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德育无处不在
2016-12-01王秀琼
王秀琼
摘 要:“教育为本,德育为先。”任何一门学科都具有塑造学生特殊的思维品格、思辨能力和创造素质的独特价值,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这一价值,是各门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应当加以遵循的一个基本规律,也是教育善性本质的呼唤。地理学科具有丰富的德育因素,较为突出的是环境意识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理所当然应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
关键词:德育;地理教学;途径方法
地理学科渗透德育是指在除德育课之外的其他学科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道德教育,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道德教育,在饱食知识的同时品味道德教育的甘露。地理学科是中学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科学体系中有自己的立足点,尤其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素质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地理学科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荀子·修身》称:“以善先人者谓之教。”19世纪中叶的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斯宾塞则认为教育是为受教育者未来的美好生活做准备。所以,教育的本性是让青少年学好。德才兼备才算好,地理学科教育是教育中的一分子,理所当然应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地理学习的德育价值在于它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直观、生动、具体的国际主义、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人生观和国情、国策教育的主渠道。
(一)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整体性的要求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整体性是指其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所具有的相互牵连、相互制约的特性。个体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和系统,它们在相互牵连和相互制约中共同获得发展,身心的任何一个方面严格地讲都不可能孤立地获得发展,即便有所发展,也没有什么意义。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之间、身体发展的各个方面与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是一个整体和系统,相互之间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关系,互相影响,难以割裂。如果个体身心发展各个方面的内在关系受到破坏,人的发展就会片面、畸形而失去基本的平衡。
(二)地理教学的现实要求
实际中学教学状况只注重地理知识的传播,忽视教学中德育的贯穿,即使教师有这意识,但由于时间,成绩,家长和短时间在德育上看不见成效等各方面的压力下,教师没有按设想的去做。各学科德育的长期缺失,才会有大量的中学生出现这样那样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
二、地理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
地理知识体系中也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漫画、时事、视频,新闻和身边的事例等与地理相关的材料加强德育,激发民族自尊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同时,还能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和国策,使学生自觉成为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和执行者。地理学科中的德育尤其在以下几方面比较突出。
(一)以传授知识为契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掌握的基本规律,同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地理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和思想方法。在教学天气系统时,把学生的日常生活及从电视、报纸等媒体中获取的有关自然现象和生产活动的信息相结合,更能理解天气对人类的重要性。讲江淮准静止锋控制下长江流域出现梅雨,可以联想到6、7月家乡的长时间的细雨绵绵。也可以利用降雨的知识解释夏季突如其来的暴雨。运用工业区位因素解释家乡长江沿线重工业分布在城区的下游,从而也能更好地理解该知识点。讲商业中心布局讲究交通、市场最优的原则时,联想CBD的实际情况来理解,同学基本都能顺利答出。讲水资源时,同学自己讲解,更能探讨出目前中国水资源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做出相应的举措。
(二)环境意识和辩证思想的养成教育
环境意识包括正确的人地关系观、区域差异观、因地制宜观、人地关系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等。因此,环境意识是科学意识,也是道德意识、文明意识。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既包括科学地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教育,又包括科学地运用自然、资源、地理环境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教育,还包括人类自身成长要和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教育。而要培养环境意识和发展意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认识存在的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是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2.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养成辩证的思维
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是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涉及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产生原因有过度櫵采,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时,很多同学很气愤,指责他们的行为,当看到西北的农村生活时,他们感到更多的是痛心,不再一味地指责以上的行为,多了一分理解。思考如何能使当地的生活有所改善而又对环境有利。这种想法就是一种辩证的思维,也会对日常生活有帮助。如在与同学发生矛盾时,不会那么冲动,停下冷静的瞬间,就是辩证思维的作用,对任何事情也不会再人云亦云。
3.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
严重的环境问题使人们认识到:必须寻求一条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的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其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点: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生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一个复合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原则、共同性原则。讲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时,学生直观地了解一个区域环境要保护,经济更要发展,整个社会才能得到发展。告诉他们这就是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讲塔里木河水资源的开发,上游的过度利用,导致下游的断流,从而形成的荒漠化,这就违背公平性的原则。河流的开发要整体开发,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建立在正确的环境观念上的,让学生明白发展才是解决环境的根本出路。区域发展要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最终才能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三、爱国主义情怀在地理教学中得到升华
爱国是学生基本的素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不断地强化,升华这种思想。在讲中国自然资源时,了解到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学生很是自豪,我国是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仅从农业生产看,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资本主义国家难以做到的,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升,在横向比较时,也不回避我国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要善于捕捉新的地理信息,以不断充实国情教育内容。教师在上课时应时刻注意把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中获取的新的地理信息和数据,如人口数量变化,矿产资源的发现,各种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新业绩,工农业、交通建设的新成就,治理环境的新进展等介绍给学生。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效率得以提高,随时关注国家的动态,培养主人翁精神,潜移默化中爱国主义情怀在教学中得到升华。
地理是一种教养,也是一种气质。高质量的地理教育可以给学生一种特殊的思维品格、思辨能力和创造素质,使他们学会用地理的眼光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1]胡毅.斯宾塞教育论著选[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刘伟星.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3,10(11):129-130.
[3]时峰.新课改背景下我国地理教育现状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
[4]孙开清.新课标下高二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