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衣”是什么样的衣服
2016-12-03江剑锷
江剑锷
《丰碑》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选读课文,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主要叙述了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一位红军军需处长因衣服过于单薄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
由于课文描写的年代距离我们的孩子已经太久远,教学《丰碑》一课时,我摒弃繁琐的情节分析,抓住重点,即课文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的神态、姿势、穿着,体会他的献身精神。开始时,教学过程一路顺风顺水,按照自己预设的教学设计发展下去,当进行到将军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我让学生思考这些句子表现了将军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班里一位平时学习挺好的女同学突然尖声地冒出一句:“老师,棉衣是什么样的衣服呢?”突如其来的发问,引起了其他同学的附和,课堂上出现了一阵不小的波动,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眼看着教学中就要讨论最后一个大问题“为什么说被冰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在这里被绊了一下,而且又是一个在老师看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问题,说实在的,当时我有点想置之不理,但看到那位平时学习挺好的女同学渴望的眼神,不忍心装作没听见。我稍稍怔了一下,思忖道:是啊,棉衣是怎样的衣服呢?如今全球气候变暖,天气暖和,棉衣在我们南方已不多见了,现今的小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也不足为怪。
于是,我灵机一动,顺着课堂“生成”的看似简单的问题,迅速调整教学思路,问:“对呀!棉衣是什么样的衣服呢?同学们,大家谁穿过或见过棉衣呢?”
全班同学都摇了摇头,一脸茫然的样子。
我心想:看来把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讲清楚,是有必要的哦!
“棉衣是夹层里絮了一层棉花的衣服,用它来抵御严寒。”我简单地介绍棉衣。
又有一个学生插嘴:“那这棉衣不就是棉被子喽!”
一学生回应道:“棉被怎么能穿呢?肯定不是的。”
从大多数学生的表情可以看得出,学生对棉衣还是没有切身的体会,把棉衣简单地与厚厚的棉被混淆起来。
“棉衣与棉被是有相似之处,但却不尽相同。大家没穿过或见过棉衣没关系,想想,冬天到了,你穿什么衣服过冬呢?”我又进一步问道。
“保暖内衣!”
“卫生衣!”
“羽绒服!”
……
这一问,学生的思维可活跃起来了。
“对!棉衣就像大家所说的这类衣服一样,但比这些衣服显得笨拙、厚重得多!”
说清了棉衣,我又引导学生注意课文开头讲到云中山狂风呼啸、大雪纷飞的恶劣天气,只有穿着棉衣的红军战士才能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行进。这位冻僵的老战士身穿单薄破旧的衣服,抵挡不住严寒的侵袭,以至于冻死了。而这冻僵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在部队里军需处长负责发棉衣的工作,自己却冻死了,这是多么感人啊!学生对于棉衣的进一步了解,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领悟到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从而感悟“丰碑”的含义,使情感得到和谐的发展,体会到军需处长毫不利己、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
看着同学们湿润的眼睛和恍然大悟的神情,我如释重负。
在教学预设中,学生重点通过对军需处长死后的神态、姿势、衣着来体会他的献身精神。不曾想到有了一段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小插曲,通过对棉衣的了解,教师借着自然生成的机会,把棉衣与棉被、保暖内衣、卫生衣、羽绒服区别清楚,让学生知道了棉衣对于红军战士的重要性,同时很好地联系上下文理解,加深了学生对军需处长献身精神的内心体会,使教学收到异曲同工之效。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给学生一片天空,他们就会自由地翱翔。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问题,教师要善于抓住宝贵的时机,有效地利用动态生成资源,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湖坑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李杰杰
E-mail:7318364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