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到南浩街陪“神仙”一起轧闹猛去

2016-12-02张正夫

现代苏州 2016年32期
关键词:苏州人庙会神仙

文 张正夫

走,到南浩街陪“神仙”一起轧闹猛去

文张正夫

南浩街原名南濠街,讹传了南护城濠为“浩”,在古苏州阊门,胥门之间,自有平江城以来,就是个好去处。

初到南浩街,是在傍晚。在苏州演艺中心对面下车,便看到了川流不息的车辆和稠密的人群了。抬头一看,一座沧桑的古城楼便在眼前,能把古建筑保留至今让人观瞻着实不易,但在苏州却有很多处。

曾几何时,南浩街错落有致的仿古建筑,独具匠心的手工艺作品,蕴含丰富文化积淀的南乡十八景一直是外地游客割舍不了的水乡情节,而一年一度,诙谐有趣,创下百万市民蜂拥而至,万人空巷记录的庙会也成了苏州人心头的那份牵挂。

南浩街颇具古色,街道两旁仿古建筑的商铺鳞次栉比,薄暮的夕阳余晖淡淡地铺洒在红砖绿瓦或者那颜色鲜艳的楼阁飞檐之上,给眼前的这一片繁华增添了几分朦胧和诗意。汽车的鸣笛声,叫卖声,吴侬软语的交谈声,便是快入夜了,也让人感觉热闹非凡。商肆中,以卖吃食的居多,大多是一些小食,其中以苏州点心居多,红豆糕,贡饼,定胜糕,八宝饭……香气扑鼻,十分精致。也不乏通行的炸物烤物。

在这南浩街上,最出名的古建筑当属道教神仙庙了,供奉的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神仙庙占地500余平方米,粉墙黛瓦,花边滴水。四周饰有狮子,护神像等,形态逼真。神仙庙有三进,头一进是正三门,东西供奉慈航,财神。过庭便是正殿吕祖殿了,底下香客神态肃穆,举止恭敬。殿后是附房。神仙庙虽不算大,却雄伟精致,既是广大信徒教众过宗教生活的地方,也是广大市民游客休闲旅游的地方。神仙庙附近,还精心挑选了多家十分具有传统特色的小门面,其中更有糖人,剪纸,吹玻璃,九连环……等民间绝艺,算是为南浩街的民俗风情,传统文化特色画龙点睛。

说到南浩街,也就要提一提这“轧神仙”了。苏州“轧神仙”这一活动,至今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源于崇拜和祭祀吕洞宾。相传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是他的生日,这一天他会化身凡人,来世间点化世人,因此这一天人们都会涌至神仙庙,大家一起在人群中挤来挤去,希望能遇到仙人,福星高照,去病消灾。后来经过慢慢的演变,变成一年一度的盛大庙会,一直延续至今。到了这一天,信徒们自然诚心诚意的朝奉,其他人呢,也会来转上一圈,逛逛走走,买些花草小玩意,希望能沾染些福气。

南浩街不仅现在十分繁华热闹,便是在几百年前,也不遑多让。在明清时,在此处就多有繁华商会,并建有多处会馆公所,用今天的话说,这已经是阊门附近有名的商业中心了。清人纳兰常安曾在《宦游笔记》中描写过南浩街:“凡南北舟车,外洋商贩,莫不毕集于此,居民稠密,街弄通隘,客货一到,行人几不能掉臂,其各商大贾,自为居停。”如此盛况,几可与盛唐之洛阳长安,或是马可·波罗笔下的元朝大都相媲美了。若是身在古代,每日闲暇之余,能抽空去南浩街逛逛,为妻子买些流行的胭脂水粉,儿子买些好玩的小玩意儿。在庙会上携家带口一起凑凑热闹,玩玩射覆,藏物,猜枚之类的游戏。也不失为一件乐事。

站在南浩街尾,颇有一些感慨。

这天底下,打着水乡,古街巷招牌的地方颇多。大多都已像旅游景点一样,被重点保护或是人为化痕迹太重了,但是像南浩街这样能保留寻常生活气息的老街确实不多了。其实南浩街为人们所称道的,也不全是它的热闹和外在。只不过苏州人都习惯在老阊门旁,有一条南浩街,大家都喜欢来这儿走走看看。祖辈相传,皆是如此,在每个苏州人的心里吧。

猜你喜欢

苏州人庙会神仙
“鲜”是苏州人的执念
神仙也要自力更生
入静止观的苏州人
元宵节,逛庙会
自主
遇见老神仙
老神仙变魔术
张建霖
一本杂志和她的生活观
回到“风”中——评《行好:乡土的逻辑与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