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台南

2016-12-02颜艾琳

台声 2016年11期
关键词:台南红豆书店

台湾台南

特约主持人

颜艾琳

颜艾琳,台湾台南下营人,台湾辅仁大学历史系毕业。担任新北市政府顾问、韩国文学季刊《诗评》台湾区顾问、大陆诗歌刊物顾问与网站专栏诗人。曾获出版优秀青年奖、创世纪诗刊40周年优选诗作奖、2012年海南岛第一届桂冠诗人奖、2015年第一朗读者最佳诗人奖。著有《颜艾琳的秘密口袋》等诗作15部。

在这里,享受漫游“食”光 流动美食 美景 慢生活

立夏,北台湾还在面对阴晴不定的春天“后娘”脸,八掌溪跟嘉南大圳早就流动着阳光,灌溉二期稻作的秧苗了。今年一二月突降的低温,让虱目鱼冻死上千上万条,部分瓜果类恰逢开花期也受到严重影响,河床的瓜田大多成为“呆瓜”,无法成长跟收获了。这一路往南走,心里都在替农民朋友们难过,所幸道路旁的土芒果仍结出果实,府城的九重葛、鞭炮花、杜鹃、鸡蛋花甚至凤凰木也都以强盛的生命力,为即将到来的夏天着上热情的颜色。

美哉府城四百年

行在台南,很容易看到天空,因为台南最高建筑不会超过20层,且新建筑也不盖在市中心,因此放眼所及的老建筑活化了历史空间,负载着岁月美感的楼房、墙面、屋瓦、门窗、庙宇……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处处都是一张明信片,适合游人用缓步走的节奏,亲近这座城市。

慢,是进入台南的第一感受。光是走路,就能让你身心慢下来。从主要的马路干道开始,以建筑、以花树、以飘来的香味、以有趣的店招,慢慢勾你钻进巷弄里。巷弄还有精彩的看头和可能迷路的趣味。所以,在台南,我更推荐慢走漫游。

曾经有人以为“台南只是这样子”,却在来了一趟又一趟,乃至到最后定居于此多年后,说“台南是一座值得用一辈子来感受的城”。台南的文化底蕴显现在百姓的生活态度、饮食、建筑、消费习惯上,尤其是热情的人情上。这也是为什么台南是近年来,新移民最多、且不乏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在此定居,将其作为“第二故乡”之故。

光是在府城的老建筑景点,就有文学馆、亿载金城、安平古堡、孔庙、吴园、大南城门等。这还不含那些旅馆民宿、餐厅、居家、为创聚落,也还没扩及原先台南县的区域。可以想象,一个人呼吸的都是400年的气息,就算身穿T恤跟短裤、脚踏人字拖,也是有三分斯文七分自在的。

民气与生活美学

台南是美食慢活之都,可以打扮“水水”去吃顿精致的闽南台式大宴、也可以轻松蹲在路边吃一碗独门小吃。当局要营销台南只要从美食、古迹、悠闲3大方向就能有效发挥,加上外地人移居此地,以外来人的角度来看这座老城的内涵,10年来以饮食或生活书写而变成“台南作家”的王浩一、王美霞等都是爱上台南的外地人。而台南当地人自小就吃好喝好、看好教好活好,对这10年来兴起的“台南学”总有一丝“傲娇”,淡淡的表态“这有什么好说的啦”,其实,他们活得更彻底,更懂得在台南如何生活,而不是浸泡式吸饱了这里的“汤汁”,就觉得美好饱足。

浪漫的生活情调有被作家放大之嫌,不论在地深耕或被吸引而来的年轻人,前者以“鸭子划水”,后者以“微聚集力”互为涟漪震荡、借力施力,在台南巷弄里改造老屋、人力资源乾坤大挪移、推广天然无毒小农市集运动、青年返乡、农学基地、手创自制民生用品等媒体上的慢活乐活,这群人的“活”,是利他、亲身实践,真是一种干活。

高职学历的杨敏,透过电子科技的开发与成功获利,她将部分资产收购在地有味道的老房子,并寻找有梦的年轻人或想在台南孵梦的外地人,无偿提供筑梦或实践的基地。原来是室内设计师的黄小蒨,因缘巧合下与杨敏合作了“有时甘杯”,结合室内艺术装潢的茶艺馆,贩卖台湾各地小茶农所产的好茶、有机米、果酱、果干跟手作餐桌器皿,在营造出流行的友善饮食场所之外,杨敏为了让小蒨有自己的工作室,“有时甘杯”从下午一点才开店,小蒨平时就在顶楼创作自己的作品。而接触公平贸易的观念之后,杨敏又找了其他朋友,以低于台北1/3的价格来卖“生态绿”理念的咖啡,“莎觅思”结合巴黎风情与电影画报的鲜明艳红,在巷弄里为公平贸易彰显着消费理念,坐在里头喝一杯咖啡,除了有浓厚的人文气息,还觉得对远方辛苦的咖啡农有一点贡献。

附近知名二手书店“林檎”,是由帅哥美女夫妻卡大、林檎所经营。在台南,店周休两到三日、或店休于周六或周日,这简直匪夷所思的事情。林檎书店是周日休,我问为什么?林檎说,周末来台南的人都是为了吃美食,外国观光客则很少来逛书店,书店是为了配合当地学生、爱书人的作息,所以周日反而没生意。卡大也说,台南很多店每天只开2至6小时,其余时间用来生活。还有一些虽开店两小时,但为了让顾客吃到自己的手艺,却花6小时在准备。某天晚上11点我跟朋友夜游,就遇到网络报道的“幽灵炒饭”,10点开卖到卖完为止的排队美食。若非亲眼见到“人龙”,“幽灵炒饭”的布幡插在一台三轮车旁,谁知那就是江湖传说的深夜炒饭啊!

还有一个继承外婆的米糕手艺的鲜肉男,下午两点用脚踏车载一桶木箱装的白米糕,停在文学馆跟孔庙的人行道上,有时两个小时内就卖完,一溜烟地消失了。以及在友爱街遇到一台改装的三轮车,卖现炸臭豆腐,也是排队美食。我看这些都不会列在游台南必吃的800家指南里,所以台南人卖东西是卖自己的骄傲,不为赚大钱,那些个独家秘方美食得自己追,或是巧相遇。吃到的人还可以在脸书上大吹特吹,“终于吃到了传说中的X X了!”

哪个城市还留着这样让人追着、等着、盼着的流动美食呢?只能说台南人,你真敢!敢,是我要批注台南的第二个字。“慢”是生活情调,“敢”是民气,做事的体现。开书店、茶艺馆、咖啡厅、餐饮、手作、文创……台南人就是有点敢。敢做大事大店、也能小巧而专精,多才多艺和专心一艺者,都能在台南找到发展的空间。

“城南旧肆”“草祭”“墨林”3家各具特色的书店都是蔡汉忠开的,每家都超赞,不多溢美。还有很多勇敢的人,除了敢玩书店,另外在中西区一带的忠孝巷、海安路、忠义巷、南宁街等,还有一群玩“农产”“友善消费”“无毒生活”“废核”“多元成家”等理念的年轻人。

能盛兴、“慕红豆”,心心向农

当你在台湾生活得够久、走过许多城市,位于西线的台南可能是实现生活与理想的最佳之地。在行政资源上它有城市的规格,却又保留农村的人情,没有“北高中”3市的巨大建筑、紧凑忙碌的节奏,台南的老陈而淡定、民众透露出来的适意自在性格,来台南“玩”微创开店营生、或是推广农产消费观念的扎根,都很容易入门坎。主要是台南每个月有200万人次游客来此旅游观光,提供了基本收入跟宣传曝光。而“老屋欣力”成为翻转台南风貌的要素,10年来也带动了台湾重视老建筑活化。

“小确幸之城”是媒体的形容词,但“敢”之于能盛兴铁工厂的这群年轻人,就是动词了。

一座超过80年历史的铁工厂,七八个年轻人集资租下这栋约200多坪(1坪约3.3平方米)、三层楼的工厂,以社会议题为主轴,搞有机农作市集、无塑料生活用具、手作民生杂货、资源回收再创作小物跟天然材质衣饰,并串联环保、反核、提倡极简低度生活的团体,一起策划推广理念的活动。由于位处于台南最挤的神农街、正兴街上,他们会背起吉他、敲着非洲鼓沿街歌舞广告近期的活动,吸引人潮前往巷弄里的能盛兴铁工厂。每月的第三周,是“能盛兴菜市仔”邀请小农跟农创达人的市集,门口会架起一两大锅药草鸡汤、鱼汤、野菜料理准备着,“行者”理发师在巷子旁义剪,所得部分作为能盛兴的“环保基金”。傍晚,伙伴敲起“当当当”的铁钟,喊“吃饭啰”,一人50元的自助式无菜单料理,涌进四五十人在“工厂”内共食。

当我夹好饭菜,捧着碗从二楼往下看,来自不同世代、地方、国籍跟肤色的人,集体吃着一道道在地的好滋味,会有一股“世界大同”“人人平等”的暖流淌过心上。在能盛兴,很容易让人想要主动做点什么,我想是受到这群平均26岁年轻人的热情,在以观光消费主导的老屋活化中,立了一个特例。他们深知没有前辈对相关议题达十几二十年的耕耘,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实现理想,让在地人跟观光客走进这栋融合艺文展场、二手书店、农学倡导基地、假日市集、共食食堂之地,感受到环保跟土地议题,是可以如此实践的。

隔壁还有一个唐大可,他“敢”弃高薪而心甘情愿煮红豆到“世界末日”的那一天。“慕红豆”只卖柴烧红豆汤、红豆面包、红豆地瓜汤、红豆雪绵冰、茶叶蛋。唐大可为了卖红豆,亲自到红豆田与农友联络感情,了解红豆的一切,再用柴烧的方式慢慢煮红豆,一天只有80碗,且营业时间从下午12点半至晚6点,星期一、二、三公休,休3天是用来作木工、玩空间改造、玩公益、配合朋友玩梦想的实践。高帅的唐大可实在太任性了。他引领我去看他的柴烧厨房,煮红豆的器具也是朋友将二手铁件焊接起来,创作出来的独家锅具。大可笑得一脸灿烂,“慕红豆是我一手打造的,我以红豆入魂的心意,用最低度的资源来创造硬件,尽量不花钱,捡或收购旧建材,自己一步一步成立这间店”。他指着对面的“青春交换所”,又介绍起了另一个热血青年的故事……

猜你喜欢

台南红豆书店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总第八期)
最美书店
台南南瀛赏石协会创会
在书店
那年桃夭,红豆暗抛
谁在千年前种下红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