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把
2016-12-05王安忆佳
王安忆佳
扫把在一个冬日的清晨离开了。它没有受到痛苦的折磨,只是躺在单元楼的角落里睡着了一般。它应该感到幸运,不曾像它的其他伙伴一样颠沛流离地过完这一生。但愿在它那黑色瞳孔里的某一缕灵魂中,它真的感受到了什么东西,比如安宁。
扫把是一只猫,从前住在楼下邻居张婆婆家。说不上来是什么品种,但大家都觉得好看。长长的毛,像扫把一样,所以被张婆婆唤作“扫把”。深褐色、淡红褐色和一点儿白色,像油画一样随意地渲染在身上。扫把的眼神很犀利,黑黑的瞳孔仿佛望不到尽头,看起来总像是在冥想些什么。扫把是一只会冥想的猫。据说一个邻居家的孩子跑去跟扫把玩,一直盯着它的眼睛看了好一阵,结果晚上做了噩梦。扫把是不喜欢跟小孩子玩的,尽管还是有很多小孩子慕名跑来找它。它看起来像个成熟的大家伙,不管是谁扑过来,扫把甩一甩尾巴就淡定地走开,从来不会把头顶上去亲蹭。在这一点上,扫把很像一只忠犬。它尤其喜欢在张婆婆织毛衣的时候绕在她腿边,或者直接卧在沙发的扶手上。张婆婆煮饭泡茶的时候,扫把会在厨房外面绕来绕去。不过这是很正常的了,因为张婆婆不愿给扫把吃买来的猫粮,从来都是在做饭的时候顺便给扫把煮一条小鱼。
在张婆婆看来,扫把的生活应该是很快乐的,要是说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快乐,大概就是扫把是作为一只家猫活着,那份属于动物的野性始终是一种奢求。倘若扫把真的会冥想,它冥想的内容或许就是一只家猫对于野性的诉求吧。
扫把还是那个院子里所有猫的老大。夏天的每个傍晚,扫把和张婆婆一同到楼下乘凉。张婆婆和院子里的其他老人坐在一起唠嗑,扫把就跑去跟院子里的其它猫开会。大部分猫都是流浪猫,它们蹲成一个圈儿围在角落里的时候,扫把显得很贵气。家属院的住户们对猫开会有各种猜测,有的人说扫把是给那些流浪猫分配捉老鼠的任务,有的人说它们准备给院子里的所有小孩子托梦,更有人把它们跟日本的狸猫精传说联系在一起:扫把是要教那些猫变成人形的法术呢。可是扫把还是不以为然,每天会议结束,照样跟着张婆婆回家。那些猜测要是被它偷听到,扫把会笑出声吧?猫开会的故事热闹了好一阵子。“诶你看!猫儿在开会呢!”这是夏夜里最常听到的一句话。
扫把九岁那年张婆婆去世了。张婆婆的儿女从外地回来置办丧事。灵棚搭起来的第一天,有人看到一个小小的身影神色黯然地蹲在暗处。大家议论,张婆婆的儿女很不孝顺,光顾着自己在外面赚钱,一年回不来一两次,要是张婆婆没有扫把,那日子真的挺难过的。扫把也很伤心吧,虽然它只是一只猫,眼睛里除了深邃的黑暗没有其他的神情,但它或许会知道那个曾经依靠的人已经离开,它再也不能在需要她的时候找到她了。
后来,扫把被院子里的一个女孩领养了。女孩七岁的时候经常去张婆婆家找扫把,十分喜欢。刚好女孩的妈妈是家庭主妇,有时间在家里照顾扫把。女孩的妈妈也会给扫把煮小鱼,不过那只是一周一次,大部分时间给扫把吃猫粮。一次女孩把门打开时,看到扫把急切地想冲出去,突然想起来扫把和其他家猫是不太一样的,更喜欢到室外玩耍,就把扫把放了出去,每天傍晚再把它带回来。起初扫把不认路,被女孩带了几次才真正记下回新家的路。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呢,扫把是只猫,能记下回家的路已经很厉害了。
第十一年,扫把进入了老年期。按人的年龄计算,扫把已经六十岁了。冬天的时候女孩不再放它出去,不过就算是在家里,扫把也经常打喷嚏。扫把还是喜欢夏天,它白天卧在石阶上晒太阳,眼睛眯成一条线,看起来像个老态龙钟的先生。扫把没有再给流浪猫们开过会了,毕竟那些猫现在都不知道去哪了。有人看到扫把会在曾经开会的角落里晃荡,大概它自己也怀念那段光荣的岁月吧。身型没有以前那么苗条紧致,动作也不再迅捷,扫把只好趴在石阶上看世态变迁。
扫把很长寿,它静静地卧在石阶上,又卧了五年。它看着小区的很多住户加盖了自己的房屋,看着邻居家的孩子背着大包小包拎着锅碗瓢盆上了大巴车,看着夏日的孩子们光着膀子跑到小卖部买雪糕。在它深邃的眼睛里,那些场景已经印刻上去了吧。是否像人一样,扫把的晚年,那些曾经的记忆会变得像刺眼的阳光那样历历在目。从它的出生,到少年,到青年,到壮年,再到老年,有的是无法释怀的记忆。
学术上讲,人和动物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看到镜子中的自己时,知道镜子中的是自己,而动物却不知道。而关于动物情感方面的研究却始终没有得到确凿的证明,或许扫把正好就是那种情感比人类还要丰富的猫。我们对它的猜测也许只是它一生中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