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刍议
2016-12-03何龙湖
何龙湖
摘 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完成一堂精彩的语文课,教师需要在课前精心备课,深入钻研教材,预先设计好有深度、有价值、有思考力的问题,才能架起学生主体与文本之间的桥梁,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精彩需要预设。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问题预设 精彩生成
“精彩无需预设”这种观点强调课堂生成的重要性。钱梦龙认为,教读课重在引导,而引导之法,在于善“问”。教师如果不深度挖掘文本内涵,提不出有价值、有思考力的问题,课堂教学也难有精彩呈现,所以精彩的课堂是需要预设的。笔者想从以下两个精彩案例,谈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
以朱自清的一篇散文《春》为例。文章第一自然段这样写:“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查阅教学用书和资料,解读几乎都是千篇一律:本段运用反复和拟人的修辞,表达了作者盼春的急切和欣喜之情。
盼春的急切和欣喜之情有没有办法让它表现得更加强烈?备课时,笔者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一边朗读一边思考,朗读时,感觉前面两个“盼望着”表现盼春的急切之情较强,而后一句“东风来了”表达的欣喜之情较弱。于是笔者的头脑中浮现了一个句子: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个句子表达欣喜之情明显强于作者所写的那个句子,为自己的发现而窃喜。接着又反复朗读,在朗读中笔者又发现改变标点符号也可以表达出更加强烈的情感。
有了这些发现,于是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在《春》的第一自然段中,作者用反复和拟人的手法传达出急切和欣喜之情这早已成了定论,但老师认为,这种急切和欣喜之情的力度还不够,请动动脑筋,把作者的这种情感表现得更强烈些。”
问题一出,平静的课堂开始“骚动”。几分钟后,学生有了如下答案:“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学生的情绪高涨,答案越来越丰富。在回答与争辩中,学生对标点的妙用、反复修辞的作用有了更深的理解。
又如,在备《答谢中书书》一文时,笔者很奇怪为什么作者陶弘景回复谢征的信没有采用书信的格式,而是以一篇山水小品作为回信,这有违常理。查阅各种资料仍找不到谢征写给陶弘景的信。因为有违常理和找不到谢征的回信,这正是出彩的切入点,于是针对此文笔者设计了这一个问题:作者陶弘景为什么用一篇山水小品文来回复他的朋友谢征的来信?你能猜一猜谢征的来信的主要内容吗?
这个问题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很有价值。弄清了这个问题等于理解了作者不求荣华富贵,一直想辞官归隐的想法。经过读、思、议,学生终于明白作者用山水小品文作为回信的原因,在猜测谢征的来信这一环节时,高潮迭起,掌声不断。有学生这样猜想谢征的来信:景兄,自上次华阳一别,已历几个春秋。其间梁武帝曾下诏让你回朝议事。我不明白你为什么不回到朝廷辅佐皇上,您这样也可享受朝廷的荣华富贵啊!你说你喜欢山林,喜欢看天上的白云,喜欢听听山野松涛之声。在公务之余,你也同样可以游山玩水!回来吧,景兄!回到朝廷来,我们就可以一起工作、生活、学习。
如果执教老师只把此文当做小品文来教学,绝对没有这样的精彩出现。只有在备课时对文本深度挖掘,才有精彩课堂。
那么,在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提出有深度、有价值的问题方面,我们该如何做呢?
一、要素备教材
所谓素备就是指在不借助任何参考资料情况下认真阅读、钻研教材,然后根据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和学情备课。素备教材可以避免受他人干扰,把别人对文本的解读“贩卖”给学生。长期素备教材能锻炼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观和独特的教学风格。
时下流行集体备课,就是由一人主备,其他备课组成员补充,用统一的教学设计上课。对这样的做法,笔者是持反对态度的。集体备课看似帮助青年教师尽快站稳讲台,助其成长,但许多青年教师在集体的帮助下,削弱了解读文本的能力。有的青年教师因此养成惰性,在教学中逐渐失去自我,成为集体备课的“传声筒”。清华附中特级教师赵谦翔曾在不同场合谈自己的成长经历时提到素备教材的重要性。他坦言自己刚开始准备教材做文后的练习时,有许多答案与教师用书上的相差甚远,但经过几年磨炼之后,他的答案渐渐成了“标准答案”了。备课的功夫就是这样炼成的。
二、要不断积累
厚积才能薄发。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有一个习惯,从来不沿用老教案,喜欢对讲过的课文重新阅读备课。在备课《湖心亭看雪》一文时,针对“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一句中“强”读“qiǎng”,还是“qiáng”;作“勉强”解释,还是做“豪爽”解释的问题,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在查阅过程中我发现两种观点都言之凿凿,理由充分。于是,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一句中“强”的读音和解释,历来有争议,你赞成哪一种观点呢?请从文中找出足够的理由佐证。
这个问题毫无疑问不存在观点的对与错,只存在理由的丰富与简单。学生在争论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会了根据观点找理由的方法,一箭双雕,精彩在争辩中呈现。
三、要善找突破口
在教学鲁迅的《孔乙己》一文时,笔者抓住文章最后一句“孔乙己大约确实死了”,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从语法角度来说,这是一个病句,鲁迅先生用在此文是否矛盾?为什么?此问一出,立即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对文章深入钻研。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思考、讨论、归纳,很快理解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说他“大约死了”,是因为事隔多年无从考证,也没人真正知道他的真实情况,所以说“大约死了”,而孔乙己作为“另类”——唯一一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人,在他所处的封建社会的背景下,以他的身份和地位肯定会被社会淘汰与淹没。况且他不劳动,无法养活自己,又打折了腿,所以必死无疑。
每一篇文章都倾注了作者的情感,教师要从字里行间细读文本,不放过任何一个标点。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文章第一段这样写道:“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粗读课文,发现不了特别之处,但是细读之后,你会发现,这其中似乎隐藏着什么。本来这一句可以写得更简练些:“我们一家四口在田野散步:我、母亲、妻子和儿子。”为什么一句中用了“我们”“我”和两个“我的”。笔者翻阅教学用书也没有找到答案。后来通过联系作者创作本文的背景和阅读一系列赏析文章,我终于找到了理由:全文仅580字,“我”字就出现24次之多,这是一个站在生命链接点上的中年人对生命和社会的责任。作者是以极其郑重的态度来写这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沉甸甸的责任感。
总之,要生成一堂精彩的语文课,仍需教师在课前预设好有深度、有价值、有思考力的问题,以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课堂上精彩巧妙的提问,就犹如投石击水、击石发光,可以改变单调沉闷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探究的乐趣,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8-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9.
[3]钱梦龙.《导读的艺术》(修订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1.
[4]王寿山.钱梦龙老师的提问艺术[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8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