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课程”在教学改革中的前景与举措
2016-12-02笑虓
笑虓
从学校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来看,分科教学在所有类型的教学中,历史最长久,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优点有目共睹,如: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学习;便于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教学活动和进行评价;有利于学生高效地学习和巩固知识等。但其缺点也是非常鲜明:脱离实际生活,轻视学生的现实需要,割裂了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完整经验;分科课程越多,越使学生不能从整体上掌握知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导致学生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学生也一直在被动地学习,造成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趋势就是以综合课程即“全课程”代替分科课程,避免分科课程在教学中出现的弊端。而课堂教学一直都处于学校教育的核心与基础地位,因此课程改革也肯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孤立的课程改革,它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其它方面的变化与调整,尤其是在教学方面。反之,如果没有与教学改革相关的配套与支持,课程改革便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全课程”的落实也会缺乏坚实的基础。
一、“全课程”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传统教学学科林立,给学生挖的是一口又一口的学科深井,学科之间明显缺少关联。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现象:看上去我们的学生学科知识学得深透,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偏弱。而“全课程”正好弥补了传统分科教学的缺陷,它的一个核心就是将被割裂的学科打通,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让一个个孤立的“深井”连成一片汪洋。
这种教学方法在有些国家早已实施,而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英国,小学阶段实行教师包班教学,即一个班的英语、数学、科学、美术、体育、历史、地理等课程都由一个教师负责教学。这个班的名字就以这个老师的名字来命名。每个班都配有一个助教,但信息与通讯技术、音乐和外语这几门比较专业的课程则由专职教师上课,专职教师一般任教于多所学校。例如利物浦一所学校校长苏·郝卡斯,至今还是一个兼教数学、逻辑、艺术、地理、文学等课程的全科教师。[1]
郝卡斯认为,如果只教一门课,老师只会关注孩子在这门课上的表现,这会导致“割裂的评价”。比如说,一名学生在数学课上表现很差,那可能是因为他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欠缺,但这不代表其他方面有问题——如果没有全科老师的综合观察,他可能会被认定为“差生”。在我们实际的教学当中,这种偏科学生被老师和学校忽视的例子比比皆是。
国外“全课程”教育实践大都集中在小学阶段,成效显著。而在我国,“全课程”也开始走进部分城市小学。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规定,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在中学阶段,各个学校可以根据现有教师的适应能力和其它条件,既可以选择以综合为主的课程,也可以选择以分科为主的教学模式,或者选择两者相结合的方法,但是总体倾向于以综合课程的形式开展教学。这些举措也表明了政府为教学改革的实施提供了足够的政策支持。相信无论从政策导向、理论积累,还是课堂实践方面,教学改革遇上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时机。
二、实现“全课程”的举措
(一)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都是中央集权式的课程管理体制,由国家权力机构掌握整个教育系统资源与权力的组织分配,确立学校的所有课程。而参与课程决策的主要是教育部门的管理人员、教科书出版机构、高等教育机构、全国性的专业协会等,课程全国统一规划,学校对课程内容的选择、确定和教材的编制没有太多的话语权,教师、家长和学生几乎都没有参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设计与选择当中。“在中国,了解了一所学校,就再不需要了解其他学校,因为都是一个模式”,[2] 由于决策者的“高高在上”,身份相对单一,与学生生活严重脱节,导致了课程内容体系的整体偏差。
反观美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是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组织全国具有代表性的学术团体或研究机构主持制订各基础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先后参与研究的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士数以万计,历时4年,于1995年底完成美国历史上第一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具体设置课程的权力则在地方学区和学校,具体的课程内容最终也形成于地方学区和学校。学校则根据州政府与学区的要求,考虑本校情况,对学区的课程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最终形成符合本校特点的课程计划。正是通过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支持,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内容才如此贴近生活,紧跟社会发展。
俗话说:“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也可以借鉴美国各阶层参与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方式,鼓励教师、社会各阶层积极参与基础课程建设,增强课程内容的有效性,不断丰富课程内容。
1. 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课程目标为参照点,先有课程目标,再根据目标来选择内容。而我们刚好相反,要么是先有了课程内容再确定课程目标,要么就是在具体选择内容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内容偏离了目标。
2. 课程目标本身含糊不清导致实践操作的紊乱:将课程目标等同于教育目的,过分强调宏观导向,因而对具体操作失去指导作用;课程目标本身表述含糊,导致教师在实践中茫然不知所措。
3. 课程与教学的分离,使得课程目标的研究似乎成了教育行政部门、专家学者的专利,而教师的职责就是教学,实施已经制订好的课程。如此以来,课程与教学由不同的工作群体、不同的机构在相对封闭的情景下各自展开自己的工作,目标没能有效指导教学,教学无法及时反馈信息从而调整目标。[3]因此,如何从课程内容形成的各个环节层层把关是我们今后课程内容改革的基础。
(二)整合课程内容,避免资源浪费
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突出特点是综合性。他们认为学生的素质是整体的,因此学校要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教育和训练,以达成不同知识间的融会贯通,形成整体性的知识结构。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大量设置综合性课程,使一门课程包含互相关联的多学科内容;重视课程之间的联系与配合,形成各学科之间的良性互动。另外,在学术性课程领域,课程内容注重从生活出发,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为导向。比如数学,美国小学的数学教材就很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关联,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大量地被引入到数学问题的设计中,像估算、数学统计与概率这些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天都要用到的知识,学生也是从小接触,随着年级的上升,学习的深度和难度也在不断提高。而在我国,这些内容往往要到高中甚至大学才开始学习。
课程内容的整合不仅在美国基础教育领域相当普遍,也是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共同的趋势。通过课程内容的整合来实现整体性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人才的最佳办法。正如人们所认识到的,美国学生学习的知识虽然难度和深度不及中国学生,但是在各学科领域知识的融会贯通、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上,往往优于中国学生。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绝大部分还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各学科之间互相独立,缺乏联系,学科内容之间相互交叉和重叠的部分没有以有效的方式联系起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而言,将现有课程完整甚至部分整合是不现实的。虽然分科课程有其自身的优势,但还是要打破学科之间的隔阂,架起学科之间沟通的桥梁。不仅在综合性课程中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比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而且在分科课程的内容框架、知识设计中也要有知识整合的意识,用触类旁通的思想将不同学科知识、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将一个完整的、没有被分割的世界呈现给学生。通过课程内容的整合来实现整体性培养的目标,也是培养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和素质人才的最佳办法。
(三)及时更新知识,紧密联系现实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知识急剧变化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之反映当代科学文化的最新水平,否则,我们的课程内容就会脱离实际生活,被时代所淘汰。同时将我们面临着一系列紧迫的社会和经济问题——不断增长的人口、自然环境的污染、气候变暖等反映在我们的课堂内容上,做到与现实的无缝衔接。
反思我们的教学内容,缺乏刺激更新,课程内容几十年一贯制,非常陈旧,缺乏时代感。有些小学生在课外学习到的科技知识,都已经远远超过学校课本上的知识。
在这一点上,美国的许多做法无疑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为培养与时代一同进步的人才,他们的课程内容总是紧跟时代的脚步,在第一时间把最新的理论、方法、技术提供给学生。教材出版商组织科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官员和教师共同编写教材,把各种社会群体的意见吸收进来,把新兴学科和尖端学术的研究成果纳入学校课程内容,也将社会生活中新的问题、新的观点吸收进来,真正做到课程内容与社会科技的发展紧紧结合在一起。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基本上是为了升学考试选择和设计的,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关联很小。课程设置和内容上的片面性,导致我们的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生活,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社会。中小学都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学术性知识在课程内容中占据了绝对优势,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内容几乎都被排除在课程之外。很多学生在接受了十二年的基础教育之后,连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和技能都没有掌握。可以说,基础教育并没有奠定真正的人生基础。
美国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从幼儿园开始直至高中都与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其课程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的真实世界,获得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他们的课程当中,既包含了学术性的内容,也包含了大量就业的内容,还有许多为了提高学生生活质量的生活性内容,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布在小学到中学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中。
(四)开启学生思路,构筑成功梦想
有了以上想法,我校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经过我们培训的学生进驻到实习小学,利用学校每周的第二课堂,开启了全课程的教育实践模式。
我们的学生每周在第二课堂都会组织一个跨学科项目,把识字、写字、阅读、绘画、音乐、体育等都整合在一起。这种学习模式,让孩子感受到这不仅是游戏,也是生活中应有的趣味和挑战。所以,“全课程”教育实验的关键就是把传统教学单一枯燥的学科学习,转化为丰富多彩充满智力挑战的游戏化的生活。有些项目与小学生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比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是怎么来的,如何做一个节约小能手,家里的开关、阀门我能动吗……这些都致力于让小学生在娱乐的同时学会一些生活小常识。
另外,由于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有些孩子存在着性格比较孤僻,不懂如何与人相处,不喜欢分享等问题,我们的学生也会组织小学生们一起玩“找朋友”赠送小礼物的游戏,让他们加入到集体中。
学习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这个世界,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我们实行室内室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走进博物馆,走进菜市场,走进超市,在实践中学习、感悟。“全课程”的“全”也包含这样的理解:让寻常的校园生活充满惊喜和期盼。总之,全课程不是单纯的课程加减,不是单一的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而是课程的整体综合变革,它试图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生态,营造师生共度的幸福的教育生活。
目前,我国课程改革提出要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需要合理组织学校课程中的学术性内容、生活性内容和职业教育内容,在学生修习的课程中实现三种课程的合理搭配,并加强各门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保证每个学生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学到的都是对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用的知识,使基础教育真正成为他们人生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禾编译.国外教师如何玩转“全课程”[N]. 现代教育报,2015-3-23(4)
[2]石鸥. 结构的力量[N].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0
[3]石鸥,刘丽群.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N]. 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