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卓尼洮砚的艺术与审美价值浅析

2016-12-05黄丽珉杨甜甜

雕塑 2016年4期
关键词:审美价值艺术

黄丽珉 杨甜甜

内容摘要:洮砚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珍品之一,是集绘画、雕刻、书法、篆刻于身,兼具实用价值、观赏价值及收藏价值的艺术品。它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审美体验,不论是从石材本身具有的材质美,还是由刻砚艺人后天赋予的造型美以及持久耐用的特性,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卓尼洮砚、艺术、审美、价值

表现美是艺术的本质,但人们的审美观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在改变,在发展的历史和变换的审美过程中,洮砚渐渐被赋予了共有的审美体验。它沉稳含蓄的石质,优雅端庄的石色,古色古香的造型和经久耐用的诸多优点,在千年的历变中向人们诉说着它的魅力。

一,内容丰富,题材多样

洮砚的创作题材丰富多样,制砚师可根据石料自身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题材。由于洮砚产地地处我国西北的少数民族地区,多民族的长期共存和文化交流,让洮砚的雕刻内容形成了多样化和民族化的独特面貌。常见的洮砚雕刻题材包括图腾类、宗教类、传说故事类及吉祥寓意等几大类,其内容包括人物、动物、植物及其他内容等。

1.图腾类。洮砚雕刻题材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以“龙”和”凤”为主题的图腾类。在洮砚雕刻中“龙”和“凤”被赋予了积极的象征意义,人们通过多种多样的物象形态,以寓意的手法,寄情于物,把图案作为载体,赋予其托物呈祥的意趣。龙凤的表现形式多样,有丹凤朝阳、龙凤呈祥、二龙戏珠、龙凤朝阳、五龙闹海、九龙戏曰、风穿牡丹等等,形象非常生动,在经过雕刻师的雕琢之后千姿百态,活灵活现。洮砚雕刻中对“龙”的表现最为典型,雕刻技法繁复且要求严格,要采用透雕、圆雕、高浮雕、浅浮雕等多种技法的融合才能完成。

般龙头及龙身的主体部分都是采用透雕技法,用透雕技法雕刻的龙活灵活现,更具立体感。通常细微的龙须也会采用镂空的圆雕技法,让盘旋于云雾之上的龙若隐若现,灵气十足。

2.宗教类。宗教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产生的种社会意识形态,在漫长的岁月发展演变中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它与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在洮砚的创作中宗教题材被广泛应用。由于被称为“藏王故里”的卓尼,是个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全民信奉藏传佛教,长期实行政教合的制度让卓尼这片土地积累了丰富的民间文化及浓郁的民族气息,佛教意识的渗透更是体现在了洮砚的雕刻当中。常见的内容有:“佛八宝” “仙八宝” “弥勒佛” “观音送子”等象征吉祥的宗教题材。近年来,敦煌石窟中的佛教题材也成为了洮砚制作中被广泛采用的元素,如飞天、佛像、菩萨等形象。

3民间传说故事类。洮州人将民间传说叫做“古今儿”,是古今以来流传的民间传说故事,是人们根据特定的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社会习俗,以民间流传的方式形成的极具趣味性的故事,它既是对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精神风貌和社会习俗的反映,又是人们对理想生活的期盼和愿望,具有特定的社会意义。这类题材在洮砚的雕刻中也被广泛运用,常见的有民间神话传说,如:“八仙庆寿”“嫦娥奔月”“女郎织女”“天女散花”“鹊桥相会”“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白蛇传”“大闹天宫”“八仙过海”等。此外,还包括历史故事,如“武松打虎”“桃园三结义”“红楼对弈”“康熙访贤”等题材,都是民间喜闻乐见,广泛流传的故事。

4,吉祥寓意类。传统的吉祥寓意图案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也是制砚艺人将自己的生活理想寄托于外物的艺术表达,具有鲜明的民间特色和浓郁的民族气息,此类题材在洮砚的雕刻制作中运用广泛。吉祥寓意包括长寿、多子、喜庆、富贵等方面的内容,吉祥物有人物、花鸟、走兽、器物,吉祥图案等。此外还有类是托物言志的题材,比如“四君子”“岁寒三友”等,是象征文人雅士超脱的生活姿态和高尚的人格品质的,制砚艺人以此来抒发个人情感。

洮砚的雕刻题材远不止以上提到的这些,只要是有美好寓意的事或物,都会成为制砚艺人刻刀下的表现素材。洮砚作为特殊的民间工艺美术品,在发展中也受到了工艺美术的影响,砚台的题材除了以上提到的传统图案以外,也融入了新的元素,有的洮砚开始使用对称图案、连续纹样以及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来表达不同的艺术境界。

二、取法自然,依石赋形

块石材,无论它的形、色,纹有多美,都不能称为艺术品。清代康熙年问制砚名家顾二娘常对人说:“砚系石琢成,必圆活而肥润,方见镌琢之妙。若呆板瘦顽,乃石之本来面目,琢磨何为?“只有经过制砚师的艺术加工,融入审美意识之后方能称其为艺术品。洮砚雕刻艺术中崇尚自然之美,因材施艺,通过石材具有的天然特征来寻求种简单、质朴而又随性的艺术境界。

洮砚雕刻艺术是以其特有的形、质、色、纹展开艺术构思,进行艺术创作。很多优秀的洮砚作品都秉承了中国传统艺术中“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创作观以及贯通天地、融会万物的自然观,把原本属于人的思想、情感、意志等通过艺术手段赋予无生命的洮河石,让块天然的石头在经过艺术加工后拥有了生命和灵性,从而体现出审美价值。洮砚的雕刻造型虽有规矩形和自然形之分,但总的来说还是崇尚保持原材料的自然形状,依石赋形。依石赋形并不是单方面地依附于石材本身的形状,而是根据石材的形、色、纹、膘等特征赋予其艺术品质,使其成为件优秀的洮砚作品。

洮砚制作中对天然石形的巧妙利用使作品具有独特的造型面貌。如李茂棣的洮砚作品《弥勒佛》,该作品采用了瓜皮黄石料,石色为黄绿相见,石理间附有浅咖色石线,作者按照原石材的形状特质,顺其自然,依石赋形,用浅浮雕和圆雕相结合,以佛像面部作为雕刻主体,其它地方几乎无任何雕琢的手法,巧妙地制作出了尊生动逼真的弥勒佛形象,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

洮砚石色丰富多彩,制作时可根据石色特征”巧夺天工”。由洮砚乡民间制砚大师张克红所雕《赏梅图》,该作品所用为瓜皮黄石料,作者根据石料形成的天然石色,进行了巧妙构思,将石料中间的绿色部分设计为托腮赏梅的仕女形象,并且保留了石料边缘的石皮,再配几支梅花,整个画面采用了浅浮雕的技法,无过多雕饰,动静相宜,别有一番“一晌凝情无语,手捻梅花何处”的景象。

石纹的可利用性非常大,可根据石纹的形状施以不同的题材。如王玉明的洮砚作品《女娲补天》,该作品使用的是水泉湾水坑石,作者利用石料所具有的天然特征,巧妙地将天然石纹和女娲形象相结合,保留了石料边缘的石膘,只作了少许雕刻,却勾勒出了幅女娲补天的画面:“混沌苍穹初开现,共工撞倒不周山,天洪地浊漆黑暗,女娲炼石补残天。”意境深远,浑然天成。

洮砚制作中很多制砚艺人为了最大化体现石膘的价值,将石材原有的石膘进行巧妙的设计构思,再施以精湛的雕刻,让块石料经过艺术加工之后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天然石膘多被用来表现云雾,蜂蝶、花草、积雪等等。如洮砚乡张红平所雕《悠然自得》,该作品采用为柳叶青石料,作者在制作中以浅浮雕、圆雕的技法为主,巧妙利用了石材原有的油脂膘,将砚面上方的石膘设计为天空飘逸的云朵,左下方的石膘为地上的积雪,中间坐着面带笑容的布袋和尚,营造出了幅悠然自得的画面,意境深远。

三、独标一格,随域逐风

强烈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是洮砚发展中的大特点。洮河石因卓尼而生,卓尼又因洮河石声名远扬,两者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正如《考工记》中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确,具备天时、地利、才美、工巧才是洮砚传承至今的保证。洮砚制作技艺中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是当地制砚艺人在与长期大自然的相处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从地域上讲,卓尼属于西北落后地区,洮砚的产地确实不及端砚及歙砚产地发达。地域的落后使得卓尼相对封闭,然而,正是因为这种封闭性,让洮砚免遭外来文化的侵入和改变,在传承千年之后,依然保持着原有的民族性,保持了自身独特的风格面貌。卓尼既没有江南烟雨蒙蒙的柔情,也没有小桥流水的细腻,但是这里有青山绿水的豪迈,有广袤草原的旷达,它们从侧面反映出了卓尼人情感和性格中自然淳朴的面。

从民族性来讲,卓尼又是个以藏、汉、回等多个民族为主的多民族地区,形成了汉儒民俗文化、藏传佛教民俗文化及伊斯兰教民俗文化圈,这三种民俗文化特色鲜明,却又相互融合。多民族的融合共存体现出卓尼巨大的包容性,各民族文化在经过长期持续的接触融合,彼此相互接受适应,形成了稳定的多元化状态。尤其是藏传佛教的传入,更是在影响着洮砚的发展,洮砚制作中有诸多淳朴的藏族艺人,佛教思想和佛教艺术的熏陶,使他们从中领恬到了少数民族造型题材表现形式。

随着雕刻题材的不断丰富,敦煌佛教中的诸多形象也被呈现在了洮砚之上。敦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的交汇处,是中国乃至世界佛教艺术中的瑰宝。作为世界级文化遗产的敦煌佛教艺术,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中的瑰宝洮砚艺术相结合,这不仅是本土文化的相互碰撞,更是佛教艺术的相互交融,对洮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四、意在象外,情含境中

意境是艺术作品借助物象来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绘画创作追求意境,砚雕作品亦是如此。明代朱承爵在《存馀堂诗话》中云:“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黑格尔也曾说:”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种东西。艺术作品应该具有意蕴。”这些观点都是对艺术作品中追求意境的体现,一件作品的意境深浅,直接体现的是作者本身具有艺术修养的高低和审美情趣的雅俗。优秀的洮砚作品总能体现出所雕物象的意蕴,让欣赏者联想到景外之境,从而引起审美共鸣。

般来说,洮砚的雕刻不以繁简论优劣,有时雕工繁琐反而会显“匠气”,寥寥几笔,点石成金,意境深远,却是件优秀的洮砚艺术作品。清代恽向在跋《山水图》中论“意”时这样说:“画以意为主,意至而气韵出焉。”说的正是这个意思。文人结合自身的文化修养来诠释和追求诗、书、画、印中所体现出的“意外之境”,这也就是文人画、文人砚直以来都被画坛推崇的原因。洮砚在制作工艺上讲求“活”,而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顾恺之就提出了对人物画的要求,即“传神”,洮砚的雕刻与绘画在章法布局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是两者采用的媒介不同。因此,洮砚雕刻中所追求的“活”恰好与顾恺的“传神”相契合。灵活的雕刻技艺能够赋予形象以鲜活的生命力,让主体与客体、动与静、虚与实高度统一,完美结合,从而达到“天人合”的和谐之美。

洮砚的审美价值在于它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体现,又是艺术与生活的合一,更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一方好的洮砚可以反映出制砚者在文学艺术修养、雕刻技艺、审美造型等诸方面的体现,同时在表现形态上能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向人们展示独特的艺术魅力。

猜你喜欢

审美价值艺术
纸的艺术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