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厨房里的药草飘香
2016-12-03张会永
文/张会永
爱上厨房里的药草飘香
文/张会永
十月,采摘与收获的季节。看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硕果累累,万紫千红,收获果实,也要收获花朵,学会吃花,让这个秋天更有味。
肉桂我不是你想象中的十三香
肉桂,樟科植物玉桂(又叫肉桂)的树皮,生长在亚热带,是一种常绿乔木。玉桂的叶子很厚,像皮革一样,长椭圆形或者披针形,叶子上边有三条明显的叶脉,横向平行。玉桂的树皮就是肉桂。桂枝是玉桂的的嫩枝。嫩枝伸展向上,树皮沉稳走下,能够温肾阳、补脾阳、散寒止痛。腹部着凉就拉肚子可以用肉桂祛寒止泻。肉桂味香,还能炖肉,厨房中的调料桂皮和它一家,只是树种稍有差别。这就明白为什么煎煮桂枝有特殊香味了吧?十三香呗。
什么是寒邪?寒,相信大家都明白,但中医讲寒邪有内寒、外寒之分。外寒就是自然界的寒气,侵犯人体引发疾病的邪气。天气寒冷,外寒侵犯体表常常导致伤寒感冒;吃凉东西或总喝啤酒,也是外寒,由消化道进入人体内,直接侵犯脾阳,损伤脾胃,引起腹泻。内寒是相对外寒所说,是因为体内阳气不足而导致的体内生寒。阳气不足常常发生在两个脏腑:脾、肾。脾阳不足可见呕吐、泄泻、食欲减退、肚子怕凉等;肾阳不足可见阳痿、四肢冰凉、腰酸怕冷等症。
内寒与外寒:体内的寒气不是一天生成的,是日积月累慢慢产生的。体内阳气不足时,常常容易感受外寒。外寒伤阳气,导致本来不足的阳气更加不足,而更容易感受外寒。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脾阳虚与拉肚子:为什么同样喝凉水,有的人拉肚子,有的人就没事?因为拉肚子的人平素脾阳不足。他为什么脾阳不足?大多是由于生活习惯不注意,以前经常吃凉的伤及脾阳,或寒冷天气不注意保暖,或经常坐在凉的地面,导致寒邪蓄积,伤及体内的阳气,所以这样的人着点儿凉就会拉肚子。
肉桂是温里药,又叫做祛寒药。它因为药性热所以能够补火助阳、散寒止痛。肉桂可以用于阳虚导致的很多病症,如:阳痿、宫寒、腰膝冷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等。
肉桂是辛热的药物,不能大量服用,不适合于熬水喝,最好的应用方法就是做饭。
烹饪调料:桂皮,估计大家都熟悉吧。我们常用的调料桂皮、花椒、大料、生姜等,都是中草药,都是热性的。老祖宗之所以选用了它们来烹饪,一方面辛香提味儿,另一方面借其辛热而顾护脾阳,因为我们吃的猪肉、菜蔬等大多是寒性的。
金匮肾气丸:用于肾阳虚导致的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等,就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了肉桂以及附子。
肉桂虽然能补脾、肾,但偏于补脾阳。肉桂温振脾阳,久病体弱、气衰血少者,用少量肉桂配入补气血药中,能鼓舞气血生长。肉桂鼓舞气血生长,说白了,就好比炖肉时放点调料,虽然量少,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真是脾阳不足,建议咨询医生,最重要的是改变生活习惯,注意保暖,少贪生冷,别喝啤酒,还要多锻炼身体,使肌肉强壮起来,脾阳自然充沛。
桂枝治疗风寒感冒自有一套
《药性赋》:“味辛,热,有毒。浮也,阳中之阳也。气之薄者,桂枝也;气之厚者,肉桂也。气薄则发泄,桂枝上行而发表;气厚则发热,肉桂下行而补肾——此天地亲上、亲下之道也。”
桂枝,樟科植物玉桂的嫩枝,常被人误以为是桂花树的树枝,桂花树为木樨科植物,二者不可混淆。饮片为嫩枝切段、晾干而成。嫩枝具有伸展向上之势,中医取其意常用桂枝发汗解表、温通经脉,治疗风寒感冒、肩臂冷痛、心悸等。感受风寒,发热有汗,煮一碗桂枝汤,效果不错。
发汗解肌:学中医的都知道《中药学》的第一类药就是解表药,而桂枝是书中第二味药。桂枝辛温发汗,用于风寒感冒,发热而有汗的情况。感冒是风邪犯表,解除表证的最好办法,就是及时发汗。
温通经脉:桂枝是玉桂的嫩枝,嫩枝具有伸展向上之势,且桂枝性温,中医取其伸展之意,用桂枝温通经脉。如果因为风寒导致肢体疼痛,用桂枝最合适了。中医取以枝走肢之意,治疗肩臂疼痛时,常常配伍桂枝,作为引路人把药性引到肩臂。
桂枝温通经脉还可以用来治疗因寒导致的胸痛、心悸,也常用来治疗寒凝血瘀导致的痛经等妇科病。桂枝助阳化气还可用来治疗痰饮水肿病,平冲降气用以治疗奔豚病等,专业性太强,不再多讲。
桂枝汤:前边说了,风寒感冒有汗,用桂枝汤。桂枝汤是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的名方,学过中医的都知道这个方子,就只有五味药: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都说感冒七天好,如果桂枝汤应用及时得法,往往一服药就能祛病。
但应用得法,还是得遵照《伤寒论》:“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大意是说,喝完药后,一定要喝一大碗热粥,慢慢出汗,切不可出大汗。
张会永,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现任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副主任。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本硕连读中医学专业。2004年拜国医大师李玉奇先生门下,随学8年,系统学习传统中医理法方药,并研习舌诊、脉诊。2007年起,师从杨关林教授学习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研究。2008年始,从事血液科临床工作至今。临床之余,整理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并从事生存质量及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