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创作角度去体会贾科梅蒂的雕塑作品
2016-12-05罗瑾
罗瑾
很多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强调:“我们必须经过他人来认识自己。”著名西方哲学家亚里土多德把朋友比喻为个镜子:“我们的朋友如同个镜子样可以放映我们自己的形象,使我们更能认识自己。”在此,我们也可以把艺术家们创作出的艺术作品视为艺术家们面镜子,使艺术家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自己、反思自己,从中也许能帮助他们发现那些经常被他们自己忽略的方面。
与罗丹、布朗库西,亨利·摩尔等等雕塑大师的作品相比,贾科梅蒂创作的雕塑作品有不同的特点:第一,在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导致贾科梅蒂心理上的孤寂和恐慌,甚至有些心里扭曲,于是创作出用火柴杆式细如豆芽般的人物造型,来象征被战火烧焦的人们,以揭示战争的罪恶,最终的目的是想驱走死亡。第二,他受到罗丹超写实人体雕塑的影响及他对周遭环境所产生的幻觉和刺激,其创作所反映出来的人物形象,更接近于从远处观察人物之所见。贾科梅蒂在战争期间的作品越做越小,甚至只有几厘米,用萨特的话说:这些别具格的人物形象,渺小到可以装进火柴盒里,它占有着空间又体现着距离!
今天我选择从艺术创作角度去体会贾科梅蒂的雕塑作品,无非是想体现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应是忠于艺术家自己内心的表达。
纵观贾科梅蒂雕塑作品展,发现他的艺术脉络其实与其他雕塑大师的成长历程有着惊人的相似,都是经历了近乎严苛的传统写实的历练,最后为了摆脱前人的影子,而重新找到自己个人的独特语言方式进行艺术创作。比如当人们看到毕加索用简单的线条画出的只牛时,都说像3岁小孩信手涂鸦的。可谁有知道背后付出的辛勤汗水。无独有偶,看贾科梅蒂的作品,有种隔着透明的水看水中世界的感觉,我理解为这是空间的深度,或距离。其实,我觉得不管毕加索也好,贾科梅蒂也罢,他们这种创作方式与中国画里的“六法”第条很相像。在中国画里讲究的是神似、气韵生动,重在体现作者自身的精神,它并不像西方所追求的超写实的审美特性,重在反映事物本质。它超越了传统西方的思维格局,说白了这些作品体现的就是种内心的独白,同样也是写意的种表达方式。
有趣的是,贾科梅蒂从来没有来过中国,但他对雕塑的本质的认识,其实与中国汉代雕塑对写意的认识有异曲同工之处。比如《艺术家的父亲》就是结合了写意手法,捕捉人物的面部特点。整个雕塑,除了耳朵之外,一切的五官都是用线条描摹都是在平面上的刻画,这是件介于平面与立体之间的作品。与中国的霍去病墓前的石雕在手法上非常的相似,可见写意性的雕塑,并不是简单的写实的再现或重复,而是在经历过传统写实方式之后,回转到表现对对象直观的真实感受。这正是中国画所论述的:“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像这种别具格的人物雕塑作品,在这次展览中还有很多,因篇幅有限,就不——展开说明。
从贾科梅蒂雕塑作品展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第一,贾科梅蒂所创作的雕塑作品与中国绘画及雕塑,处于同一思想境界之中,他们之间尽管有差异,但本质神似。第二,艺术创作追求的不是视觉的真实而是心灵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