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扎尔巴耶夫斡旋俄土关系的台前幕后
2016-12-03杨相红
杨相红
8月1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会晤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时表示:“您提及恢复俄土关系,我想借此机会感谢您付出的努力,我所指的是您的调解工作。如我们所见,这一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8月5日,在普京和埃尔多安“历史性会晤”前夕,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对土耳其进行了正式访问。此次看似平常的访问广受关注,土耳其、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媒体纷纷对此进行报道。土耳其媒体称:“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是7.15军事政变事件后首位访问土耳其的外国元首”,“埃尔多安总统表示,我们不会忘记纳扎尔巴耶夫为土俄关系正常化做出的贡献”。
2016年8月5日,在普京和埃尔多安“历史性会晤”前夕,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对土耳其进行了正式访问,成为土7.15军事政变后首位到访的外国元首。
关于“致歉信”的那些事儿
2015年11月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后,俄土关系急剧恶化。俄罗斯在贸易、航空、旅游和劳工等领域对土耳其进行制裁,令土耳其蒙受巨额经济损失。俄罗斯明确表示,土方必须对击落苏-24轰炸机一事赔礼道歉。埃尔多安多次表示希望修复土俄关系,但并不知晓如何迈出第一步才能令俄罗斯满意。经历了近七个月僵冻期后,埃尔多安的一封“致歉信”起到了关键作用,俄土两国关系开始回暖。土耳其《自由报》(Hurriyet)近日报道称,身为土耳其高级外交官的消息源透露,这封信与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有着密切的关系。
6月22日,哈萨克斯坦驻土耳其大使紧急约见埃尔多安的新闻秘书卡伦,通报土方,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与普京总统举行了会晤,并说服普京本人,若埃尔多安给俄方写信致歉,普京将接受这种方式。次日,哈萨克斯坦驻土耳其大使再次紧急约见埃尔多安总统新闻秘书卡伦,并告知土方,6月24日早晨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将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与参加上合组织峰会的普京总统再次见面,如果土方能在此之前将致歉信拟好并交给普京总统本人,土俄关系很可能恢复。
土耳其总统新闻秘书卡伦立即将此事报告了埃尔多安,并拟定了英文版和俄文版的致歉信。俄文版的致歉信是驻安卡拉的哈萨克斯坦使馆外交官帮助翻译的,“抱歉”一词的俄文翻译很精准,用了“ИЗВИНИТЕ”这个词,礼貌又很到位,比SORRY(很遗憾СОЖАЛЕЕМ)一词更加有力和诚恳,但又不至于像APOLOGY(请求宽恕ПРОСЬБА О ПРОЩЕНИИ)一词程度那么强烈。6月24日凌晨3点,埃尔多安总统特使——新闻秘书卡伦带着有总统签名的致歉信飞往塔什干。专机在凌晨4∶30分飞抵塔什干,但塔什干机场因上合组织峰会正在实行空中管制无法降落。经纳扎尔巴耶夫亲自与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协调,该飞机才于12点左右降落。纳扎尔巴耶夫将俄文版致歉信通过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转交普京,普京对俄文致歉信表示满意。土方特使与俄方最终协商决定,将于6月27日普京返回莫斯科后,再公开这封“具有历史意义的”致歉信。
土耳其媒体上述报道是否属实不得而知,但埃尔多安总统和哈萨克斯坦外交部的表态,则侧面回应了报道的部分内容。8月5日,在与纳扎尔巴耶夫会谈结束后共同会见媒体时,埃尔多安表示:“在(土耳其)与俄罗斯关系紧张时期,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几次与普京总统会见,并为土俄关系正常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乌兹别克斯坦举行上合峰会期间,根据纳扎尔巴耶夫总统的建议,我派出了特使就两国关系正常化进行了商讨。”埃尔多安还说:“我认为,这一举动是我们与俄罗斯之间关系的转折点。在解决这件事上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不会忘记纳扎尔巴耶夫总统的贡献。我以个人名义并代表土耳其人民,对您为土俄关系正常化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哈官方确认了纳扎尔巴耶夫对俄土关系缓和所做的努力。据俄新社报道,哈外交部长8月10日对媒体坦言:“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无论与俄罗斯总统、还是与土耳其总统均建立了友好关系,并借用这种关系、通过合适的方式推动了俄土关系的改善。”
哈萨克斯坦有何战略考量
俄土关系缓和是国际政治环境和俄土自身需求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哈萨克斯坦,尤其是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本人无疑在两国关系改善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助推剂的作用。哈萨克斯坦积极介入调停俄土关系,既有传统因素影响,也有诸多现实考量。
一、维护哈土传统友谊,深化战略伙伴关系。哈萨克斯坦与土耳其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两国关系较为密切。从历史上看,处于东西方文明交叉点的土耳其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世居民族在历史、种族、文化、宗教等方面有很深的渊源,它们同为突厥语国家,有着“共通语言”和“文化亲缘”关系。苏联解体以来,土耳其依靠文化、语言方面的天然优势和较强的经济实力,在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发挥了较强的现实影响力。在经贸领域,土耳其是哈萨克斯坦重要的贸易伙伴国和投资国之一,在哈交通运输、建筑、电话通信、食品、轻工业和制药业等领域占据一定的优势地位。目前土耳其在哈境内共有1600多家合资企业。近十年来,土耳其对哈累计投资超过20亿美元。土哈人文交流密切,互动频繁。土耳其通过与突厥语国家的“国际学生交流计划”,每年接收上千名哈萨克斯坦留学生,并为他们提供奖学金。土耳其还在哈开办了多所土耳其学校,为哈教育国际化做出了较为重要的贡献。
哈土两国目前已经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在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文化等方面有很多利益交汇点,在一些地区与国际问题上沟通密切、相互支持。例如,为协助土耳其扩大突厥语国家的国际影响,哈萨克斯坦不仅多次参加土耳其主导的“突厥语国家首脑会议”、“突厥语国家和族群友谊合作大会”,还在2011年主动承担举办了首届“突厥语国家合作理事会”峰会(在阿拉木图举行)。而土耳其则全力支持纳扎尔巴耶夫倡导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简称“亚信”),并于2010年?2014年连续四年担任亚信主席国。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力促土哈关系缓和,是7.15政变后首位访问土耳其的国家元首,这一举动对维护哈土传统友谊、深化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具有积极作用。
二、积极调解,助俄摆脱国际孤立。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为核心战略盟友,政治上高度互信,经济和军事领域的一体化程度很高。国际形势对俄罗斯任何风吹草动的波及都可能对哈萨克斯坦产生间接或直接的影响。乌克兰危机以来,纳扎尔巴耶夫一直致力于推动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缓和,说服法国和德国等欧盟国家领导人取消对俄制裁,助俄改善战略困境。近半年来,哈力促俄罗斯恢复与土耳其关系,帮助俄改善西线处境,摆脱国际孤立。在俄土关系恶化后,纳扎尔巴耶夫这位76岁高龄的老人,多次与普京和埃尔多安会面进行调解,并取得了明显的现实成果。
纳扎尔巴耶夫是一位享有崇高国际声望的政治家,睿智沉稳、外交经验丰富,曾在国际和地区争端中多次充当矛盾双方的积极调解者,被誉为“世界和平使者”。他也是大国平衡外交的优秀践行者,在调解东西方国家关系、化解矛盾等方面十分老道。一方面,他与俄、中、美、法、德等大国领导人均保持着深厚的个人友谊,是值得信任的伙伴和调解者。另一方面,在调解过程中他不受制于人,独立性很强,既能捍卫本国利益,又能赢得各方的尊重与友谊。如在2014年乌克兰危机的关键时刻,美国总统奥巴马和欧洲国家一些领导人都曾给纳扎尔巴耶夫打电话,希望由他来说服普京“不要犯不可挽回的错误”,普京总统也专门请他充当俄乌关系的调解人,给时任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传话。在处理与土耳其关系上,哈萨克斯坦也很好地维护了自身利益。土耳其7.15军事政变后,土方要求哈萨克斯坦关闭居伦在哈开办的多所学校,但哈方据理力争并未按土方要求关闭这些学校,而这并未影响埃尔多安与纳扎尔巴耶夫的关系和哈土两国关系。
此次调解俄土关系过程中,纳扎尔巴耶夫再次展现了作为东西方关系调解者的外交魅力,彰显了哈萨克斯坦作为地区大国的风范,正如普京所言:“纳扎尔巴耶夫总统为欧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三、纳扎尔巴耶夫此次访问土耳其、推动俄土关系改善亦有其现实考量。一是力挺埃尔多安合法政权,对哈萨克斯坦的稳定具有现实意义。纳扎尔巴耶夫并未因土耳其7.15军事政变事件而改变访土计划,这对埃尔多安是莫大的支持。土耳其副总理图戈鲁尔·图尔克什8月5日对媒体表示,纳扎尔巴耶夫是首位在紧要时刻前来支持土耳其政府的外国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与埃尔多安会谈时明确指出,哈方希望土耳其能够保持团结和稳定,全力支持土耳其现政府,严厉谴责军事政变行为,反对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哈方对埃尔多安的政治支持,对维护哈国内的稳定、抵御“颜色革命”威胁亦有积极作用。
二是减少经济上对哈的负面影响。俄哈同为欧亚经济联盟国家,俄土关系恶化后俄对土进行制裁,不仅令俄土双方经济两败俱伤,而且对哈国经济及土哈两国贸易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土哈两国经贸额明显下滑。因此,哈积极推动俄土关系正常化,努力减少对自身经济的消极影响。纳扎尔巴耶夫此次访问土耳其的目的之一是进一步深化土哈经贸关系,将快速提升双边贸易额作为两国政府的重要关切。在哈土两国元首会晤中,哈表示希望土耳其有更多优秀企业积极参与哈工业创新发展规划和“光明大道”战略的实施,加强两国在经贸、投资、农业和人文等领域的合作,未来计划将双边贸易额从目前的20亿美元提高到100亿美元的水平。
俄土关系走向何方
8月9日,埃尔多安飞抵圣彼得堡与普京总统举行会谈,并表示将土耳其与俄罗斯的关系恢复到比危机前更高的水平。俄土两国化敌为友,对两国关系和地区局势均会产生良好的效果。然而,俄土关系虽有改善,但转寰有限,短期内难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更不可能成为亲密伙伴。
首先,俄土百年历史恩怨难以弥合。历史上俄土是宿敌,为夺取黑海出海口和制海权,沙俄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200多年间进行了十次俄土战争,沙俄侵占了大量领土,并令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分崩离析。历史上的血雨腥风虽然已成为过往,但俄罗斯迄今仍令土耳其心悸,两国很难从心底里接受对方,成为亲密的伙伴。
其次,两国根本利益不符,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难以调和。俄土两国在地缘政治利益和国家安全上的诉求大相径庭,在叙利亚和库尔德问题上立场相左,两国虽然表示出合作意愿,但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意识形态领域,埃尔多安总统近年来推行的弱化世俗因素、强化伊斯兰教色彩的“个人集权主义”趋势,与俄罗斯的价值观有明显差异。土耳其支持俄境内的鞑靼人和车臣人、在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推行伊斯兰化,也与俄罗斯的利益相抵触。
其三,土耳其与俄改善关系是权宜之计,并非战略转向。近期,土耳其因国内军事政变、库尔德问题及欧洲难民危机等问题与美欧关系陷入历史性低谷。但土耳其自二战结束以来早已融入西方的经济和安全体系,在经济上深度依赖欧盟市场、技术和资金,在安全领域离不开北约。在俄罗斯与西方对立的大环境下,土耳其不会脱离美欧主导的西方经济体系,更不会脱离北约军事联盟。土耳其谋求改善与俄关系,更多是特殊时期的权宜之计,其根本目的是借此向美欧施压,增加与美欧讨价还价的筹码。
俄土之间的恩恩怨怨牵动着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总统虽然用心良苦,但无法彻底消解俄土之间的矛盾。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