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梵高的绘画风格
2016-12-03沈康亮王亚茹
沈康亮 王亚茹
摘要:梵高的创作主要取材于身边的人物和生活场景,通过绘画的方式将自己不能理解的、令人困惑的、梦幻般的情感表达出来。后印象主义时期的艺术创作风格多样,大体以艺术家的不同而不同,坚持色彩的情感意义和审美载体的信念,坚持形式和构图的独立性,对画面中人为性的赞同,这一时期的的显著特征是对人类主观世界的表现。梵高的作品主要是利用强烈的表现力来表达极度痛苦的情感,他的画注重内心的感受和绘画形式的表现价值,用夸张、变形、象征、寓意的手法给予色彩、线条和构图以强烈的感情色彩,梵高在他的作品中突出地追求自我精神的表达,一切的作画形式都是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跃和扭动。
关键词:文森特·梵高;色彩;悲情;独特;精神;黄色;象征;狂热
文森特·梵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的的代表人物,他不仅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的野兽派和表现主义,是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画家。梵高的绘画倾向于运用触目的色彩和大胆强烈的轮廓线,画面色调绚烂明亮,他大胆的探索,自由的抒发内心的感情,追求强烈的个性和独特的形式,正如他短暂而疯狂的一生。在梵高的一生中,只有童年时期是快乐的,成年后的他变得冷酷严厉,穷困潦倒,悲伤忧郁,难理情事,并具有自杀倾向。他在27岁开始从事绘画,这与其他画家相比算是比较晚的,但却为世人留下了1600多幅作品。梵高寻求的是一种真情的自我表现方式和艺术的奇异性,同时显示了色彩的繁锐和情感的浓度。梵高的主题充满了自述性的特点,以悲情色彩为主,追述了他的生活与情感的每一个瞬间,通过绘画使他在充满紧张与压力的现实生活中得到一丝慰藉。
梵高早期的作品关注普通的劳动人民,以荷兰的农民和工人为主题进行创作,试图描绘出他们朴实奋斗的形象,主要的代表作有:《织工》《吃土豆的人》,色彩比较灰暗,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风格。之后受到印象主义的作品和日本版画浮世绘的影响,发展出他旋涡式的、富有表现力的创作风格,如:《星夜》《夜间咖啡馆》《向日葵》等,向日葵是他最喜欢的植物,是光和热的象征,是他内心翻腾的感情烈火的写照,是他苦难生活的缩影,也是他诸多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画作之一。在后期,他的精神濒临崩溃,但却表现出了非凡的创作力,在他人生最后的15个月里完成了200部作品,如《嘉舍医师叼着烟斗的画像》《乌鸦群飞的麦田》。梵高的色彩是通过对自然的感受,抒发出一种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成为传递情绪的语言,主要在于体现其象征意义,进而更好地表现出画家的感受和思想。
梵高的绘画非常仓促,风格独特,仅凭知觉来作画极好辨认,他把强烈的内心情感都诉诸笔下,将全部的激情、不安都毫无保留地倾泻在画布上。梵高直接在颜料桶中取色作画,并涂抹的像犁沟一样深刻厚重,他的绘画中坚实的外部轮廓线看起来就像孩子的涂鸦,却对色彩的运用赋予了激动人心、极具特色的生命力。其次,梵高观察事物的角度也很独特,他将肉眼看到的视觉形象转换成赋予表现力的象征图像,并通过变了形的形体与色彩来表达内心的感触。在他旋转的笔触下充满了活力和炙热的情感,他能够在画中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以人的特征,狂热地信奉直接观察的重要性,但也采用色彩象征,尤其是黄色在他的作品中的象征意义最为突出。
1885年,梵高创作的《吃土豆的人》画面深沉,有极强的乡土气息,充满了社会与宗教情感,画面虽然显得很粗犷,但构成十分紧凑,画面中朴实憨厚的农民旷工围坐在狭小的餐桌边,桌上悬挂着一盏灯,成为画面的焦点。画面以围聚的人物为中心视角,以昏暗的稀薄的灰色调为画面的主题基调,烘托出了前景中昏黄的灯光洒在农民一家人憔悴的面庞,低矮的屋顶,使屋内的空间更加显得拥挤,给人以沉闷、压抑的感觉。在梵高的名作《星夜》中,他运用颤动的曲线、螺旋线,产生画面的节奏感和力度,表现出翻卷着的蓝黑色的夜空、涌动的星星和旋转着的线条,宁静的夜空已不再祥和。这是一幅既亲近又茫远的风景画,是作者第二次崩溃之后在疗养院画的,色彩主要以蓝色和紫罗兰为主,有规律地跳动着星星发光的黄色。
梵高对色彩精神潜力的观点集中体现在《夜咖啡馆内景》一画中,梵高是虔诚的教徒,他认为咖啡馆是一个“使人堕落、发疯和犯罪的场所”,所以他用血红、深黄、深绿这三种鲜明对比的颜色来构成画面,产生一种强烈的压抑感。画面中央是一张绿色的台球桌,上边几盏吊灯闪着橙色和绿色飞旋的光芒,深绿色的天花板、血红的墙壁和不和谐的绿色的家具,整幅画给人一种火药味,一种一触即发的危机感。梵高在这里用红色和绿色这两个补色来表现人类痛苦的情感,咖啡馆应该是一个拥挤的热气腾腾的场所,可在梵高笔下的咖啡馆却寂寞而冷清,顾客被挤在画幅的两侧,中间却空旷无人,这是梵高心灵的复现,他悲苦的经历和孤独的一生使他不得不认为,人们之间的友好交往是那样的艰难和不可能。《夜咖啡馆内景》用强烈的色彩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最痛苦、最忧伤的情感,这种情感上的真实以及在情感表现上强烈、深刻的程度是从来没有在绘画中表现过的。
梵高的《向日葵》通幅金黄,甚至将整管的黄颜料挤在画布上,用刮刀将他们刮开来,向日葵的花瓣像火焰一样翻卷着,给人一种刺激和不安的感觉,通过自己的主观感觉和精神感受用色彩自身表达某种情感。他曾多次描绘以向日葵为主题的静物,《向日葵》闪耀着熊熊的火焰,艳丽、华美、优雅、细腻,富有运动感和强劲的笔触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单纯强烈,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他笔下的向日葵不在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在欧洲文化传统中,黄色作为教堂里的一种装饰性色彩,确实代表着一种痛苦和压抑,每朵向日葵就像一团火,细碎的花瓣和葵也则像火苗,整幅画像燃遍画布的熊熊火焰,它象征着饱受人生之苦却个性狂热的自己。色彩是他一生中最深爱的东西,对色彩精神潜力的不断挖掘使他达到强烈的感情上的真实,他用最欢乐的艺术语言唱出内心深处最苦痛的情感。
梵高即便穷困潦倒,也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对艺术的追求而仍未扔掉那维系生命与精神的画笔,他的作品不只是色彩的表现,更是他生命与精神的自我流露,是为生活高唱的赞歌。凭借着它们,梵高赤裸裸地呈现出他对生命的认真、热爱和无奈,还有他深深的孤独,透过他的画,似乎能看到在画布和颜料面前颤抖着的一颗狂热的心。
【参考文献】
[1]罗伯特·卡明.艺术[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1,2.
[2]理查德·布雷特尔.现代艺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3]孙乃树.西方美术[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9.
[4]保拉·拉佩里.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M].江苏:译林出版社,2014,6.
作者简介:王亚茹(1993.2.2)女,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研究生,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产品。指导老师:沈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