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负诱导规律在训犬中的应用探讨
2016-12-03纪捷
纪 捷
正负诱导规律在训犬中的应用探讨
纪 捷
犬在其外表显现的所有行为,包括吸吮、觅食、坐、卧、立、随行、前来等各种相应动作,不管是先天遗传的非条件反射(本能活动),还是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射,都是由刺激引起,刺激是因,行为是果,两者存在因果关系。犬产生行为的过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眼、耳、鼻、舌、皮肤、犬体、内脏等器官感受刺激后,借助分析器的作用,传导给犬的大脑皮层,经分析综合后而产生各种低级或高级的神经活动。犬的行为分为两大类,一是兴奋过程,一是抑制过程。兴奋和抑制过程不是静止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作用和互为移行的,即大脑皮层产生各种有规律的运动,这些有规律的运动分为扩散和集中和正负诱导。
下面我们着重谈谈正负诱导的规律。
正诱导规律是指在抑制过程发生的同时或消失之后,在原发点周围或原发点上出现增强的兴奋过程。正诱导规律的诱因是抑制,结果是兴奋,为便于理解和记忆,我们把它简化为符号“+-+”。
负诱导规律是指在兴奋过程发生的同时或消失之后,在原发点周围或原发点上出现增强的抑制过程。负诱导规律的诱因是兴奋,结果是抑制,为便于理解和记忆,我们把它简化为符号“-+-”。
在犬的日常训练中,出现正负诱导规律的现象是很多的。如正诱导,犬在早晨为什么兴奋性很高,这是一种正诱导,因为犬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经过一夜睡眠抑制后,重新恢复了兴奋过程,这种兴奋过程比之发生抑制之前的兴奋程度要强,所以犬在早晨训练就显得特别兴奋。又如当犬在训练中,由于使用条件刺激过分频繁单调而产生超限抑制,兴奋性明显下降,但停训两天后再训,兴奋性会更高,科目效应动作会更好。再如,衔取欲望不高的犬,把物品抛出后,控制3~5秒再下“衔”的口令指挥犬前去衔取,这时的衔取兴奋性就会得到明显加强,这些现象都是正诱导规律的作用。再如负诱导,在训练犬追踪过程中,有些犬平时对家禽牲畜非常感兴趣,一看到就要去追咬;还有些犬在通过壕沟、小桥时表现被动胆怯,这时如果犬的追踪兴奋性很高,即使遇到家禽、牲畜、壕沟、小桥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不追咬也能顺利通过各种障碍。再如凶猛性不高、扑咬表现被动防御的犬,如采用集体训练和群犬扑咬的方法,犬的凶猛性就能激发出来,扑咬欲望就会大有提高。这是由于犬的大脑皮层追踪和扑咬的兴奋过程强而集中,在它周围诱导出很强的抑制过程,抑制了犬对其他刺激的兴奋性。下面我们用表格形式把正负诱导规律作一解读。
正负诱导规律解读一览表
在训练中应用正负诱导规律,要注意以下问题:
1.要有针对性,先做计划,再付诸实施;
2.不可单一使用,要与食物、抚拍、“好”的口令和衔物等奖励手段相互结合;
3.初次使用未达到预期效果不要气馁,要分析原因,修正计划,反复实践;
4.当使用无效,甚至出现相反作用时,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5.对灵活型的犬在使用中要特别慎重,注意观察犬的作业表情,准确把握使用频率,掌控好度和量;
6.根据犬的神经类型、行为特征和科目效应状态,选准诱导方式;
7.当犬患病或需要排除大小便等不可消除的外抑制时,不可使用正负诱导规律;
8.使用中禁止打骂犬和使用“非”的口令。
训犬中采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没有固定模式,更不可能千篇一律,犬的神经类型不同、行为特征不同、科目性质不同、气候和地理环境不同、训导员的业务水平和对事物的理解角度不同、训犬当时遇到的实际情况不同,采取的手段和方法就不尽一致。我们训犬中使用的强迫、诱导、奖励、禁止四种手段是常规的,也是训导员必须要掌握的,但在实践中还有很多训犬技巧需要我们去发掘、应用、总结和提炼。开动脑筋、善于思考、联系实际、贴近实战、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体现特色、永攀高峰,这是考量合格训导员的标尺,也是我们对待从事职业的高标准严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训好犬、用好犬,并在事业中书写辉煌篇章。
(作者单位:公安部南昌警犬基地,330100)
(编辑:颜 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