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能化学科技:打破国际垄断,导热油国产化势不可挡

2016-12-03郭春花

纺织服装周刊 2016年43期
关键词:导热油联苯舒尔茨

本刊记者_郭春花

中能化学科技:打破国际垄断,导热油国产化势不可挡

本刊记者_郭春花

5月,100余吨舒尔茨S740导热油交付阳煤集团用户;6月,旗下舒尔茨S750高温导热油被江苏海欣纤维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差别化涤纶纤维工程全系统选用,一次性供货量600吨;7月,旗下舒尔茨S750导热油产品成功中标印度石油公司合成高温导热油采购项目;10月,向新乡白鹭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一批近200吨合成高温导热油的供货任务……

以上销售业绩全部来自江苏中能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能化学科技是一家全球性化学品公司,专业从事舒尔茨SCHULTZ系列合成高温导热油和达诺DYNOVA系列功能性化学品两大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高温导热油对于化纤行业的生产来说非常重要。以聚酯为例,在其原料发生缩聚反应时温度要求在320℃以上,所以生产时只能采用高温合成导热油加热至其反应所需温度;此外,在聚酯纺丝系统中,为纺丝箱体提供热量的热媒载体主要也是以气相形式出现的高温合成导热油。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化纤行业使用的合成高温导热油大部分依赖进口,且选购品牌主要集中在美国陶氏化学公司、美国伊斯曼化学公司等国际企业手中。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合成高温导热油的前期研究,起步较晚,且受限于工业水平较低,未合理开发,发展缓慢。“制约我国高温导热油发展的关键原因是联苯生产工艺的落后和氢化三联苯加氢工艺的不成熟,导致我国合成高温导热油市场长期被进口品牌牢牢占据。”中能化学科技总经理吴朝阳介绍。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和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合成高温导热油市场需求逐步扩大,中能化学科技也开始对合成高温导热油进行技术研发,并取得了重大突破。“2010年我公司低硫联苯产品研发成功;2011年我公司是国内首家将氢化三联苯合成高温导热油工业化生产的企业,这彻底改变了我国以往合成高温导热油只能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吴朝阳说。

2013年,中能化学科技将联苯产能扩大到10000吨/年,成为亚洲最大的联苯系列产品生产企业。“当年,中能化学科技的合成高温导热油应用于河南能化集团安阳龙宇30万吨聚酯瓶片项目,一次供货量425吨,这是国产合成高温导热油首次被大型化纤项目选用。”吴朝阳回忆说。

更令国人骄傲的是,随着中能化学科技等一批国产合成高温导热油企业的发展,我国已经全面掌握了合成高温导热油的核心技术,进口导热油在化纤行业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步缩小。“有理由相信,在化纤行业,导热油的国产化进程将势不可挡。”吴朝阳信心十足地说。

目前,中能化学科技的高温导热油产品已经远销五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氢化三联苯高温导热油预计今年在国内占有率将超30%。

中能化学科技高温导热油的市场份额逐年提高。

让国产品牌名扬国际

随着近几年我国高温导热油的飞速发展,国产高温导热油与进口产品在质量上已经几无差距甚至优于对方,而且国产品牌凭借着本土化优势,在交货时效、性价比、技术服务上更胜一筹。今年3月,中能化学科技的SCHULTZ S750氢化三联苯产品通过国家权威机构检测,型式试验变质率仅为8.5%,这在目前国内所有氢化三联苯产品(包括国外进口产品)型式试验中变质率是最低的。

但吴朝阳认为,目前国产合成高温导热油的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主要体现在用户的品牌认可度上。进口的高温导热油已占据国内市场多年,这就造成很多用户在选购高温导热油时首先想到的是进口品牌,甚至有些客户都不知道国产同类型产品企业的存在。“所以如何让广大用户接受并认可国产的优质高温导热油,也是我们中国高温导热油企业努力的方向。”吴朝阳说。

吴朝阳认为,尽管近年来中能化学科技在高温导热油领域取得了骄人业绩,但从总体上看,企业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比还有待提高,因此,将舒尔茨SCHULTZ打造成全球高温导热油知名品牌将是中能化学科技未来的发展目标。

据了解,中能化学科技正在积极进行新三板挂牌上市工作,目前股改已经顺利完成,预计2017年上半年可完成挂牌上市。

猜你喜欢

导热油联苯舒尔茨
Tricks or Treats
My New Teacher
国家药监局关于联苯乙酸凝胶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公告(2021年第148号)
曾在里根政府担任国务卿的乔治·舒尔茨逝世,享年100岁
多溴联苯醚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研究进展
抗菌多肽改性杂萘联苯聚芳醚腈酮研究
上海久星导热油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久星导热油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久星导热油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久星导热油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