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底层小人物的韧性人生
——从《我叫刘跃进》中看刘震云小说的人文关怀
2016-12-03刘清
刘清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社会底层小人物的韧性人生
——从《我叫刘跃进》中看刘震云小说的人文关怀
刘清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刘震云是一位创作生命力非常旺盛的作家,他的作品紧跟时代步伐,描写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尤其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作者在描写他们饱受现实挤压的同时也写出了他们生活的不易,展现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赞美他们的坚韧的生命力,并表达作者对底层小人物的人文关怀。
小人物;刘震云;人文关怀
纵观刘震云的小说创作,我们可以发现:知识分子、官本位、故乡和农民工,始终是他创作的中心视点。而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这些中心视点中存在着重叠的部分:故乡是作者有着切实生活经历的农村,知识分子多是从农村中通过努力读书考上大学出来的,农民工更是农民,官本位则是对社会上那些有些权力便作威作福欺诈底层人物(包括农民)的现象的强烈谴责。也就是说,刘震云的小说始终没有离开过“农村”,而无论在什么时代,农民都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干着最繁重的劳动,却享受不到相应的物质成果。所以很多人说,刘震云的小说是“乡土情感的现代寓言”,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刘震云正是对底层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对他们命运遭际的关怀,才使他在作品中一次又一次的写到底层人物的艰难生存,并不断探索这种现象的真正根源。正如他自己所说:“大概有一个基于感情的原因,就是对下层的,占百分之九十五的普通人的认同感,对他们的情感,对他们所思所想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使得他不仅关注人的生存,人的价值,更呼吁整个社会重建人的价值。
《我叫刘跃进》是刘震云2007年完成的一部小说,不久后便有了同名电影。这部小说以一个叫刘跃进的农民工“丢包、找包、捡了别人的包、被人找”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一方面,刘跃进是一个小农思想严重的农民工,脑子里有着自私、狭隘、爱占小便宜的观念,认为任何事都没有自己的事情重要,所以当许多人火急火燎的找他捡到的那个包,并许诺给他丰厚报酬的时候,他依然觉得没有找到自己那个有一张六万元欠条的包重要。其实,在刘跃进心里,这张作为与前妻离婚补偿的欠条,更代表了一种他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为此,他也付出了代价,被各种代表不同利益的人追的到处躲。另一方面,刘跃进又有着农民天生保守、善良、朴实和诚恳的天性,不善于投机钻营,当杨志让他们一起敲诈别人的时候,他两腿发抖。这样一个小人物,在小说中提到,他曾经晕倒过四次,两次想过自杀。遭遇的事情对当时的刘跃进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打击。一次想自杀是老婆跟别人跑了,他去捉奸的时候反而被打了一顿,那个时候他想过自杀,想过很多方式,甚至还想到到了上吊时脖子底下甜甜的味道。可是,无论当时多么愤怒,刘跃进都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他依然活着,面对妻子被拐,自己欠条丢失、被偷、被讹、被骗、被打、被抓等一系列不幸,他没有被击垮,他要找回丢失的东西,哪怕会有生命危险也不轻言放弃,他要向社会要回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是一种信念,正是这种信念使他不论遇到什么劫难都不气馁,依旧勇往直前。他是一个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缺少知识不会对人生进行理性的思考,也没有闲暇的时间去对人生的终极意义进行探寻,他知道的,就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去。这表现在,即使知道继续待在北京会有危险,但是还是在不停的在寻找自己丢失的欠条。因此,遭遇打击之后的刘跃进没有许下什么宏伟誓言,他的生活方式也没有什么改变,他的生活除了多出找包的一部分之外,跟之前也没有什么大的差别。他就像田间的一株草,被人折弯了,没有断,又朝着原来的方向继续生长着。刘震云并没有着意刻画刘跃进无聊卑琐的生活状态,而是从遇到打击时刘跃进的反应和表现为主要描写方面。以及这样的卑微的底层小人物面对生活灾难时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充溢着生命本体的尊重与追求。而正是刘跃进乡村朴实的生存理念决定了他的生存形式,并且,即使陷入无聊、颓废的境地,也仍然顽强地生活。生存环境的荒诞不影响对生命的不懈追求。刘震云在小说中向人们传递了这样一个观点:底层小人物身上闪现的那种对生命执着追求的旺盛生命力,是人类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刘震云是农民出身,他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贴的很近,所以他的小说的最大成功之处便是对底层人民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情感心理的暗通。在大城市里,像刘跃进这样的农民工到处都是,他们为了满足卑微的生活欲望,不得不穿行于社会的凶险之中,并拿出全部的智慧和勇气不断地和命运抗争。作者在对他们生存状态抱以同情的同时,又看到了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对生命的韧性追求,作者感到欣喜,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这种品质像是在无边的沙漠里看到了一湾清泉,这种韧性追求正是我们民族精神慢慢缺失的,它代表了一种希望。
刘震云小说对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从来都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去对他们进行批判,即使有时候这些底层人物的行为显得有些荒唐可笑,作者怀着最真诚的感情去理解他们,去设身处地的感受他们生活的不易,在面对灾难和困境时,他们的表现或许不一样,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的追求,那就是活下去。作者对这些小人物的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的信念,给予了强烈的支持和赞扬。但是对小人物的生存处境却又表现出同情和关注,同时不断探索这些小人物的生存意义和价值,并呼吁整个社会对处于底层的小人物给予关注。
刘震云的小说始终没有放弃深刻的人文关怀精神,从最初的《塔埔》到《一地鸡毛》再到《我叫刘跃进》,他关注的重点虽有不同,但却无一例外的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反思现实,反思历史,反思文化,反思传统。他以知识分子的人文立场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思考历史文化。刘震云试图通过自己的反思和关注,引导整个社会反思和关注,从而重建社会价值。他的这种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也是使他的作品能够永葆生机的重要源泉。
I207
A
1671-864X(2016)10-0021-01
刘清,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