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章修改历程看党的与时俱进
2016-12-05冯玉桃殷小娟
冯玉桃 殷小娟
摘要: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十八大,党章共经历18次修改。党章的修改见证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史,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本文从思想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三个方面在不同时期党章中的体现,阐述了党为适应不同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并指导我党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体现了我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章;与时俱进
中图分类号:D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11-0009-02
中国共产党章程,在不同时期作出不同修改是联系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状况结合实际作出的决定,记录着党从曲折发展走向成熟,从领导人民战胜外敌侵略到领导人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部历程,并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地完善、发展和提高。
一、党的思想建设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践行,首先体现在思想建设的与时俱进上。1921年7月,党的一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个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了实践主体。1922年7月,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是为无产阶级利益而奋斗的政党,这就使得党在思想上得到最初的统一。之后召开的三大到六大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党章进行了修改,但是未涉及到党的思想建设方面。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逐渐成熟,1945年,七大通过的《党章》在总纲中第一次确立毛泽东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1956年八大召开后直到文化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成为这段特殊历史时期指导思想,党的建设遭到严重破坏,党的思想建设遭到重挫。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1982年9月十二大通过的新《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阐述“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四项基本要求之一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997年9月,十五大通过的《党章》第一次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02年,十六大通过的《党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列入党的总纲,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根据新的发展要求,在《党章》中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2012年十八大通过的《党章》在十七大的基础上,在《党章》中进一步将“科学发展观”提升到行动指南的地位。从历次《党章》对指导思想的增加、修改和完善,体现出思想建设的创新性和时代性。
二、党的民主政治建设的与时俱进
党内民主政治建设由于建党初期,受共产国际影响,对国内基本国情认识不清等原因,没有在最初形成,直到党的五大后。五大召开正处于革命形势严峻之时,并未通过新党章。1927年6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指出“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经过长久的革命斗争,党在实践中认清国情,思想上逐渐成熟发展。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中,科学阐述了民主集中制,即“民主的集中制,即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领导下的民主。” 1956年八大政治报告中,刘少奇讲到:“我国的民主是属于绝大多数人的,属于工人、农民和其他一切劳动人民以及一起拥护社会主义和爱国的人民的”。八大上通过的《党章》中,清晰明了指出“民主的集中制,即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领导下的民主。”与七大相比,对民主集中制的解释虽只有一字之差,从“领导”变为“指导”,但充分体现了党对民主的更深刻认识,并且一直沿用至今。从党的九大到十一大,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有的错误的理论、方针、政策都被写入当时的党章,党内的民主政治发展举步维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大革命”被彻底否定,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完成,是党的伟大历史转折点。1982年十二大通过的《党章》中,将民主集中制作为党必须实现的三项基本要求之一提出来。1992年十四大通过的《党章》,新增了“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内容。1997年十五大,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十五大通过的《党章》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巩固人民民主专政。2002年十六大《党章》明确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007年十七大,党将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新命题,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十七大《党章》指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012年十八大召开,胡锦涛作十八大报告,“民主”的高频出现达69次,报告中指出:“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八大通过的《党章》中“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提出,使得党员主体地位真正受到尊重,更加推动了党内民主建设。党的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到历史最高度。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与时俱进
《党章》修改历程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变化,体现出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日趋完善的过程。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基本上围绕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上,1979年,邓小平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发展丰富的高尚的文化生活,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2年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中明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从中可以看到,党将社会主义民主,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一同纳入发展布局,形成一个呈经济、政治、文明“三位一体”的雏形蓝图。1987年十三大《党章》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的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政治、文明“三位一体”的战略目标。十三大后,“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再出现在党章中。1992年的十四大《党章》确定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目标中指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997年,党的十五大《党章》提出: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文化的重要性更加体现出来。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将经济更加发展、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业、文化更加繁荣都纳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推。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提出,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战略目标由“三位一体”拓展为“四位一体”。2007年,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战略布局正式形成。2010年10月,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将“生态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思想在党内逐渐成熟起来。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十八大报告中将“大力推进生态建设”作为报告的第八部分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将“生态建设”提到历史最高度,十八大通过的《党章》指出: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布局经历了从“三位一体”发展到“四位一体”,完善到目前的“五位一体”。
党章的修改历程其实就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到成熟的发展史,虽然其中也有曲折,但最后都得到修正。党章的修改历程,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尊重历史和社会发展规律,逐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共产党自身执政规律的认识,是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是带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纲领性文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 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刘少奇选集(下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7]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8]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921-1949) (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2.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1]中国共产党章程汇编(一大—十八大)组.中国共 产党章程汇编(一大—十八大)[M].北京:中共中央 党校出版社,2013.
[12]张威.论与时俱进理论品质在十七大党章中的体 现[J].理论视野,2012,(4).
[13]祝小茗.中国共产党党章的历史演进和时代意涵 [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3,(1).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