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仁天皇希望“早退”,背后可有玄机?
2016-12-03周鑫宇
周鑫宇
日本明仁天皇8月8日发表电视讲话暗示希望生前退位,在日本国内掀起轩然大波。人们纷纷猜测他释放此意的原因。一般人都相信明仁天皇作为一位82岁的老人,希望提前退位主要是出于健康方面的考虑。也有人认为他是想通过提前退位,争取在有生之年对皇室继承问题施加影响。但是最吸引我们中国人注意的是另一种猜测,那就是这是否折射出天皇和安倍内阁在日本修宪问题上的微妙分歧。
这样的猜测并非空穴来风。明仁天皇在位20多年,工作非常勤恳,在日本民众当中拥有很高威望。但他一直谨守战后宪法的规定,避免干预内阁政务。但最近两年,随着安倍在国内加快推进修宪进程,明仁天皇与安倍在公开表态中的某些口径出现了微妙差别。例如近两年,安倍在战败纪念日讲话中极不情愿使用“加害”、“反省”等字眼,而明仁则明确表示“深刻反省”。另外明仁天皇在安倍执政后发表的讲话中似乎开始更多地主动提及“宪法”、“和平”等问题,被认为不同寻常。
更值得回味的是此次明仁天皇就退位问题发表讲话的时机。安倍代表的右翼势力在7月10日的选举中取得参议院三分之二多数席位,扫平了修宪的程序障碍。正在日本右翼额手相庆时,日本媒体却发布了天皇可能退位的消息,仓促中日本宫内厅一度否认消息的真实性,最后还是由天皇亲自发表电视讲话把消息坐实。日本的政治不同于西方,很讲究协商一致。在涉及天皇的问题上,把分歧表现到公开层面是非常尴尬的事,明仁很可能是绕过内阁突然打出退位牌。
如果明仁天皇真的是想牵制安倍政府的修宪举动,那么退位这张牌能起什么作用呢?有分析认为,日本右翼的修宪进程这两年似乎风生水起,但实际上远没有取得全民共识。日本民众多数对政治不太关心。安倍想要修宪,实际上只需要想办法搞定较小的精英圈子就可以了。可以说,修宪是日本政治的大事,但在日本普通民众心目中却不是什么大事。相比之下,天皇退位的事情对民众更加重要。民众如此关心,安倍政府势必要进行严肃的政治回应。而天皇退位涉及修改《皇室典范》等法律文件,也涉及日本政治中的敏感痛点,很可能绵延不息、争议不断。这对想一鼓作气完成修宪的安倍政府来说,无疑要牵扯精力。这算不算“围魏救赵”法?
另有分析认为,明仁天皇希望生前退位表达了对安倍政府的不合作态度。由于日本右翼已取得参议院三分之二多数席位,安倍修宪箭在弦上。明仁天皇可能不想在自己仍在位时日本完成修宪,因而干脆考虑提前退位。如果安倍强行推动修宪,明仁天皇甚至可以以即将退位为由加以拖延。这是不是一种“金蝉脱壳”法?
最后还有一种可能性,不过很少有人提到——明仁天皇也许是日本“护宪派”最大的精神领袖,但囿于日本宪法规定天皇不得干政,从而无法在修宪问题上施加影响。如果他退位成 “太上皇”,其地位和威望不仅不会降低,反而可能更盛,将有更多空间发表意见。如果这种猜测属实,又算不算“移形换影”法呢?
上面各种分析都堪称“脑洞大开”。实际上由于日本政治、特别是皇室政治的不透明,到底明仁天皇在想什么,他和安倍政权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外界很大程度上只能靠猜测。无论如何,天皇退位问题仍给我们分析当前日本政治提供了一些重要启示。尽管安倍政府不断取得政治上的胜利,我们也不应想当然地认为日本民众已经一边倒地支持他的政治冒险行为。日本民众投票给安倍政府,并不代表他们支持修宪。安倍要实现修宪,在国内还面临着巨大的反对力量。安倍压制这种力量的方式,就是不断制造“外部威胁”的假象,煽动民众的恐慌情绪。
中日关系在短期内很难好转,对此我们需要有清醒认识。但恰因为如此,我们要能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日本。在今天的国家关系中,国家不再像古代时那样致力于消灭和吞并,睦邻关系终归要搞好。我们应该考虑:在日本谁和我们观点相近?如何才能争取和我们观点相近的人、削弱他们的对手?政治斗争需要复杂和长期的盘算,简单化的头脑无法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