山街道办乃至香洲区的品牌活动。

香山公园,对于老珠海来说,还有一个更为熟悉的名字——风波山,这里并不单单是一个散步活动的场所,在过去这里的山头是附近的最高点,人们挂上风波,用来判断风向和预测暴风雨的来临。虽然这些过往现在都很难考究,但是香山已逐渐成为周围街坊运动锻炼的场地。

陈姨对于公园里很多不同锻炼队伍争占场地,闹得邻里关系不和谐的情况时有感受,当时央视有一个节目叫做“激情广场大家唱”,地点就在北京石景山公园,这给了陈姨灵感,香山公园的风景并不比其他地方差,何不把这个场地利用起来。在几个好友和红旗居委会的组织帮助下,将大家都集合在一起,成立一个整体团队,后来参考央视的节目,改名为“香山激情大家唱”。现在央视的那个节目已经停播多年,但是“香山激情大家唱”已经坚持了十年。

狮山独有的清爽空气、淳朴民风,让人浑浑噩噩的情绪一扫而空,整个精神世界都更有活力了,是许多人坚守在这里的原因,也是如今我们恋上这里的理由。

“我们是2006年6月6日成立的,居委会每个星期最少帮我们抄一首歌,用大白纸手写,挂在香山公园里,我们有一个罗老师,退休前是高级工程师,懂得合唱,就由她来教大家唱歌。那时候大家都是自己搬凳子去公园学唱歌,慢慢周围邻里也都变得融洽了。”香山公园鸟语花香的环境,让老街坊的歌舞、锻炼变得更多姿多彩,但是露天的场地,也造成了不少麻烦。第一届广场歌会的时候,突下大雨,为了不让辛苦排练的大家扫兴,最后借了机关一幼的场地。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香山公园以前没有经费、没有场地、没有设备,陈姨他们就想各种办法找地方排练,等附近的二中、三中放假的时候,到学校里面去抓紧时间排练。回忆起这些,陈姨不免感叹,一晃十年就过去了。今年的“香山激情大家唱十周年”活动,虽说6月份才正式举办,但是陈姨早早已经开始准备,从节目编排、活动安排、17个团队的人员排练、时间流程等不同,陈姨都要考虑到,今年还加入了快闪的形式,让节目编排更新潮。

1936年出生的陈姨,今年就要迎来自己的80岁生日,最近要去医院检查眼睛。去年的时候,身体不舒服住院了一阵子,出院后,孩子不放心老人家一个人住,让她搬去跟自己住在一起,陈姨为了不让孩子担心,就住下了,但自己还是一心牵挂着社区文艺活动,白天照常回到红旗的家里,参加各种社区文化活动,下午活动结束后,再自己坐车回到儿子的居所。狮山今年建成了珠海第一个示范性社区市民艺术中心,一应俱全的活动空间,给陈姨的社区文化活动提供了可以避风挡雨的场地。

老街道里麻石砌起来的高墙,抬高地势,让这里不会被雨水积水淹到,也少了许多外界的打扰,也让这里的邻里关系更加纯粹。大家因为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聚在一起。狮山独有的清爽空气、淳朴民风,让人浑浑噩噩的情绪一扫而空,整个精神世界都更有活力了,是许多人坚守在这里的原因,也是如今我们恋上这里的理由。

猜你喜欢

狮山安平街坊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实验学校
田安平:讲好乡村振兴的吕梁故事
以街坊为单元的老城区微更新方法研究
——以柏林Kreuzberg 地区为例
唐朝城市街坊布局规划
百万庄小区街坊调研及街区改造设计
生的希望
桃园,狮山春天的构想
指点江山 还看狮山
狮山这十年
第一次学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