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康震:我国休闲渔业迎来大有可为的发展黄金期
2016-12-02于康震
于康震:我国休闲渔业迎来大有可为的发展黄金期
(本文根据于康震副部长
在全国休闲渔业现场会上的讲话内容整理)
于康震:充分认识发展休闲渔业的重要意义
休闲渔业,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钓鱼、赏鱼等休闲渔业行为自古有之。农耕之前,先有渔猎。很多考古证明,我们的原始先民就已经学会利用石头或动物骨骼制作鱼钩了。李白的“闲来垂钓碧溪上”,王安石“伊吕两蓑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均说的是姜太公钓鱼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3000多年了。嵇康“流磻平皋,垂纶长川。嘉彼钓叟,得鱼忘筌”、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等也都是广泛流传的千古佳句名篇,这些古代文人雅士寄情山水、陶冶情操,并用他们的诗文来抒发对钓鱼的喜爱。当然,唐宋等朝代全盛时期,国富民强,钓鱼赏鱼等活动可能不仅是达官贵人的专利,也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雅俗共赏的一致情趣了。
在现代渔业产业体系中,休闲渔业一开始是作为渔业的一种衍生活动存在并逐步发展起来的。从“九五”渔业发展计划(那个时候还不叫规划)起,就把鼓励休闲娱乐型渔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了,我们也可以把这一时期看作是现代休闲渔业发展的萌芽期。当然,在这一时期人们对休闲渔业的认识还不全面,很多人还会把它和“吃喝玩乐”相提并论,认为休闲渔业再怎么样,也不过是渔业的一个边角,最多算是个亮点;然而,经过一个时期的快速发展,到了“十二五”,休闲渔业已经作为现代渔业的五大产业之一,正式列入渔业发展规划,可以说是 “登堂入室”了。在这一时期,休闲渔业的概念也在逐步清晰,普遍认为,休闲渔业就是以各种形式的渔业资源为载体,通过资源优化配置,与休闲娱乐、观赏旅游、生态建设、文化传承、科学普及以及餐饮美食等有机结合,向社会提供满足人们休闲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一二三次产业融合的一种新型渔业产业形态。
进入到“十三五”,我国经济社会及农业农村发展形势都在发生重大变化,渔业发展也到了转型升级的新阶段,转方式、调结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成为了现阶段渔业发展的主题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发展休闲渔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休闲渔业是推进现代渔业建设的重要内容。现代渔业强调遵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发展休闲渔业,推进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在资源环境硬约束背景下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现代渔业强调的是渔业的多功能性和发展目标的多元化。发展休闲渔业,是对传统渔业功能的拓展,有助于在满足“吃”的需求之外,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多样的文化、旅游、休闲、体验等消费需求。现代渔业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共赢。发展休闲渔业,有助于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实现渔业与文化、科技、生态、旅游、教育等领域的有机融合,培育出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二)发展休闲渔业是加快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转方式、调结构是当前渔业发展的主旋律,农业部的文件中提出了“两减两提三转”的目标。但向什么方向转,通过什么来调,转出来的劳动力怎么再就业,调出来的产能资源如何再利用?回答这些问题的答案之一,就是休闲渔业。发展休闲渔业,建设美丽渔村,可以吸纳更多劳动力,有效地为捕捞转产、养殖转型提供出路,缓解过度捕捞、养殖给资源、环境和质量安全带来的压力。国内外休闲渔业的发展实践也都证明了这一点。以休闲海钓业为例,据美国休闲渔业协会(ASA)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的捕捞产量中,休闲海钓产量只占2%,其余98%皆为传统的商业捕捞,但在产值上,休闲海钓却是传统捕捞的3倍。每获得1磅(0.45 公斤)的鱼,休闲渔业增加值超过150美元,而常规渔业还不到2美元;每获得10万磅的鱼,休闲垂钓就能创造210个就业岗位,而常规渔业仅4.5个。山东省前两年也开展了一些相关监测调查,结果显示,海钓产品本身的产值与通过海钓带动的消费比达到了1:53,每开发出一个海钓场所,就能够促进渔民转产转业达27人以上。
(三)发展休闲渔业是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就会形成休闲度假的消费需求,休闲消费能力就会显著增强。2015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8000美元,国内旅游人数突破40亿人次,旅游收入过4万亿元人民币。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反映出来的其实是一个庞大的需求,就是品质生活、健康生活、多彩生活的需求。作为产业部门,需求变了供给就要跟着变,简单地说这就是供给侧改革。满足国人这些新的需求,我们渔业,尤其是休闲渔业应该大有作为。但是我们现有的供给结构仍然是以产品生产为主,对比新需求,渔业供给侧的结构仍有较大的改革空间,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从近几年休闲渔业发展的情况看,已经对渔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了很大的推动,渔船变成了垂钓船、养殖场变成了渔家乐、渔村变成了风景点,这都是可喜的变化。今后,要继续坚持把休闲渔业作为改革的重要方向和重点任务来加以推进。
(四)发展休闲渔业是渔民就业增收和产业扶贫的重要途径。“十三五”是国家扶贫战略的决胜冲刺期,渔业部门有责任也有义务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贡献。渔业部门扶贫靠什么?在资源、环境和市场的三重约束下,仅仅靠捕捞和养殖?我看不现实,空间和效果可能都有限。现在看,发展休闲渔业为渔业扶贫工作提供了一条新路径。相对来说,贫困地区往往由于工业不发达,资源环境破坏的少,这种青山绿水正是现在旅游开发的热点资源。发展休闲渔业,不但可以丰富旅游开发项目,拉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还可以为当地贫困群众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这种就业岗位一般没有太多的技术要求,经过简单培训就能上岗工作了。休闲渔业作为产业扶贫新型业态,对于助推2020年如期实现国家扶贫战略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发展休闲渔业还对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普及科学知识,促进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搞休闲渔业,生态环境必须美,污染大、环境差的地方那是搞不成休闲渔业的。真正休闲垂钓者很注意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在春季繁殖季节他们不钓,钓具不带倒刺,钓鱼过程中把幼小的鱼、母鱼,甚至钓到的所有鱼最后又都会放回水域。对他们来讲,真正享受的是钓鱼的过程,是心灵的净化和人生境界的升华。所以,休闲渔业活动有助于个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和身心健康,在娱乐身心的同时,又保护了环境和资源,从而达到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双促进、双丰收的效果。
综上来看,休闲渔业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休闲需求、顺应渔业发展方向、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的一个新型产业。做好休闲渔业工作,是今后渔业部门应该做、而且是必须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于康震:紧紧把握休闲渔业的发展机遇
“十二五”以来,休闲渔业呈现出发展加快、内容丰富、产业融合、领域拓展的良好势头,具体表现为“五个提升”。
一是规模提升。2015年全国休闲渔业主体达到3.8万家,接待人数超过1.2亿人次。其中,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已经有近500家。全国每年共举办有规模和影响的垂钓、渔业节庆、文化会展、水族赛事等休闲渔业活动250多个。
二是效益提升。据调查,2015年全国休闲渔业产值超过500亿元,比2010年增长230%,年均增长近20%,是渔业各产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休闲渔业在渔业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由2010年的1.6%提高到2015年的3.2%,整整翻了1倍。
三是品牌提升。农业部打造的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山东省的“渔夫垂钓”、“渔业公园”,福建省的“水乡渔村”、吉林省查干湖冬捕、宁波象山开渔节,江苏、湖北、安徽等省的龙虾节,等等,一大批休闲渔业的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已经树立,并已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
四是管理提升。农业部在2012年出台了《关于促进休闲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很多省(市)或者单独制定,或者与旅游、海事、交通等部门协调配合,制定了休闲渔业相关领域的管理规章和相关标准,有的还出台了专门的休闲渔业发展规划。五是保障提升。各地在扶持休闲渔业发展方面出台了很多好政策。如:山东省把海洋牧场、增殖放流等产业政策与休闲渔业发展相结合;广东省、浙江省允许持证捕捞渔船从事休闲渔业的同时,继续享受油补政策;上海市将水产垂钓用地纳入设施农用地标准;陕西、湖南、重庆等地对休闲渔业在财政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扶持等方面出台了扶持政策。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休闲渔业发展还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发展不均衡,沿海和内陆差距依然较大;基础设施条件落后,低水平的重复和盲目扩大规模现象较为普遍;休闲渔船、钓饵等关键环节的管理要求还不明确,法律法规建设亟待加强;休闲渔业产业范围不明、文化内涵挖掘不深,产业发展监测评价等基础性工作还不到位。此外,还有一点必需承认的是,我们对休闲渔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热烈需求认识准备不足,产业管理落后于产业发展,表现出来的就是思路不明、办法不多。这就更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和渔业发展的形势,统一思想、理清思路,把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带上一个新台阶。
总的来看,我国休闲渔业将在萌芽、起步之后,在“十三五”期间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发展环境是十分有利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是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仍将处于“三期叠加”阶段,新常态的特征更加明显,寻找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仍将是主要任务。中央先后印发一系列关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多个文件。今年中央的1号文件,专门提出要依托田园乡土资源,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创意农业,强调各地可采取多种方式扶持休闲农业发展,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随后,农业部、国家旅游局等多个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积极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和指导意见,在用地、用电、财税等方面做出了安排。10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再次强调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意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在资金上,今年财政部已经拿出12个亿在12个省份搞三产融合发展的试点项目。可以说这些文件的含金量都很高,说明国家的重视不是停留在导向、理念层面,是动了真格的。
二是市场需求非常旺盛。旅游作为第三产业,收入弹性高,发展潜力大,目前已成为国内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点。有专家预计,未来20年,全国旅游休闲市场规模将超过80亿人次,呈爆发性增长态势,这给休闲渔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青山绿水,水乡渔村既为城乡居民提供休闲度假的美好景观,也为休闲垂钓、品尝水产美味、体验渔文化提供了良好场所。仅钓鱼一项,据统计,2015年在各种社团组织正式注册的钓鱼会员就有9500万,再加上没有注册的钓鱼爱好者,保守估计人数要2亿以上。此外,还有观赏鱼爱好者,在座许多家庭都有养过观赏鱼的经历吧,这个群体的数量那更是不得了。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国家扶贫战略目标的实现,人们的生活追求将更加积极健康,喜欢亲近自然、融入自然,休闲生活方式将会从少数人的奢侈消费,发展成为大众化、经常性的生活方式。
三是产业基础更加优化。随着中央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和精准扶贫战略的陆续实施,农村水电路气房和通讯服务等基础设施都将得到极大改善,为发展休闲渔业提供了更为优越的外部环境条件。同时,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和积淀,我国渔业的生产规模、基础设施、管理力量、科技研发、转化推广、法律法规建设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为休闲渔业规范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特别是随着“十二五”期间休闲渔业激励措施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逐步显现,以及国家渔业转方式调结构战略的持续推进,资本进入休闲渔业领域的积极性和可能性将大大提高;各级渔业部门在加强规划引导、实施规范管理、强化品牌培育、加大宣传推介、推动部门配合等方面的工作方法也将更加有效和娴熟,人才队伍成熟度和可借鉴的成功典型案例都将持续得到提高和改善。
总之,“十三五”期间是休闲渔业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主动作为,着力将休闲渔业培育成为现代渔业的新兴支柱产业,让渔业强起来、渔民富起来、渔村美起来,进而让广大民众通过休闲渔业活动乐起来。
于康震:努力争取休闲渔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做事先明理。做好当前休闲渔业发展工作,我认为有四点是需要明确的:首先是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发展休闲渔业要紧紧围绕渔业转方式调结构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中心任务,为稳增长、惠民生和转型升级、建设现代渔业的大局服务;其次是要坚持需求导向。这既包括内在的产业转型发展、渔民就业增收的需求,也包括外在的城乡居民健康休闲生活的需求。只有坚持需求导向,休闲渔业发展的方向才不会偏差,才能更好地实现渔民增收、渔村美丽、生活健康、人民幸福的目标;第三是秉持内融外联的发展理念。休闲渔业是一个“跨界”产业,现在我们已经普遍认识到休闲渔业的发展要和旅游、交通、体育等外部产业联动。但“外联”只是一个方面,还要强调“内融”,也就是要和渔业的其它产业融合发展。休闲渔业不是另起炉灶,而是立足传统产业创新融合,把资源优势进一步挖掘释放出来。融合得好,我们的养殖、捕捞、加工、增殖都可以成为休闲渔业的载体,反过来休闲渔业也可以让它们焕发新的光彩。山东省在这方面就有很多好的实践,在海洋牧场、渔港建设、海上养殖等项目建设中,就把休闲渔业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统一规划统筹实施,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同时,也带动了休闲渔业发展;第四是突出强调以文化为核心。休闲渔业,提供的是一种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途径,传递的是人、水、鱼和谐共处的理念,传承的是几千年的渔业文化。讲文化,不是为了好看搞包装。无论是垂钓、观赏还是体验,如果只是简单的钓了、玩了、吃了,那也只能是一时之快,只有以文化为内在核心的休闲渔业才是可持续的,才会保持长久的活力。因此,我们一方面要不断丰富拓展休闲渔业的活动内容,另一方面,我们更要注重对渔业文化的挖掘、传承和发扬。
“十三五”期间,休闲渔业发展要努力争取“六大突破”:
(一)在规范管理和法规建设上求突破。在今年8月召开的转方式调结构现场会上,我曾问了一个问题,就是休闲渔业用船怎么管?这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看着简单,其实不好回答。按现行法律法规,渔船不能载客,而非渔业船舶则不能从事捕捞,这里既有安全责任问题,也有资源管理问题,十分复杂。据我所知各省在休闲渔船管理上的想法就很不一致,但再难也要有个明确说法,否则休闲渔业发展就会受到制约。部里将组织开展试点工作,鼓励各地先行先试,大家各尽所能、各显神通,只要是有利于发展、有利于管理,我看都是可以的。还有钓饵钓具管理的问题。钓饵钓具直接影响水域环境和质量安全,而目前钓饵钓具,尤其是钓饵,市场比较混乱,有害添加严重,加强规范管理势在必行。今年,行业协会出了一个标准,但还是推荐性的,约束力不够。部渔业渔政局下一步要牵头研究制定一个意见,加强钓饵钓具的管理。争取在“十三五”期间,以垂钓和休闲渔船管理为重点,能够在休闲渔业法律法规建设方面取得突破。
此外,还要加强产业发展运行监测等基础性工作。部局组织起草了一个《休闲渔业发展监测指标体系》,对休闲渔业的分类、范围、监测指标等提出了意见,这次也提交大会讨论了。今后说休闲渔业发展好不好,贡献大不大,就不能再是光嘴上说的热闹,而是要有指标、有数据。请大家多提意见,争取尽早印发。各省也可以根据实际,在此基础上丰富拓展,制订更适合本地情况的指标体系。
(二)在政策创设和落实上求突破。韩长赋部长在年初部署渔业转型升级工作时,明确提出要优化渔业要素投入结构,统筹安排资金项目,推动各类生产要素流向休闲渔业等新兴产业。各级渔业部门要进一步贯彻落实韩部长讲话精神,将休闲渔业纳入渔业的规划和支持范围,统筹安排资金项目,切实加强对休闲渔业的扶持。一方面是用好现有的渔业产业扶持政策,在具备条件的海洋牧场、渔港等建设中,统筹考虑休闲渔业设施建设。比如,在这次油补政策调整中,各省要充分利用好油补退坡释放出来的资金,采用建设扶持、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多种形式,支持开展休闲渔业示范创建。另一方面,在政策创设上,要把眼光放长远,统筹兼顾,不仅要利当前,还要管长远。另外,各级渔业部门要主动与旅游、交通、体育、扶贫等部门协调配合,人家有的扶持政策,能联合的联合,能纳入的纳入,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用好外部资源,解决好休闲渔业发展扶持薄弱、单一的问题。
(三)在一二三产融合上求突破。休闲渔业是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最佳结合点之一。要制定合理政策,引导和培训传统捕捞、养殖渔民转向从事休闲渔业,把过剩的不可持续的捕捞力量转出来,把不节约不绿色环保的养殖资源转过来,缓解渔业生产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压力。要强化休闲渔业生产经营场所的创意设计,以捕捞及生态养殖水域为景观,深刻挖掘渔业文化资源,推进渔业与文化、科技、生态、旅游、扶贫、科普、资讯的深度融合,通过融合发展融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形成休闲渔业吃、住、行、游、教、购的综合发展格局。要积极发展垂钓、水族观赏、渔事体验、科普教育等多种休闲业态,引导带动钓具、水族器材、饵料饲料、玻璃钢船等相关配套产业发展。要注重休闲渔业的信息化建设,渔业部门可以直接参与或引导休闲渔业企业与新媒体、IT产业对接,加快休闲渔业宣传推介平台建设,加快构建网络营销、预订等公共服务平台,增强线上线下联动营销能力。
(四)在品牌创建和推广上求突破。品牌建设对休闲渔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企业和渔民各方的积极性、创造性,整合资源、互补优势,打造出一批管理规范、服务标准、带动力好、竞争力强的休闲渔业品牌。为此,“十三五”期间,我部将在继续推进休闲渔业基地建设的同时,组织实施休闲渔业品牌培育的“四个一”工程,即创建一百个最美渔村、一百个有影响力的赛事节庆活动;创建一千个全国精品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培训一千名休闲渔业带头人和管理人才,全面叫响休闲渔业品牌。在创建品牌的同时,还要通过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加大休闲渔业品牌宣传推介力度,扩大休闲渔业的影响力。
(五)在惠民增收上求突破。发展休闲渔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富民。在打通社会资本发展休闲渔业渠道的同时,更要注意建立休闲渔业企业与普通渔民之间的利益连结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形式发展休闲渔业,引导渔民参与休闲渔业利益分配,不断提高渔民的资产性、工资性收益。鼓励渔民以水面 (土地)、资金、渔船入股组建合作社或者企业,通过利益共享把休闲渔业发展成为带动渔民增收的创业创新平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的重要渠道。在这方面,不能是简单说说就完,要出实招、见实效。在各种扶持项目和示范创建中,要把带动渔民增收的效果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不能光富了企业,忘了渔民。此外,还要注重发挥休闲渔业在产业扶贫方面的积极作用,对资源禀赋有优势的贫困地区,优先支持发展休闲渔业,引导群众脱贫致富。
(六)在丰富社会功能上求突破。发展休闲渔业,必须统筹考虑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决不能一哄而起、盲目无序发展。要加强休闲渔业经营主体的教育,在休闲渔业建设和经营过程中统筹规划,树立开发与保护并举、经营与文化并重的理念,实施以渔净水,加大渔村生态环境保护、物种保护和资源保护力度,展览展示渔业文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争取通过休闲渔业发展,进一步完善渔村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挖掘、保护渔业民俗民风,传承和发扬渔业文化,实现休闲渔业加速发展、村容环境美化和渔业文化传承同步提升,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和美丽中国建设进程。
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目标已经确立,加快发展休闲渔业的任务已经明确。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都要切实把休闲渔业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各负其责,真抓实干。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出思路、抓规划、给扶持,做好组织领导工作;科研机构要加强良种培育、用品研发、渔业文化研究等工作,做好休闲渔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推广单位要充分发挥体系作用,在休闲渔业相关技术和典型示范推广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船检机构要加强休闲渔船船型设计、安全设施配备、检验把关等方面的工作。相关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休闲渔业活动培育等方面积极作为,要加快研究休闲渔业的保险问题,提高休闲渔业发展的风险保障水平。让我们以攻坚克难的决心,努力担当的魄力,把休闲渔业发展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好,为推动渔业转型升级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