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汤家巷,幽悠小巷满飘香

2016-12-02韶言

现代苏州 2016年32期
关键词:油锅巷子小巷

记者 韶言

汤家巷,幽悠小巷满飘香

记者韶言

学士街附近,景德路黄鹂坊桥东堍北侧,有一条百来米长的巷子,巷口有一座牌坊,上书“汤家巷”。巷口旁侧有一标识牌,上面介绍着这条巷子的由来:南北朝宋时,有诗人汤惠休在此处居住。汤惠休早年遁入空门,出家为僧,尤擅诗文,颇具盛名。梁武帝萧衍知道后,甚爱其才华,命他还俗,出任为官,后官至扬州刺史。明代卢熊《苏州府志》有著录,皋桥东侧旧有“汤家浜”,此处为汤姓人家久居之地,故名。

知晓汤家巷,并深刻在记忆的笔记本上,还是因为巷子口那家在吃货圈里名气很大的鸡排店。汤家巷鸡排因摊位设在汤加巷口而得名。听吃货达人介绍,鸡排店的老板是一对老实肯干的中年夫妇,讲着一口亲切的苏州话,每天下午三点钟准时出来摆摊,两口大油锅,一口用来炸猪排和鸡排,另一口用来炸鸡翅、鸡腿。汤家巷鸡排没有什么特别的调料,只有面粉、鸡蛋、面包糠三种材料,将要下油锅的鸡排、鸡翅等在面粉里滚一圈,蘸满鸡蛋液以后再裹上面包糠,放入油锅炸五分钟左右就可以出锅了,刚出锅的鸡排松脆松脆的,老板然后在切好的鸡排上撒上唯一的调味料“胡椒粉”再装盒给客人。这么看似简单的鸡排常常引得众人驱车前来排队购买。不巧的是,小编那日早上寻去,未能尝上一块传说中“好吃的不得了”的鸡排,只能悻悻作罢。

鸡排的香,勾引着馋虫的舌头。那么,汤家巷内曾经有的另一种香,说不定还能有强身健体、提神醒脑得功效,那就是浓浓药草香。

刚进入巷子,毗邻巷口,右侧可见一处高大的马头墙。之前初见时猜想定是一殷实人家的宅第,门脸不大,门上方有“遽草园”三个字。门旁还有一块石刻,上面写有“苏州文物保护单位春晖堂杨宅”的字样。原来,这里想必是一家姓杨人家的宅子,如今,已经是苏州中医博物馆。早晨经过时,尚未开门。从墙边的另一处小门看过去,里面似乎杂居了多户人家。

沿着狭长的巷子向前,得不时地避让着往来的各式车辆。左侧靠近河边的房子多是小门小户,门户之间挤挤挨挨,也煞是亲热。小门户有的是两层,上面一层只能算是阁楼,从外边看似乎不能昂首挺胸。这样的老房子没有卫生间,没有厨房,生活不太便利,虽然附近设有公共厕所和公共浴池。不过,人们自然会想到诸多的方式来改造它。有的在屋内安装了油烟机,有的在屋内劈出一块地安上淋浴房,虽然空间更小了,但生活更方便了。若是身在其间,主人定会为如此打造一番而洋洋自得吧。

而转头再看巷子的右侧,空间则要相对开阔些,如枝丫般的支巷错综其间。这里显然经过改造,白墙黛瓦,入口处修造成不同形制的门,不时在墙一侧挑出飞檐,立几根廊柱,或一两处太湖石,门内门外则遍植绿色植物,别有一派苏州园林的风格。

随意闲逛却似有神助,没想到竟然能让我们寻到春申君庙堂。可惜很小,似乎也没有香火。问门口闲坐的阿姨,得到的回答说是早就不开了。进得门,处处落满尘埃,弃置的破砖烂瓦,只那堂前的“春申君庙”的匾牌还较鲜亮。

春申君?没错,就是那部火了好长一段时间的电视剧《芈月传》中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黄歇,曾封地江东,以吴(苏州)为都邑,死后葬在苏州。春申君在今上海、苏州一带,治理申江,疏通河道,抑制水患,政绩显赫,深得民心。苏州将春申君奉为城隍神,以前苏州市民每年要在庙里演戏给春申君看,叫酬神。距此处不远的景德路上的城隍庙至今香火旺盛,是苏州一处免费参观的名胜景点。可是,坐落在这条小巷子里的的春申君庙不知为何门庭冷落?以后是否也会像城隍庙那般有热闹景象,也就不得而知了!

苏州的小巷不长,细细探究,却总能探寻出意想不到的惊喜,亦古亦今。汤家巷,就是这样一条可以让人发思古之幽情,而又寻到寻常百姓快乐的地方。

猜你喜欢

油锅巷子小巷
《古村小巷》
%Arabica成都宽窄巷子
油锅起火怎么办
小巷深处
从“有风自凉”到“稳坐油锅”
印象成都——宽窄巷子
游成都宽窄巷子(外一首)
水落油锅里溅水花
便士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