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风景摄影”到“景观摄影”

2016-12-03邓俊峰梁婷

大观 2016年10期

邓俊峰 梁婷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景观摄影的研究——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项目编号:14Q042)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要:景观摄影在当代摄影界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也反映出当代摄影发展的一种新的趋势,“景观摄影”和英语中的social landscape(社会风景)的含义很接近,而作品中呈现出更多的社会文化现实的思考。本文以风景摄影和景观摄影的发展为主线,通过不同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展览和摄影师的作品分析景观摄影和风景摄影的创作特点,试图从中寻找、探析景观摄影在当代摄影中存在的价值。

关键词:风景摄影;景观摄影;类型学

摄影术诞生,为世纪的变迁带来了很多珍贵的物象资料,摄影师们带着相机去世界各地旅游,将旅途中的所见拍摄下来,这些风景照有的被当做风景作品制作成画册或明信片被爱好者收藏,还有很多后来被用着科考资料,这些摄影师在拍摄时应用了风景绘画的审美风格。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家将目光从对自然风光、社会生活的关注转向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关注。法国摄影师欧仁·阿杰(Eugene Atget),1898年间用他的相机用走街串巷的方式拍摄了巴黎,所拍摄的内容很多都是城市内不起眼的景象。美国风光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和F64小组是环保主义倡导者,在拍摄黑白风景摄影作品中把风景中的美学以及精神意象作为艺术创作的重点。美国有一批摄影家采用著名摄影家沃克﹒埃文斯(WalkerEvans)客观的纪实手法,不断关注着社会景观的变迁。

作为这种“新客观主义”的延续,德国摄影师夫妇伯恩·贝歇和希拉·贝歇极具影响力,在摄影中应用“类型学”的实践方式,以无表情外观为技术特征,大画幅照相机客观地记录着拍摄对象。1975年,与罗伯特·亚当斯、斯蒂芬·肖尔等摄影家共同在威廉·詹金斯策展的“新地形学:人为改变的风景的照片”(New Topo-graphics:Photographs of a Man-A1-tered Landscape)的展览中展出,此次展览对后世有着很大的影响,摄影师们用大画幅相机使用类似于测绘地图地形的方式,客观准确对“社会地理景观”的描绘。

展览使人们对风景摄影产生了新的看法,也警示了大家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而对后现代风景的研究和实践意义重大,很多摄影师都受美国“新地形摄影”和“新彩色摄影”的影响,将目光投向了不同的风景主题:退化的风景、城市扩张、城市周边的垃圾场等荒谬的社会景观。

与美国风光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致力于摄影技术的研究,用严谨的摄影暗房技术表现美国壮观的西部自然风光不同,新地形摄影家没有采用传统风景摄影家所追求的摄影形式,展现气势磅礴的自然风光,使人们在感叹风光美感的同时意识到对大自然的保护。他们采取冷静、距离感,将人们带入到美国西部自然环境中的人工建筑,作品焦点清晰、中灰影调,看似平淡无奇,而且不容易看出作者对被摄物体的主观判断。作为新地形摄影展的重要人物之一的罗伯特·亚当斯拍摄了被人类入侵和破坏的美国西部风景,作品在不动声色中表达了对社会的态度,不仅是对美国西部变迁的见证,同时也是对传统风景摄影风格美学上的颠覆。

说到景观摄影,我们不得不提到当代有名的德国摄影家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是著名摄影师贝歇夫妇的学生,古尔斯基的影像一直被外界认为是对贝歇夫妇风格的继承与创新,他以冷静观察者的态度细致入微地描绘出高科技、规模化下的全球发展趋势所带来的世界景观。在作品展示中用数字后期技术进行拼贴,让画面看起来比实景面积还要大,图像细节高度清晰,给观者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力和吸引力,让人有种超越现实的感受。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一直致力于当今社会景观题材,用影像揭示对时代变革的理解,并且摄影作品在当代摄影界有着极高的知名度,使得越来越多的摄影人对景观摄影的关注。

社会在进步,人类在发展,然而对自然的入侵越演愈烈,风景已不只是一个景象,而是社会景观,景观摄影作为客观现实的一种呈现方式,扩展了传统风景摄影的内涵、外延以及表现手法。然而,本文的目的并不是探讨风景摄影在当代摄影中的问题,也不是定义景观摄影和风景摄影的摄影风格,而是希望通过对景观摄影的发展中当代艺术家在地理景观摄影上的实践探讨,展开对当代风景摄影和景观摄影方法论的讨论。

【参考文献】

[1]陈建中.由”类型学摄影”到“景观摄影”[J].中国摄影家,2010(04).

[2]南无哀.新风景的揭幕者——闲说“新地形摄影”[J].中国摄影,2011(12).

[3]江融.溯本求源:从风景摄影到社会景观摄影[J].中国摄影报,2012-01-06

[4]顾铮.摄影·社会·空间[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9.

[5]何伊宁.地景的转向:当代风景摄影的多元实践[J].中国摄影,2015(11).

作者简介:

邓俊峰(1979-),男,汉族,湖北十堰,硕士研究生,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影像传播、视觉传达设计

梁婷(1982-),女,汉族,湖北武汉,硕士研究生,武汉科技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规划设计、视觉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