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燃生命照后生

2016-12-03甘甜

江西教育A 2016年10期
关键词:旴江医家史料

甘甜

“我要争取活到明年,把旴江医学研究的大部分事情做完,提供一个系统、深度的史料,以便深入发掘旴江医学的宝贵遗产和传承前人的丰富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光大中医药这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江西中医药大学谢强教授的家中,记者见到了乐此不疲地置身书海,整理旴江医学史料的老教授。若不是刻意提及,并不知晓身患绝症的他曾一度被预言只剩下3个月时间。满怀对旴江医学的情愫,瘦弱的谢教授面对着,坚韧着,仿佛命运的刁难从未在他身上留下任何痕迹。他在逆境中勇往直前,谱写出一首波澜壮阔的生命之歌。

向死而生

2012年1月,是谢教授生命中的严冬,他被确诊为淋巴瘤四期。7月份病情恶化,肺部感染,外界认为他剩下的时间不超过3个月。那一年,他快要过60岁生日,一如现在,还在带学生。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谢教授对医学上淋巴瘤的解释了然于心,短暂的无措后,他马上恢复了理智,把学生都叫到跟前,挨个叮嘱了学业上的事情后,他便赴上海化疗。

化疗的过程非常痛苦,且对抵抗力的损耗非常大,在这过程中经不得任何细菌感染。“医生和师母都不让老师碰书,一是希望极度虚弱的老师能多休息;二是这些多方收集到的旧书,有很多霉菌,不少还发生了霉变,对老师的身体危害极大,但就是在老师最危险的时候,他都没有放下这些书。”现为新余市中医院五官科主治医生的周思平是谢强的2010级研究生,他清楚地记得:“老师第三次化疗阶段就因为一本霉变的书而进了重症监护室。师母被吓得直掉眼泪,而老师一脸淡然。”谢教授一共接受过6次化疗,其中有5次是周思平陪同的,每次化疗他都陪老师在上海待20多天。他说,由于抵抗力弱,老师每次化疗后全身都会大面积地出现带状疱疹,腰以下全是水泡,短则半年,长则一年,碰不得,为此有医生建议他不要再接受化疗,但花甲之年的谢教授以惊人的毅力,做完了所有的化疗。

“我不能就这样走了,留下那么重要的史料没人整理。”谢教授坚持着,支撑他的是30多年前的一个嘱咐和一份舍我其谁的责任感。

上世纪70年代,年轻的谢强结识了一名老中医、江西中医药大学医史学家杨卓寅教授。“晚年的杨教授潜心研究江西省地方医学史,我俩常一起在图书馆翻史料,发现了不少有关旴江流域的医史。”谢强说,由于都是在旴江(抚河的古称)河畔出生成长的人,他们也常一起到抚河边散步。一次杨教授叮嘱他:“你正年轻,又是旴江边出生成长的人,有责任把旴江流域的医学研究搞出来。”

源出广昌,贯穿抚州,西入赣江,北入鄱阳湖的旴江流域历代名医辈出,有“名医之乡”之美誉,孕育出数以百计闻名于世的大御医、大道医、大佛医、大儒医等杰出医学人物。作为我国四大地方医学流派之一,堪与新安医学、岭南医学、盂河医学相媲美,对我国中医药学发展以及对日本、朝鲜等国医药发展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上世纪80年代杨教授提出旴江医学的概念,但随着他的去世及多方原因,旴江医学系统研究一度中断,在国内中医流派研究中显得零落和滞后。

“这是老祖宗传下的宝贝,必须传承好并光大它!”世代在旴江河畔行医的谢教授,传承旴江谢氏五官(眼喉科)以及魏氏针学,本是旴江医学的杰出代表:在人体发现了治疗嗓音病的两对新穴位(开音一号和开音二号穴),针刺新穴配合中药等治疗,解决了声音嘶哑这难以治愈的医学难题;曾主持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科研项目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达的新药研究9项……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并没有在他的生命之河中溅起太大水花,但让他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对旴江流域全境进行深入的历史研究中。

“一直在收集史料,考证医家医术,被确诊癌症后才发现自己时日不多,必须赶紧把这些研究整理成白纸黑字,让后人看到。”谢教授这样袒露自己的心迹。

在白纸黑字中延续生命

在谢教授着手整理旴江医学的医史时,对旴江医学的研究还停留在200多医家和100多本医书的阶段,且这些医家只是有个名字,很多人生卒年都不确定。

2012年,谢教授在病床上撰写了《旴江流域及旴江医学地域分布今考》《旴江医学发展纪年》《我国最早的喉科医生——旴江医家范淑清、危亦林考》三篇考证性文章,随后患病的谢强通过按摩穴位,行龟式吐纳导引缓解病痛,以及服用自己的中药配合化疗抗瘤并与时间赛跑,一天花十几个小时整理史料、撰写文章,从旴江流域的界定、医家、医书等方面深入研究旴江医学史。从2012年到2016年9月,撰写出44篇研究考证论文,谢强界定了旴江干支流涉及的16个县市,考证出旴江医学有古代医家1012人、医书703种,并把旴江医学史向前推了1000多年。

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位重病老者夜以继日的付出,只是为了确保每一位医家、每一本书,都有史有据。

在谢强家中一排一排的书架,堆放着的都是江西各个县市不同时代的县志,这些地方志是他30多年前便开始收集的,总量超过了江西省的方志馆和图书馆。

“老师每次在研究中发现相关典籍就竭尽全力去找寻,地摊、书店、图书馆到处跑,手机里几个G的内存放的也都是在史料馆里拍到的书籍。我们也会帮他在孔夫子旧书网,各个图书馆去收集。由于老师是全国著名的耳鼻喉专家,接触面广,有时他帮人看好病后,不收酬劳,只因对方能找到他需要的地方志。”在谢强带的2012级研究生卢嫏环眼中,老师是一个很简朴的人,经常一餐就吃一碗清汤面,有一次却为了买一本好不容易找到的地方志,花了上万元。

一次,谢强在考证乐安的名医时发现,现存史料对乐安名医董君知、董师汝和董祖奇三人的所在朝代记载有误。“乐安的流坑村,古代是一个鲜为人知的董姓自然村落,可参考的文献不多,我虽有几本乐安县志,但关于两位医家的记载却近乎为零。”谢强介绍,为此他在网上、各个图书馆四处找寻和乐安人物有关的史料书籍。

终于,有天他在南昌青苑书店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找到了一本《流坑历史文化资料集萃》,里面用一段文字记录了流坑弃举业而从医者,董君知、董师汝和董祖奇都在其中。“当时欣喜若狂,却发现自己没带钱,也没带手机。”于是他急忙把书藏在书店最里头,赶回家拿钱。那天正下着雨,没钱打车的他一路小跑回家,还没来得及换下淋湿的衣服就赶回书店。最后书买到了,医家得到了考证,体弱的谢强却因为淋雨受到感染而被送往医院治疗……

在不少编辑眼中,谢教授是一个急性子,总是催着稿子赶快上,而他们不知道谢强只是怕“自己等不到明天。”

患病以后,谢教授家人并不是反对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旴江医学的研究,只是觉得他应该更爱惜自己的身体。“毕竟满屋子的地方志,携带了太多霉菌,对毫无抵抗力,受不得一点病毒感染的他来说就是一个定时炸弹。”但最后谢夫人还是犟不过他,只得为他买了一个紫外线照射灯有助于杀灭毒菌,“这些书都是他的宝贝,比命还重要。”

“老祖宗的东西要好好传承”

在学生眼中,谢教授虽然身体虚弱,却极度乐观、坚韧,即使在生命中最危急的时刻也未曾神情低落。

“但有一次,老师却难过到落泪。”周思平记得那是一次做完化疗后,在省中医院住院的老师正在病床上整理医史,见不少学生却忙着赚钱,不能静下心来做研究,不禁悲从中来。“一直以来,老师把传承中医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不求回报。看到一些学生只对赚钱这样的事情上心,病床上的老师怕老祖宗传下来的中医得不到很好的传承。”

“平凡地过一生也可以,但我们现在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一种文化需要传承,需要挖掘,就要有定力,肯付出!”谢教授希望学生能在浮躁的社会中对传统文化多一份温情与敬意。好在2013年,学校成立了江西中医药大学旴江医学研究会,谢强成了副会长,多了不少同行者;2016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原江西中医药大学校办工厂、江中集团时还指出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中医药这样的民族瑰宝。谢强认为自己遇上了大好时机。

旴江医学研究会成立后在中国核心期刊《江西中医学院学报》开了个专栏,但杂志是双月刊,考虑到自己时日不多,他建议把专栏放到省级刊物,每月一期的《江西中医药》上刊发。“其实我也需要外界给我施加压力,发稿的压力越大,我争取多活两天,多写稿子的劲头就越足。”谢教授满怀信心地说着。但对于国内医学名刊的约稿,他都一一谢绝了,“旴江医学是江西宝贵的地域文化瑰宝,要在自己的杂志上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谢强说自己并不聪明,小时候外号是“木头”,因为总是专注于一件事情,对外界反应不足。这一辈子能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已经很知足了。

在江西中医药大学五官科,所有的学生都称谢教授为“老师”,虽然研究生共有4位导师,但每个学生都从看病、扎针、开药起跟着谢强学习,每一份作业,每一篇论文除了给自己导师看,最后也得经谢教授的仔细批改、指点。“老祖宗的手艺,得好好传承,马虎不得。”谢教授认为。

“老师生病后身体一直很虚弱,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上海复查,却坚持在病床上为我们批改作业和论文,极度认真,总能从我们的文章中找到不少细微的差错,哪怕是引用原文中的感叹词和助词用偏了,他也能标注出来。老师经常是夜里12点批改完我们的论文后,发邮件让我们第二天去他家听他讲评。”卢嫏环说,由于学生白天都要实习,老师会让大家晚上到他家,对作业或论文进行讲解。重病中的他脸色苍白,嘴唇偏紫,讲课讲到后面都没了声音……“他说他布置的作业和论文当然该由他来讲解,老师就这样坚持着,完全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

“老师虽瘦小,却带着光。”毕业几年后卢嫏环一想起谢教授,脑海中就会浮现老师讲课、写论文的样子。她认为人生最幸运的事是能成为谢老师的学生,老师对她而言不仅是传了吃饭手艺,更意味着一种精神,那种无私忘我地投入到学术研究中,只为全面深入地整理出对年轻医生、对后人有用的医学瑰宝,不顾命运加诸的苦难,乐观豁达地面对,百折不挠的精神。

现如今,谢教授又投入到书稿《旴江名医考》《旴江医学史》的写作中……

猜你喜欢

旴江医家史料
旴江医家陈建章治疗脾胃病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二则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正统四象说” 与“医家四象说” 相关问题辨析
旴江医学的区域属性及地域分布研究*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
旴江名医喻嘉言对肿瘤相关病的认识贡献分析
旴江名医龚廷贤肿瘤辨证论治学术思想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