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缆隧道里的那束光

2016-12-04杨留声口述黄琳暄整理

河南电力 2016年10期
关键词:投运红旗难题

文_杨留声 口述 黄琳暄 整理 图_韩 彦

电缆隧道里的那束光

文_杨留声 口述 黄琳暄 整理 图_韩 彦

闻名遐迩的郑州220千伏红旗变电站,在今年用电高峰来临之前,提前四个月顺利投入运行。该站的顺利建成和提前投运包含了太多人的付出和汗水。

我是杨留声,众多建设者中的一员,现任郑州祥和集团电力安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建设过程中,我和技术团队从不让技术难题过夜,吃住在工地,解决了电缆线由输送变牵引、工器具改良和科学排班施工等多个难题。

按常规施工进度,红旗变定于今年11月投运。考虑到周边供电紧张局面和客户报装受限情况,我们全力以赴缩短工期,在红旗变电缆隧道施工过程中,优化施工方案,改良施工工艺,定期开展安全监督检查,53天敷设电缆74280米。

我们使用电动牵引机敷设电缆,大大改善作业人员工作环境;使用新型电缆放线架,增大抗磨损能力并保持转动灵活;使用一拖三的施工工艺,即牵引绳拖动首根电缆,尾端牵引头与第二根电缆牵引头直接采用绳套固定,第三根与第二根收尾相连,成倍加快电缆敷设速度。

同时,我们还将“4G”单兵指挥系统用于地下隧道电缆敷设,这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例,解决了在隧道敷设电缆的实时通话难题,从而提升电缆施放质量,提高了安全作业水平。

在以往的地下隧道电缆施工中,施工人员通过灯光控制和对讲机传递指挥信号,但此次施工是盾构结构隧道,长距离和高信号屏蔽成为电缆顺利施放的“瓶颈”。利用“4G”单兵指挥系统,在地面上就可以通过大屏幕清楚地观察到隧道里各个施工点的情况,便于发布指令,避免了信息延时,保证了施工安全和效率。

从2007年规划选址,到2016年全部竣工,10年里,220千伏红旗输变电工程建设克服了舆论压力、施工繁琐、工期更改等重重困难。为最大限度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该工程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盾构法施工,是目前各类隧道施工方法中对环境影响最小的,采用这种施工方式建设的隧道全国只有五条,河南省这是第一条。

问题不论大小,时间不论多晚,为了赶工期,我们总是马上解决任何难题。施工步道不到位、通风条件差和恶劣天气突发等道道难关,都摆在我和技术攻关组成员的面前。

现场指挥施工的杨留声

为保证电缆进站安装长度,电缆要从变电站两侧往中间敷设,但现场两侧均不具备敷设条件,只能从中间往两端敷设。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我们经过图纸校对、实际校核,并多次实地丈量,精确定位每根电缆的对接头在隧道内的确切位置,派专人负责核实电缆头的到位情况,最终无差错地敷设完全部电缆,圆满地完成了此次施工任务。

6月初的郑州已经酷热难耐,在红旗变隧道工程施工现场,昏暗、潮湿夹杂着闷热,衣服一会儿就湿透了。隧道施工既枯燥又难熬,但为了让群众用好电,每天我们一起在隧道内攻坚克难,再苦再累,也干得有劲儿。

猜你喜欢

投运红旗难题
东方特钢新型全能水密封环冷机投运
宁夏首个“零碳”供电所建成投运
红旗E-HS9
红旗H9
红旗E-HS9
属于红旗的“前世今生”
狗之难题
难题大作战
变压器投运与维护技术探究
巧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