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的儿童文学
2016-12-03计幼平
计幼平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优秀的儿童文学主题明朗,内容充满趣味能够激起儿童的阅读兴趣。因此,儿童文学研究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育课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儿童文学特殊性
儿童文学是指依据儿童发展需求,由成人创作的与成人文学相区别的一个独立的文学门类,其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儿童文学是实现成人意识与儿童沟通的一个重要载体,它利用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其阅读动机,促进其对世界认知的加深。同时,儿童文学从属于文学范畴,同样具有一般文学的共同特点。因为儿童文学以儿童为主要受众,对语言有着更高的要求。
通过对现有资料的研究,不难发现儿童文学作文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其创作主体以及阅读主体之间保持着特定差异,在创作者个人层面具有很强的成人因素,且儿童文学的创作者在儿童接受阅读的过程中,对儿童的意识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这样,儿童在进行文学阅读的同时就无法避免摄入成人观念的影响,发生成人作者与儿童审美相碰撞的问题。
二、儿童文学价值分析
很多学者在进行儿童文学价值的研究的过程中都有这样的共识:我国以往的儿童文学过于强调教化取向,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论的不断进步,到后期才逐渐开始向审美、娱乐等方面进行倾斜。可以说儿童文学经历了从教育功能向多方面价值的转化。例如王泉根教授在其著作中就提出“儿童文学具有认识、教育、审美、娱乐和平衡心理的作用”,这一理论的提出强调了儿童文学多方面的价值意义。儿童文学最根本的作用就是满足儿童审美需求。儿童文学作品的所有功能都是依托于艺术美来实现的,儿童文学的审美应当以无功利化、实现儿童情感塑造以及儿童审美情感的表达等诸多要素为指引。
三、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小学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特指适合7~12岁儿童阅读的作品,按《义务教育法》相关规定,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全部属于公民义务教育阶段。这部分儿童文学作品顺理成章成为了编纂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来源。因此,对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文学进行关联性研究时,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二者始终贯彻这样一条主线。在中国的儿童教育方面,儿童文学作品同小学文学作品渊源深厚。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儿童文学作品,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四、儿童文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反思
虽然儿童文学作品是小学语文教育素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应用还存在一定问题。对小学《语文》教材的发展进行追溯,便会发现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已经得到不断提高,然而进一步研究的话,其中却隐藏着作品选材有待改进的问题。儿童属于审美经验缺乏的特殊群体,在进行儿童作品选材时应充分尊重儿童审美要求,从而对儿童文学作品阅读进行正确的引导。具体表现包括:部分教师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领悟和分析水平尚无法满足引导儿童成长、发展的需求。通常表现为小学《语文》教材选材过程中对儿童阅读审美性的不够重视,如儿童诗教学选材中表现出过度的知识化倾向,功利性引导在儿童童话教学中的突出表现,寓言作品中价值取向泛化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对儿童阅读进行正确的引导。在这样的状态下进行教学,就无法引导学生正确体会和学习儿童文学的内涵和韵味,因此,如何提高教学过程中的儿童文学素养,是当今很多小学语文教师无法规避的问题。
五、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对策略
1.提高教师儿童文学素养
教师要理清儿童文学与小学教学的关系,充分认识儿童文学的发展历史,对儿童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有足够认知,引导儿童进行正确审美。要让教师对上述要求进行正确理解,不断提高自身儿童文学素养,加强对儿童文学的科学理解,提升自身运用儿童文学进行教学的授课水准。教师要积极了解当今儿童文学发展现状,对最新儿童文学作品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自身素质过硬的条件下,更好地指导学生儿童文学作品的课外阅读,实现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高水平的综合运用。
2.提高儿童文学创作的水平
在当今社会条件下,新型网络传媒的兴起对于传统类型儿童文学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不断加强和完善儿童文学,创作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应对这一挑战的唯一出路。目前,即使每年都有新的儿童文学作品面世,但受制于创作者自身水平以及成人与儿童审美差异等因素,大部分作品并不令人满意,其中一部分作品甚至呈现出过度成人化倾向。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当积极鼓励教师深入接触群体参与儿童文学创作,在此基础上为参与儿童文学创作的教师举办学术交流活动,积极进行教学研讨,相互汲取经验,从而促进儿童文学创作水准的不断提高,使儿童文学能够更好地为小学语文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