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肖家巷:在古巷里遇见时光

2016-12-02韶言

现代苏州 2016年32期
关键词:门厅平江巷子

记者 韶言

肖家巷:在古巷里遇见时光

记者韶言

肖家巷,一条不足五百米长得古巷,位于临顿路南段东侧,西起临顿路,东至平江路。巷内有萧氏双节堂,宅邸高深,堂后有台,四周种植古桂树千株,名曰“凌霜”。宅内有陂陀,建亭其上,名曰“已高”,故称“九曲墙巷”,是绘制《平江图》时就存在的一条老巷子。

肖家巷,为人津津乐道的是曾有两位周姓将军居于此巷之内。三国时期东吴大将周瑜的故宅在此。后来为南宋庆元年间武状元周虎所得,重建宅第,易名为闲贵堂,巷称“周将军巷”。南朝齐梁时,又有萧氏皇族居此,曾称萧家巷。《吴门表隐》记载:“萧王墓,在萧家巷中萧氏双节堂下。” 萧,肖同音,现在则统称肖家巷。

如今,于观前街和平江路的繁华之间,肖家巷存有一份悠然自在,在粉墙黛瓦石板路构成的黑白灰的小巷空间里,构成一幅颇具烟火气息的江南市井生活图。随着晨昏交替、斗转星移,在这里,我们仿佛能遇见时光。

看到有人端着相机拍照,围在一起晒太阳的阿公阿婆相互之间以吴侬软语小声议论着过往行人,意思大抵是:“瞧瞧呢,又有拍照的人啦!哦哟,这里拍照的人多了去了,看都看烦了。”居住在这条巷子里的老苏州,早已练就了在景点和市井生活之间自由切换的本事,看多了外来客的猎奇和兴奋,还真是见怪不怪了。

巷内15号是中医名家艾步蟾的故居。他师从李璞仁学医,尽得师传,疗效显著,因而就诊者众多。故居是一座清末建筑,现今存留下2路3进,坐南朝北,正路为门厅、大厅和楼厅,大厅匾额上书“饴德堂”。西路为花厅和书房相对照。东路建筑因为历史原因,房屋搭建较多,面貌改变不少,而南面的二层小楼因为年代久远已是呈岌岌可危之态。

门厅里坐着几位上了岁数的阿公阿婆在闲聊,本以为是艾氏后人。后来,经过一番攀谈才得知他们不过是租住于此几十年的老房客。真正的艾氏后人,也就是房东已经是80多岁高龄,那日刚好出门,未能得以一见。

再向东不远处的肖家巷30号,明显是经过一番修缮,雪白色的墙面在一排老房子中尤为显眼。仔细一瞧,是家私人画廊,在宽敞、明亮、整洁的古式厅堂里,有旅居澳洲的画家个人作品展,展出的每幅画都绚丽多彩,与姑苏城里的墨白元素形成鲜明的对比,却蕴含着一种新的生机和活力。据画廊的人介绍,这是画家办在家里的一个画展,免费对游客开放参观。

位于巷内53号的王宅,建于明代,清代增补建筑。现存朝南5进,依次为门厅、大厅和三进楼厅。明建大厅面阔五间14.6米,进深9.8米,梁枋粗壮,山雾云雕刻浑朴,有木柱础。第三进楼厅面阔三间,后两进楼均为五开间。

84号原为丁晋公祠,后来成为了土榖神祠。清朝雍正时期设元和县,改为元和县城隍庙,俗称“阴元和堂”,内有董其昌、唐寅书法条石。

民国年间,肖家巷中还住过一位大画家——蒋宜安,擅画人物走兽,尤精花鸟仕女,与颜纯生、刘临川并称为苏州“画坛三老”。

越向东走,靠近平江路的巷子那头,逐渐开始有了商业气息。好多人家的老宅或是出租或是自营着一家小店,门脸不大,装修得却很有腔调。随意走进一家小店,门口的风铃声惊醒了坐在角落里的老阿姨,眼神从支在桌上的ipad抽离开,并没有过多热情地招呼客人,“随意看看,啊要试试旗袍?”看着客人没有想买的意思,便不再寒暄,继续看她的电视剧去了。

老房子的墙面剥落处,攀生出许多的藤萝蔓草,随风摇曳。河道婉转,房屋便靠着回廊。楼阁、小桥、花木之间彼此借景掩映,始终如画。流水默默无语如小街和房子那样一派深沉,商铺小吃连绵不绝,站在小巷子中,看着现实中奔忙的人们,有种时光交错的恍惚,时光虽然淡去了昔日的烟火气,而现实中平常人家的日子何尝不是它的延续。在一个又一个时光轮回里,永远都有一种历久弥新的东西横亘其中。

猜你喜欢

门厅平江巷子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Arabica成都宽窄巷子
基于行为分析的适老化门厅家具设计研究
博物馆门厅和序厅的区别鉴定策略分析
书柱(大家拍世界)
鹰岩崖居——自在平江野奢酒店
印象成都——宽窄巷子
游成都宽窄巷子(外一首)
平江老街上的一抹风情
住宅居室的装饰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