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斯坦布尔迷人的小欧洲stanbul

2016-12-03王彼得

电影故事 2016年21期
关键词:马赛克石柱索菲亚

文/王彼得

旅行

伊斯坦布尔迷人的小欧洲stanbul

文/王彼得

随着汤姆·汉克斯的新片《但丁密码》的热映,该片的外景地土耳其成了最近一段时间的热门旅行目的地。事实上,对于正想赴国外休假的人来说,想选择一个签证好办,气候适宜,景色优美,旅游业又比较发达的国家游玩,土耳其绝对是最好的选择之一。而放眼整个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又是不可错过的。就像当地人说的,站在伊斯坦布尔,你就可以号称到了欧洲。

上帝的智慧

地跨欧亚两陆的伊斯坦布尔位于土耳其的西北部,是该国的第一大城市、最大的港口和主要的旅游胜地。风貌之佳,美不胜收,就像其国宝地毯一样赏心悦目。独特的地理位置,宜人的气候条件,使土耳其成为游人向往的乐园。迷人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物古迹,又使土耳其享有“旅游天堂”的美誉。它还兼收并蓄欧、亚、非三洲各民族思想、文化、艺术之精粹,是东西方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交汇点,随之遗留下了许多源远流长的名胜古迹。伊斯坦布尔现有20多座教堂,40多座博物馆,450多座清真寺(9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这些美丽的建筑本身及其收藏的大量文物,都是东西方历史与文化交汇的生动见证。

作为“兰登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但丁密码》选择在土耳其取景。而其中的一场重头戏,就选在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这座大教堂建于东罗马皇帝统治时期,因其巨大的圆顶而闻名于世,是拜占庭建筑风格的典范。大教堂以一位名为索菲亚的圣人命名,因此称为“圣索菲亚”,这个词在希腊语里寓意“上帝的智慧”。当时,拜占庭帝国正处于鼎盛阶段,教堂恢宏无比,在1519年之前,圣索菲亚大教堂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1935年,首任土耳其总统决定将圣索菲亚大教堂变为博物馆。于是,地毯被移走,覆盖在镶嵌画上的石膏由专家煞费苦心地擦去,一幅幅马赛克镶嵌画得以重新向世人展现。圣索菲亚大教堂的特别之处是在平面上,采用了希腊式十字架的造型,在空间上,则创造了巨型的圆顶,而且在室内没有用到柱子来支撑。君士坦丁大帝请来的数学工程师们发明出以拱门、扶壁、小圆顶等设计来支撑和分担穹隆重量的建筑方式,以便在窗间壁上安置又高又圆的圆顶,让人抬头便能仰望天界的美好与神圣。

旅行

Hagia Sophia stanbul

开放时间

周一休息;10月上旬到4月中旬 9∶00-17∶00;4月中旬到9月下旬 9∶00-19∶00。门票:成人30里拉;6岁以下儿童免费。

交通

搭乘T1有轨电车在旧城区“Sultanahmet站”下车,步行即可到达。

经历多次战争洗礼和修复改建,时至今日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所展现出的是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两种不同宗教和平共存、交汇互融的景象。斑驳的墙壁上画有模糊的基督圣像,而精致的石柱上却留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情。两种宗教的图腾奇迹般地交错并融于一室。作为世界上十大令人向往的教堂之一,圣索菲亚大教堂充分体现出了卓越的建筑艺术。步入大堂内部,高不可攀的圆形穹顶和气势恢弘的大理石柱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视觉震撼,从四周窗户透进来的自然光线给幽暗的教堂营造了迷幻而又神秘的宗教色彩。教堂里还有个哭泣柱,每个人都要把大拇指放进柱上的洞里,以其为圆心,其余手指转一圈,祈求健康平安。

说到圣索菲亚大教堂里的马赛克壁画,最为著名的两幅是三圣像马赛克壁画和西南大门马赛克壁画。尤其是这幅三圣像马赛克壁画,被认为是圣索菲亚大教堂里最精良的马赛克壁画。画中,圣母玛丽亚、耶稣和施洗者约翰面部表情柔和宁静,预示着正教信仰的回归。该马赛克壁画的风格与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的意大利绘画近似。马赛克壁画上,圣母玛丽亚及施洗者约翰的面部轮廓只露出四分之三,他们祈求基督能在最后的审判怜悯人类。可惜这幅壁画的下半部分已严重败坏,可能是由于临近窗户,受到雨水冲刷的缘故吧。随着伊斯坦布尔当选为2010年欧洲文化之都,对圣索菲亚大教堂的修复工作被重新提上议程。笔者最近一次不凑巧,到访时恰逢教堂整修,大厅二分之一的面积都被脚手架遮挡,气势顿时弱了一半,也影响了观赏效果。

浪漫的水下宫殿

紧挨着高大壮丽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就到了《但丁密码》高潮戏份的拍摄地“水下宫殿”。宫殿没有醒目的标志,如果不是事先做好功课,很容易与其擦肩而过。“水下宫殿”位于伊斯坦布尔帝国大道的尽头,从地图上看,它的入口就在与圣索菲亚大教堂一条马路之隔的街心花园一角,顺着阶梯往地下走,会感觉越发神秘而诡异。泛红色的灯光打在一排排柯林斯石柱上,加上与之相映成趣的倒影,犹如《剧院魅影》中的场景。空灵的音乐于石柱间萦绕,一如水在灯光与游鱼中微微波动。很难想象,这里最初只是拜占庭帝国宫廷水源的主要供给地,一个贮水池而已。

翻开伊斯坦布尔的古代地图,会发现这个贮水池就挨着王宫。据记载,由君士坦丁大帝始建的宫廷贮水池,公元532年又被查士丁尼大帝扩建,以满足日益兴盛的帝国王室的用水需要。贮水池长140米,宽70米,至今还有鱼在此游弋,其墙体和地板都经过防水处理,精湛的工艺即使在今日也叹为观止。石柱托起的巨大拱顶历经千年,依然像坚守阵地的士兵一样岿然不动。当年山泉从城北几十公里外的森林被引到这里,10万吨的储水量相当于一个小型水库。拜占庭人秉承了古罗马人的建筑天赋,连一个贮水池也建得美轮美奂,以致人们不仅仅将它当作贮水池,而喜欢用“水下宫殿”来称呼它,这样的叫法动听且贴切。336根大石柱像一片森林,每根柱子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极具视觉冲击力;弯弯曲曲的小桥善解人意地伸向远方,不用担心迷路,只管调动听觉、视觉甚至嗅觉,去享受这份久远的神奇。除了作为古老的贮水池,这里还曾作为军事弹药库使用。如今,这里可以称得上是伊斯坦布尔最浪漫、最神秘的景点之一了。

在这个天塌下来都有石柱顶着的“水下宫殿”里漫步,常会不自觉地停下脚步,或为观鱼,或为看清某个垂枝雕刻,抑或为寻找石柱上的岁月沧桑。这里有两处看点不能错过:一是孔雀眼石柱,遍地绿色的风格,一看便知它原不属于这里,是从别处移过来的,或许它还有不为人知的秘密,只是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风尘中了;二是《但丁密码》中有特写镜头的在两根相邻的石柱下压着的美杜莎石雕头像,一个倒立,一个侧放,十分怪异。这是1984年改建时,人们从底部厚达两米的淤泥中发掘出来的。至于为什么在贮水池石柱下压着美杜莎这个问题,能想到的唯一解释是,石柱不够长,只能找个现成的石雕来垫底了。众所周知,神话中美杜莎的身世本就悲惨,天生丽质的她因与宙斯偷情,被宙斯的老婆变成毒蛇缠头的怪物。如今又被搬来压在石柱下泡在水中,从此无缘重见天日,和她的身世颇为贴切。宫中悠长旷远的滴水声加之那些诡异的传说,仿佛带你步入另一个莫测的世界。当然你也可以静静地坐在“水下宫殿”的咖啡座中,品味香醇的土耳其咖啡,听着抒情的古典音乐。那一刻,人的思维有点轻盈,恍若置身拜占庭王宫,浮想曾经的奢华和那背后的恩怨情仇。从华丽的皇家贮水池走出来,外面大街上仍旧阳光明媚。猛然想起,“水下宫殿”已有1600多岁了,当年的建造者如今早已无影无踪,唯有帝国雄风保存至今。有一点值得注意,由于水下宫殿地面湿滑,进入游玩时一定小心脚下,而且里面较凉,记得多加件衣服。

航班

从国内到土耳其,一般坐土耳其航空较多,北京上海广州均有直飞伊斯坦布尔的航班,土耳其航空的价格在6000至8000元。

货币

土耳其的通行货币为里拉,1元土耳其里拉相当于2.18元人民币。当地也可用美金或者欧元兑换里拉,部分ATM机也支持银联卡兑换,但需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住宿

土耳其各种档次的宾馆酒店一般都不备拖鞋、牙具等个人卫生用品,用电电压220V,插头是圆的。中国游客需自备转换插座。

最佳季节

伊斯坦布尔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呈现冬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特点。春天和秋天是旅游的最佳季节,这时气候最为宜人。

落日余晖与美食相配

如果时间允许,记得在夕阳西下时去一次博斯普鲁斯海峡,伫立在海峡边,看着对岸的窗户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射出点点橘红,此时此刻你就会理解几个世纪以前,人们为何选择了这样一个非凡的地方,也会由衷地感叹伊斯坦布尔不愧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观赏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最佳方法是乘坐沿着海岸蜿蜒行驶的轮船,可以从海上依次观赏到多尔马巴赫切王宫、高低起伏的绿化公园、耶尔德兹宫和契拉昂宫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始建于1843年的多尔马巴赫切王宫,也就是所谓的新皇宫。该皇宫内部极其奢华,各种珍宝令人目不暇接,豪华的水晶灯、象牙、黄金制品比比皆是,还有世界上最大的重达4500公斤的水晶吊灯,令人叹为观止,永生难忘,笔者在此强烈推荐。

看过美景,自然还要品尝美食。土耳其人的主食是面包和饼,很少吃米饭,也没有面条和粥,白奶酪和橄榄油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土耳其美食最出名的是烧烤。大街小巷到处有餐馆,路边有烤羊肠子和小面包摊,有些小贩还会用一根棍子挑着面包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叫卖。另外,伊斯坦布尔的各种商场和古董市场很多,游客可任意挑选。特别是大巴扎,商店多达4000多家,是选购地毯、雕刻、陶器、香料、皮革制品和手工艺品的好地方。

猜你喜欢

马赛克石柱索菲亚
石柱迷宫
AI黑科技真的能去马赛克吗
蘑菇石柱
马赛克纹瓶
《马赛克》
巴勒贝克发现第三根超巨大石柱
欢迎抢劫
索菲亚的魔法书
索菲亚的魔法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