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核政策:“双刃剑”?
2016-12-03王木克
王木克
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二,联合国大会将循例召开。与去年联合国成立70周年的盛况相比,今年属于“平年”。但并不代表波澜不惊,在今年的会议上,与核问题相关的内容就可能出现以下三个看点。
看点一:朝鲜利用国际场合“抗辩”。联大的一般性辩论是各成员国阐述对重大国际问题看法的重要舞台。今年,朝鲜从1月开始连续做出进行核试验、发射卫星、试验中远程弹道导弹和潜射导弹等“违规”行为,联合国安理会对其实施了新的制裁措施,国际社会也发出了强烈谴责。在朝鲜外交渠道越收越窄、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小的情况下,预计其会派出经验丰富的高官赴纽约,向联合国直接申诉朝鲜拥核自保的“正当性”
看点二:朝韩在联合国讲坛上展开口水大战。翻开联大历史,成员国参加一般性辩论主要是释放些政策信息,没有谁会真的去“辩论”,只有朝韩两家唇枪舌剑,估计今年开撕的激烈程度将更胜往年,美韩决定在韩国部署萨德导弹成为一个拐点。
看点三:奥巴马的新核政策。前段时间,美国媒体报道,奥巴马有可能在离任前再推一项新政策:承诺不首先对另一个国家发动核打击,宣布时间很可能是联大期间。近期,全球突发事件频发,这个风向被淹没其中,并没有激起各方太大反响,大部分评论都把奥巴马此举视为作秀,认为是“跛脚总统”试图留下外交遗产而已。其实,奥巴马并不是承诺不首先对另一个国家发动核打击的最早提议者。1964年10月16日,中国原子弹试验成功时,周恩来总理就对世界宣布,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也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但是,正如此前奥巴马在第一任期初期与俄罗斯达成了《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一样,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核武器国家提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将会对推进国际核不扩散合作及核裁军进程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平心而论,奥巴马在国际核安全领域还是留下了一些印记的。他上任伊始便推出“无核世界”理念,这成为他当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的主要理由。他倡议召开全球核安全峰会,亲自操办了首尾两届。假如四届之后不再有后续,核安全峰会将成为奥巴马专属外交“遗产”。
当然,这项政策仍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压力首先来自美国国内。且不说美国共和党和军工复合体方面,就连国务卿克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都对此提出了质疑。反对者认为如果美国放弃“先发制人”战略,转为单方面核战略防御,不啻“自废武功”,不仅将使美国丧失全球部署、战略进攻的主动性,也会对美国国家利益造成严重损害。
再者,拟议中的这项新核政策能否落地,也很存疑。现在美国大选进行得如火如荼,至11月尘埃落定仅剩两个月时间。按照美国国内立法程序,从提出立法议案、两院审议到总统签署,必有一番胶着拉锯,断难在短时间里完成。
但即便如此,美国这一新的核政策动向,仍将会对国际及地区核安全格局带来不确定影响。
很多专家都认为,美国当前核实力和常规军力具有压倒性优势,即便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也完全无损其非核武器的威慑力及反攻能力。反观俄罗斯,前几年在北约东扩的巨大压力下,废除了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道义上就落了下风。因此,这项新政策与其说是美国自我约束,还不如说是对俄罗斯等其他有核国家施加压力。
从正面来看,如果核大国均能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对于世界上广大无核国家特别是中小国家来说,无疑是个利好消息,这相当于收到了来自核大国的安全保证。中国国家元首连续参加了四次全球核安全峰会,未来,中美可以考虑将国际核安全领域打造成合作亮点,引领世界发展趋势。
在东北亚地区,六方会谈各方也会对奥巴马的新提案产生连锁反应。比如,如果美方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朝鲜是否会视其为于己有利的安全保障并做出一些正面回应?近期美朝在纽约双边接触的渠道反馈出的信息表明,朝鲜推动美朝关系正常化的努力并没有松懈。
日韩一直躲在美国的核保护伞下,面对朝鲜的核导威胁,从内心并不希望美国放弃首先动用核武。但是,所谓堤内损失堤外补,美日韩三方协作框架内的常规武器及反导能力有可能会进一步提升,东北亚安全博弈也会随之益发激烈。
(9月3日成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