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弥勒发冠演变过程

2016-12-05

雕塑 2016年4期

内容摘要:弥勒造像是弥勒信仰和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弥勒信仰的传播,弥勒菩萨发冠也随着时代、民族、地域和文化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本文以弥勒菩萨发冠的演变为出起点,探讨印度佛教早期到我国北魏时期弥勒菩萨发冠的演变过程。找出印度佛教早期楗陀罗、马图拉和笈多王朝弥勒菩萨发冠与中亚、西域和我国内地弥勒菩萨发冠的渊源关系,并进行比较研究,归纳弥勒菩萨发冠的演变过程和独特的地区特征。

关键词:弥勒菩萨、宝冠、三瓣式冠、摩尼珠

弥勒,梵文名Maitreya,巴利文名Metteya,音译为梅咀利耶、梅怛俪药,意译为慈氏。季羡林先生认为,“弥勒”一词最早为西域吐火罗文(Metrak)的音译。弥勒菩萨是释迦牟尼的”法统继承人”,印度佛教早期经典《阿含经》中就已经出现弥勒的记载,在公元2世纪前后印度犍陀罗和马图拉地区便出现了弥勒造像。弥勒菩萨在观音、大势至、文殊、普贤等众多菩萨中地位特殊,一生作为“补处菩萨”,一开始便具有双重身份。在印度佛教早期、中亚、西域等地多见菩萨装弥勒(也有佛装),我国北魏之前由于弥勒上生信仰的流行,造像多为表现兜率天说法的弥勒菩萨,北周,隋唐随着弥勒下生信仰的流行,弥勒造像多为善跏趺坐(两脚下垂依坐式)弥勒佛。五代以后随着“布袋和尚”的出现,弥勒多为和尚装。

本文主要探讨印度佛教初期到我国北魏时期弥勒发冠的演变。随着弥勒信仰的传播,弥勒发冠也随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而发生变化。其中包括发式和头冠两部分。而头冠在佛经中被称为宝冠或天冠,象征菩萨的智慧,庄严其头。最初是按照释迦太子在出家前所戴冠饰制作的,用“七宝”装饰。

一、犍陀罗、马图拉和阿旃陀弥勒菩萨头饰

1.犍陀罗弥勒菩萨头饰

犍陀罗弥勒菩萨主要存在于三尊式佛像、七佛菩萨像中。三尊式佛像中主尊为释迦牟尼佛,二胁侍为弥勒、观音。弥勒菩萨的发式有两种,束发式:将头发梳起来扎住,上端分两股,一股作环状,一股垂下来,有的两股均做环状(图1)。此种束发式源于印度婆罗门行者发型。肉髻式:将头发梳起,在头顶绾成圆形发髻。肉髻式源于佛陀肉髻,因为弥勒菩萨必将成佛,将弥勒预想为未来的佛陀,所以采取佛陀肉髻的造型。

在犍陀罗三尊式佛像中,弥勒与观音为

组固定的形式,到大乘佛教兴起后,在阿弥陀佛信仰中,大势至菩萨取代弥勒,与观音成为组固定的组合。而弥勒菩萨则从三尊式佛像中分离出来。

2.马图拉弥勒菩萨头饰

贵霜王朝马图拉弥勒菩萨头饰分三个类型。①无肉髻螺发型,此种发式演变为未来世下生的弥勒佛头饰,由于弥勒菩萨还未成佛,所以按照佛陀形象制作,但又通过不表现肉髻区别于佛陀。②发髻型,将头发绾起成髻,髻通常散开成扇形,如同宝冠,又称“发髻冠”(图2)。如勒克缁博物馆藏马图拉《七佛菩萨坐像》。③宝冠型,如勒克缁博物馆藏马图拉《弥勒菩萨立像》(图3),为栏楣柱上的高浮雕,弥勒菩萨头戴宝冠,其上有七宝装饰。《法华经》称宝冠由金、银、珍珠、玛瑙、琉璃、砗磲,玫瑰等七宝制成。《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曰:“是诸宝冠化作五百万亿宝宫,——宝宫有七重垣,——垣七宝所成,——宝出五百亿光明,——光明中有五百亿莲花。”。

宝冠型冠饰的出现可谓是全新类型,在弥勒菩萨图像史上有重要意义。宝冠型冠饰源白佛经中兜率天弥勒菩萨形象,体现兜率天主的尊容,用宝冠来表现弥勒菩萨王权的特征。除此之外,在出土的迦腻色迦铜币上也发现刻有铭文的弥勒图像。。铜币背面铸有弥勒佛(Maitreya Buddha)铭文像(图4),其特征为结跏趺坐于台座上,头发为肉髻状。此铜币是到目前为止发现最早有弥勒佛称谓的图像。从此银币可以推断迦腻色迦时期已经出现弥勒下生信仰,与马图拉无肉髻螺发型弥勒图像相关联。

3,阿旃陀石窟中弥勒菩萨头饰

笈多王朝以后,盛行开窟造像,在阿旃陀石窟,根据七佛一菩萨像判断,弥勒菩萨戴豪华山形宝冠,冠下头发呈波浪状,搭在双肩。山形宝冠类型有一山冠、三山冠,一冠前有宝石状装饰物,即佛经中描述的“明珠” “髻中珠”或“摩尼珠”。《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十六《十回向品》曰:“愿切众生,以智慧冠,庄严其首,为切法自在之王。愿切众生,智慧明珠,系其顶上。”“为令众生,得第智,最清净处,智慧摩尼,妙宝冠故。”《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有“各各脱身旃檀摩尼宝冠,长跪合掌发是愿言”等句。

山型宝冠与贵霜朝犍陀罗,马图拉,笈多朝马图拉、萨尔拉特弥勒图像完全不同,说明弥勒图像的又次转折。

二、中亚、西域石窟中的弥勒菩萨头冠

中亚,西域等地石窟(如巴米扬,克孜尔,吐峪沟)壁画中,由于受地区、民族文化和西亚祆教的影响,弥勒菩萨出现了新的头冠形式——三瓣式冠(图5)。此冠是在束起来的发髻前、左右各饰圆轮(也有莲花瓣型,方形),园轮中间穿孔,用绳串联由冠下发带系紧,束于头后部。除三瓣式冠,也有单瓣式冠以及与日月图像结合的三瓣式仰月冠。三瓣式冠有学者也叫“三珠冠”,理由是认为头冠的三瓣像三颗珠子。笔者通过查找大量资料发现,认为称“三瓣式冠”更合适,原因是头冠的三瓣不仅有珠子型,也有荷花瓣型,还有其他几何型。

在巴米扬K窟(330窟)顶部弥勒菩萨说法图中,弥勒菩萨头戴三瓣式仰月冠(图6)。巴米扬西大佛窟(620窟)壁画中的弥勒菩萨(图7),其头戴三瓣式仰月冠。克孜尔第224窟弥勒菩萨兜率天说法图,38窟主室前壁门上方弥勒说法图,弥勒菩萨头戴三瓣式冠,另外克孜尔第17、110、171窟弥勒菩萨头戴三瓣式冠。每瓣都有日形饰物,正前方日形分三圈,外圈红色,中间蓝色、里面为黑色圆;两边日形分两圈,外圈蓝色,中间为黑色圆。

三、北凉时期弥勒菩萨头冠

我国内地石窟,如莫高窟、炳灵寺和麦积山石窟等最早年代在十六国时期。其中炳灵寺169窟6号龛壁画绘有西秦建弘元年(420年)中国最早弥勒菩萨像(图8),其头部残损严重,头发为发髻型。

莫高窟275窟(北凉)以弥勒菩萨为主尊,左右两壁4个龛中4个龛有弥勒菩萨。北壁上层西侧交脚弥勒菩萨,戴三瓣式化佛宝冠,每瓣为圆形,头发用刚劲细密的阴刻线均匀排列,后部头发长垂,散披两肩。同窟西壁前正中弥勒菩萨(图9)头饰,头发均匀刻线,绾髻于正上方,头戴三瓣式宝冠。正面为曰形饰物,周围用白色连珠环绕,项戴璎珞,肩披巾,下着羊肠裙,衣着用贴泥条与阴刻相结合。狮子座椅靠背为倒三角形,有明显笈多马图拉特征。

四、北魏弥勒菩萨发冠

北魏时期是佛教发展的重要时代,其中著名的云冈、龙门石窟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开凿的,据日本学者佐藤智勇统计,仅北魏朝有纪年的弥勒像就高达111尊,弥勒信仰兴盛,弥勒造像成为一代风尚,而造像风格进步中国化,弥勒菩萨发冠在原有基础上出现了新的样式。

1宝冠型。云冈17窟主尊为交脚式弥勒菩萨(高16.3m),头戴宝冠,“北魏交脚菩萨般代表兜率天上的弥勒菩萨。麦积山100窟(北魏)交脚式弥勒菩萨,为青年女子形象,头戴宝冠。此种冠源自印度马图拉宝冠型弥勒造像。

2.三瓣式冠,多瓣式冠。莫高窟257窟(北魏)中心柱南向龛上层龛内,为半跏思维菩萨(图10),头戴宽大的三瓣式冠,前部似有化佛(残损),只留小小方形台座。麦积山133窟10号造像碑(高137cm,北魏)中段,雕有兜率天说法的交脚坐弥勒菩萨,头戴三瓣式冠。日本藤田美术馆藏交脚弥勒骑乌像(北魏神龟元年518)头戴三瓣式宝冠,冠前为圆形饰物。炳灵寺126窟交脚菩萨(北魏)头戴三瓣式冠,132窟北壁北魏交脚菩萨(图11),头戴多瓣饰冠。

3.山型敷巾宝冠,前翻式小冠。麦积山169窟(北魏)正壁弥勒菩萨,头发为线刻,头周围用细绳将头发系圈,戴山型敷巾宝冠,头后部披发垂至两肩。麦积山142窟(北魏)右壁弥勒菩萨,为南朝土大夫形象,戴前翻式小冠(冠前部残),此种冠源自北魏贵族所戴冠饰(图1 2)。

4.高筒型宝冠。庆阳北石窟寺(北魏)半跏思维菩萨,面部残,仍能看出头戴高筒型宝冠。龙门石窟库藏交脚弥勒菩萨(北魏)高56cm(图13),头戴高筒型宝冠,肩搭披帛,面部清瘦修长,秀眉高挑,眼帘低垂。法国巴黎居美博物馆藏交脚弥勒菩萨(北魏永平二年509年)高66cm(图14),头戴倒梯形高筒型宝冠。”

高筒型宝冠只在北魏朝代有,其来源应该与鲜卑族民族冠饰有关。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中出土的桦树皮制的盖子,多做圆筒形,上面残留有针孔痕迹,放在头骨顶上。研究者推测其当为帽之遗物。近代东北的赫哲,鄂伦春等族尚存有用桦树皮制作夏帽的习俗,这种圆筒形的帽子当为著名的乌丸帽,鲜卑吐谷浑部就曾向刘宋进献过乌丸帽,也被称为笼形胡帽、笼帽。”开凿石窟的工匠们没有照搬佛教造像仪规,而是给菩萨带上鲜卑民族的乌丸帽。连同“秀骨清像”的面容,“褒衣博带”的服饰起,成为佛像中国化的部分。

五、结论

以上是对从印度佛教早期到我国北魏时期弥勒菩萨发冠演变的考察,通过上面的考察,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印度佛教早期犍陀罗、马图拉等地弥勒菩萨头饰多为束发式、肉髻式和发髻型,其源于婆罗门行者发型。第二,印度佛教早期的宝冠型发冠直流传到中亚、西域和中国内地,衍生出三瓣式冠。第三,北魏出现的多瓣式冠、前翻式小冠和高筒型宝冠为我国特有,具有完整的民族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