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元素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2016-12-03邓雷
邓雷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元素开始广泛的被应用于现代艺术创作中,如何把中国元素转化成为世界语言,使民族的真正成为世界的?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论题。本文以当代华人艺术家蔡国强的作品为例,浅析中国元素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关键词:中国元素;当代艺术;蔡国强
一、中国元素概述
(一)中国元素概念
“元素”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有“要素”一意。而关于中国元素的界定,学术界至今仍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在这里,我们可以借用威廉.阿伦斯在《当代广告学》中对中国元素所给出的概念来理解:“凡是被大多数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所认同的、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均可被视为中国元素。”
(二)中国元素内涵
中国元素从其内涵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符号层面上的中国元素。如:中国结、剪纸、长城、水墨画等。第二类是文化层面上的中国元素。这一点包括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形成的共同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第三类也是较高层次上的涵义,在这里中国元素代指的是中国精神。是中国人民在几千年文化中凝聚而成的民族精神,例如:爱国、勤劳、勇敢、善良、雷锋精神、长征精神等。
二、试以蔡国强作品为例分析中国元素在当代艺术中的运用
(一)蔡国强与其主要艺术作品介绍
蔡国强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专业,后来移居美国,现是当今国际艺术领域最著名的华人艺术家之一。
蔡国强的艺术作品中很多都充满了浓浓的“中国味道”,他最擅长的也是使用中国的传统材料去表现主题,除了其著名的“火药艺术”,中草药、丝绸、陶瓷、龙等传统中国符号元素也经常被他使用在自己的艺术作品里。他的一些著名代表作品《大脚印》、《草船借箭》、《撞墙》、《九级浪》等都获得了大众的好评。
(二)蔡国强艺术作品浅析
1.《草船借箭》
装置艺术《草船借箭》可以说是蔡国强的艺术作品中不得不说的代表作。它是1998年在美国当代美术馆中国专展上展出的一个装置艺术作品。作品由木船、风帆、箭、绳子、金属、电扇和一面中国国旗组成。它被高高地悬挂在一个狭小的、周围布满砖石的空间里,木船上插满了一支支带着羽毛的竹箭,船的尾部插着一面耀眼的五星红旗,国旗在船尾的小电扇地吹拂下,似乎随风飘扬在空中。
中华成语词典中《草船借箭》的解释是:“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财力或人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这里,蔡国强显然是想用这个典故来暗示不同国家的政治文化交流,或者说是碰撞。在当代全球化的背景下,中西方文化都处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在各种经济文化的碰撞中,中国自然也避免不了被外来文化的冲击,但是在被冲击的过程中自然也会有对自我文化的一个内省,这本身就是一个扬弃的过程。蔡国强在采访中说:“这艘船既有暴力的伤痛、同时又硕果累累,继承重,看起来又十分轻盈。”在这段话里也可看出蔡国强通过《草船借箭》想要向全世界所传达的中国智慧:中国将在世界平台的交流中借力使力,在接受其他文化的影响的同时来发展自己的文化力量。
2.《春夏秋冬》
《春夏秋冬》是蔡国强于2014年7月21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最新爆破的一组“火药艺术”。作品《春夏秋冬》由二百四十块陶瓷片衔接而成,共分为四幅,分别为:《春》、《夏》、《秋》、《冬》。蔡国强在拼凑好的四幅陶瓷画上运用扔,撒、挑等方式在这四幅作品上留下火药的痕迹,火药在碰触到陶瓷表面的一刻,形成“蹭噌”的声响,白色陶瓷被染上火药留下的黑色的印记,从而在画面上形成自然的肌理,如同一幅写意的山水画。
在这件作品中,蔡国强似乎没有像在像以往的“火药艺术”一样运用明显的中国符号元素来诠释。但是整幅作品在爆破结束后呈现给观众的视觉感受,却依然有着无比的亲切感。这是因为在这四幅作品中,春天的生机勃勃、夏天的宁静清新、秋天的硕果累累、冬天的寒冷坚韧,都被很好的表现出来了。所以即使没有中国符号的直接喻指,但是在中国人生活和观念里,四季的特点、山水画的效果,火药的运用无一不体现了浓浓的中国味道。
3.《九级浪》
装置艺术作品《九级浪》是蔡国强2014年7月在上海当代艺术馆举办的《蔡国强:九级浪》个人展的主体作品。作品是由一艘来自泉州的旧木船与九十九只动物装置而成。在这艘饱经风霜的木船上,熊猫、老虎、鹿、牛、斑马等各种大大小小的动物都耷拉着脑袋,奄奄一息,让观众不禁动容。也不禁让人产生联想,它们到底在大海的航行中遇到了怎样的风浪与灾难。
蔡国强表示自己在创作这个作品时受到了俄罗斯画家艾伊瓦佐夫斯基的一幅油画《九级浪》的影响,根据俄罗斯的民间传说,海上的风暴最可怕的要数九级浪,也称作“怒涛”,在俄罗斯画家的画面里,天空浓雾笼罩,仅存一根断桅的人们,向着惊涛骇浪而去。在这里艾伊瓦佐夫斯基想要表达的除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更多的是想要表达人类战胜困难的勇气与决心。而在蔡国强的装置艺术《九级浪》中似乎与前者有所不同,蔡国强用这垂死的九十九只动物暗指2013年3月在黄浦江上漂浮的死猪事件,也借用木船在惊涛骇浪中的渺小来暗指人在大自然灾难面前的无力从而突出此次个展环保的主题。
纵观近年来中国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雾霾天气、死猪事件、河流污染等都向国人敲响了警钟。在这种情况下,蔡国强也加入了宣扬环保的行列中,试图用艺术去引起人们对环境的重视。在这个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华人艺术家对祖国环境问题的担忧,也看到了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以及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念。
三、结语
中国元素之所以具有独特的魅力,因为它不仅体现了中国的物质文化、生活习惯、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方面,更蕴含了许多博大精深的中国精神。中国元素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也不应该只是中国符号的简单拼凑,而应是在对中国几千年深厚文化了解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判断并加以艺术语言的表达。总而言之,中国元素的运用应传达出一种思想,而不只是在一些符号图案上做文章。
【参考文献】
[1]赵懿轩.中国当代的艺术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王晓洁,蔡国强:将中国元素翻译成了世界语[J].艺术·生活,2008.
[3]郑娜,蔡国强:让世界读懂中国艺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