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孩子使劲跑
2016-12-02编辑杨杨
编辑|杨杨
跑,孩子使劲跑
GROWTH AND REGROWTH
编辑|杨杨
专栏
妈妈说之清华妈妈系列
有这样一个微信群,聚集了一群清华学子的妈妈,她们的聊天记录首次曝光,敬请关注!
李茗芳
生于60年代,80年代毕业于原华东纺织工学院,毕业后就业于国务院纺织工业部机关。从一名理工女转型长年从事文字工作,每年撰稿几万字。一如岁月的沉淀,终于千年的铁树也开始抽蕾。在“码字”和“养女”的双重生活中,将所见、所历、所思的收集整理,算是一个母亲在当下中国社会发展背景下的总结和反思。
编者按:
经过精心策划,“妈妈说”栏目终于和大家见面了。这里聚集了一群乐于分享的“高精尖”妈妈,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到孩子教育的心路历程,覆盖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
平庸,是其中一位“清华妈妈”的心声。女儿以优异的成绩从清华大学毕业,已经赴美国继续求学,身边的朋友恭喜、取经,络绎不绝。面对这些关爱,她很理智的告诉编辑:“女儿的成功还在未来,但值得鼓励的是她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清华是一个相对优秀的存在,清华学子和他们背后的家庭,亦千人千面。如果向我取经,我只说两个字——平庸。”
但是,听她讲述了一个个如何做尽平庸才培养出优秀的女儿的故事,编辑越发觉得这“平庸”背后的“不平凡”。
看过《阿甘自传》的人都记得阿甘母亲对儿子说的话:“跑,孩子,使劲跑!”一只脚残疾的阿甘就是在不断地奔跑中,挑战自我,完成了人生的救赎。
女儿的体质并非十分强壮,小时由于我们经验不足,也或许是遇到了庸医,刚生下来十多天,医生认为是婴儿腹泻,灌了药,此后她肠胃便一直不好。到了两周岁,瘦弱的她很容易在冬天感冒,甚至一至三岁的生日,都是在生病中度过的。
女儿两岁半之后,我们每天傍晚都带她到操场和小朋友一起玩。刚开始,她跑的慢,拍球技术不如人,那些长的快、能力强的孩子不愿意和她玩,孤单使得她自卑心理很重。为了帮助她走出阴影,我和妈妈们经常交流,并邀请孩子到我们家里玩,让女儿能够融入到群体中,同时寻找和她实力相当的搭档一起玩耍。
而后,我们又给她买了辆自行车。开始是带着两个小轱辘一起骑,我跟在她身后,只需快走两步。没多久,拆了一只小轱辘,这时我就得小跑了。过了一个月,剩下的小轱辘也拆了,她为了维持平衡,就要加快速度,而我为了扶着她,也要开始跑步了。那段时间,她身体怎么样暂且不说,我锻炼大发了。我感觉自己就像回到上学时期,为了体育及格,玩命跑。就这样,我们娘俩开始了拼命锻炼的旅程。
成人无法直接帮助儿童形成自己,因为那是自然而成的工作。但是成人必须懂得细心地尊重这个目标的实现,也就是提供儿童形成自己所必要的而他自己却无法取得的材料。
“请跟随孩子再成长”这句话是谁说的,现实是不用请,我不想成长都不行。没过几个月,她骑着自行车,在大院里飞也似地穿梭,速度和力量都上去了,饭量也见长,身体也渐渐变好了。当时院子里同龄孩子中,有个女孩,运动能力超强,身体的协调性、弹跳力也非常好,而且胆子大,像男孩一样,经常挑战高难度动作,玩双杠、单杠、轮滑,花样很多。在她的示范下,女儿也跟着挑战,虽然这样危险,但我觉得可以给她一些机会锻炼自己的胆量。这样的玩耍一直坚持到了她小学低年级,夜以继日。
在她小学四五年级时,我们常去团结湖公园游玩。当时,团结湖公园有一个健身区,一群老人在这里坚持锻炼,健身区角落有个攀爬器具,两根软绳从高处垂下,显然,在孩子眼中这是个勇敢者的游戏,但女儿一直在试着爬,我就在边上鼓励她。
初中、高中时期,因为北京市教育系统对体育的重视,也由于她的好朋友特别喜欢跑步,每天连走路也是一路小跑,她和伙伴一起,初中的三年都保持了每天长跑的习惯。那时我们已经搬出了大院,我偷懒骑着自行车,陪着她每天沿着马路跑步。高中时期,她的母校四中每天都安排一堂体育课,不放松的运动保持了他们良好的体力。到了大学,女儿又参加了院系的篮球队,每天坚持锻炼,与队友们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更值得庆祝的是,在克服自我、挑战自我、享受自我的运动中,她得到了最为重要的心理磨炼和意志培养,以及团队意识,并且还收获了乐趣。世间万物,没有比拥有一个热爱的事更为享受的了。
但是,有许多父母会更有计划地培育孩子的业余爱好,不仅是玩耍这么简单。我认识的父母中就有一位,从孩子3岁起,便选择了送他去学习围棋。每天从北京的西北端出发,骑车带着孩子去做地铁,然后在东南端地铁站再放一辆车,骑车送孩子到北京棋院去学习。而从孩子上小学起,为了培养儿子,这位家长业余时间办了一个课外培训班,这个班就随着孩子从小学一直办到了高中毕业,现在成为了他的第二职业。
还有两位同样非常负责的父母,从孩子两岁起会涂鸦之时就送他们去学美术,同时棋琴书画一样不落,四岁又让天性好动的孩子进了冰球队。所以,现在那个男孩非常优秀,是国家级冰球裁判,拥有多项个人爱好,而且都是专业级的。
扪心自问,就算再来一次,我是否能向这些优秀的家长学习,下这么大的功夫培养孩子的各项爱好,我想我还是做不到,而且我的孩子恐怕也做不到。作为一位平庸的母亲,我只是选择了平庸的陪伴,共同的投入。成长和再成长,都是一件美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