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信达雅
2016-12-01陈建方
陈建方
送东阳马生序
〔明〕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
东阳马生君则,……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看着这篇翻译(因篇幅限制,省略了其他部分及其翻译),说实在的,有几处地方让我有哭笑不得的感觉。因为这篇翻译出自颇具权威的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参考书》,因为权威,心中当然希望是无可挑剔,可是对照着“信达雅”的翻译原则——
1.信: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
2.达: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
3.雅: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这所谓的权威就有些塌方的感觉。
其一,可以说最搞怪的就是最后一句,译文中把“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译为“因此我讲讲求学的困难来告诉他”。“讲讲”和“告诉”的含义大致是相同的——《现代汉语词典》中“讲讲”就是“说”的意思;“告诉”就是“说给人,使人知道”的意思。这种译文,说实在的,不看古文,就会让人忍俊不禁,因为该句明显重复累赘,有语病,显然违背现代汉语的用语习惯,不符合“达”的标准。
那么这句话该如何翻译呢?其实,我们只要参照柳宗元的《捕蛇者说》的最后一句的翻译,就可以很顺溜地翻译好这一句——“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译文是:“因此(我)写了这篇‘说,以期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其实,“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的“道”,类似于“故为之说”的“为”,因为“为学之难”宋濂是用笔写下来告诉马生的,因此这儿的“道”,可以像“为”一样翻译为“写下”。这样整句就可以译为:因此我写下求学的困难来告诉他。这样翻译,既符合作者的实际情况,又切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避免了语病。
这不由让我想起了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潭中鱼可百许头”,《语文教学参考书》和语文教材书下的注释,都把“可百许头”译为“大约一百来条”。这一句的翻译是按照字字落实的方法操作的:可,副词,大约;百,数字,一百;许,表示约数;头,量词,条。这种译法,本也无可厚非。但却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大约”和“来”明显重复累赘了,是病句,这两个词应当任意删去其一。
其二,文中第一句“余幼时即嗜学”被译为“我小时候就爱好读书。”乍一看,似乎没啥问题。结合书下注——嗜,特别爱好——我们就会明白该句翻译没有达到“信”的标准,没有做到准确无误。爱好,与“嗜”的程度毕竟不一样。这句正确的译文应当是:“我小时候就特别爱好读书。”
“无鲜肥滋味之享”译为“没有新鲜肥美食品味道的享受”,也违背了“信”的标准。因为这句中的“之”绝非解释为“结构助词,的”;而应解释为: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不译。整句的翻译应当是:没有新鲜肥美的食品味道可以享受。
另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译为“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也存在同样问题。此处把“先达”解释为“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其实“先达”一词的含义在这儿就是“前辈”。如果该词包含“有道德、有学问”的意义,宋濂在下文中又何必再来一句“先达德隆望尊”呢?因此,此处的翻译,孤立地看“先达”一词,是不符合“信”的标准,联系下文来看,上下文重复累赘,又不符合“达”的标准。
其三,“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译文为:“我站在他的身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地请教。”这一句翻译似乎找不出问题,其实不然,“表现尊敬而专心地”显然是“弯着身子,侧着耳朵”所包含的潜台词,把读者能读出来的内容在译文中硬塞进去,未免显得冗余,也就是画蛇添足了,这是有悖于“雅”的标准的。“俯身倾耳以请”中的“以”的注释,也未必如《语文教学参考书》所说:以,连词,跟“而”的作用相同,相当于“地”。而应该改为更加合理的解释:以,连词,跟“而”的作用相同,表目的,相当于“来”。这样一来,译文可以改得比较简洁:“我站在他的身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译为“朝廷每天有米粮供给,父母每年给(他们)冬夏的服装”,也不符合“雅”的标准,因为原句明显有骈句的风采,读起来朗朗上口。译文却明显已经变成了散句,前后两句的结构有了不同。作为现代汉语的译文不说也得译成字数相等,至少前后结构可以保持一致:朝廷每天有米粮供给,父母每年有冬夏的服装送来。
这些,只是本人的一孔之见,请方家斧正。
参考文献:
[1]许小燕.汲取文言瑰宝 传承为学之道:《送东阳马生序》备教研读[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2(4).
[2]戚成林.《送东阳马生序》教学札记:兼谈文言文教学拓展的三个向度[J].黑龙江教育(中学版),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