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萦梦溪
2016-12-01顾博文
顾博文
梦中有清泉冽露汩汩流动,浸润着月光染白了的绒绒蓝玉。那是承载了无数风月与希冀的溪河。
记得夏令营刚入石塘人家时,抬眼有一处青石堆砌的牌匾,上书“梦溪”。第一反应便是沈括的《梦溪笔谈》,后来查阅了资料,才知道沈括的梦溪园在镇江润州,离此处有百里之遥。只是不知为何,总觉得二者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妙。或是说,它们,其实是一样的。
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
民居高高低低坐落在竹林里,这里离安徽很近,也携上了一抹徽派建筑的风格。有镂花的木窗和高高翘起的碧瓦飞甍,比屋顶还要高上一层,有衔云吞月之势。不过到底山外有山,在层峦远山的掩映下,雕花楼反而如娇羞的女子被束缚于兹,为点缀之感。
这里是世外桃源,是一个有着雕花楼和竹海的石塘人家。
我不知道它为何给我带来如此震撼的感受,灵魂与空气,与这里的山山水水、草草叶叶相互碰撞,又旋扭在一起,好像是枝头的新叶子,微微一掐就有油油的绿意滴落,酣畅淋漓。竹海被溽染着,浸润着;雕花楼被衬托着,诱惑着……
或许只有这样的风清月朗,才能孕育出沈括笔下“山间木荫,率意谈噱”的意境。也正是隐藏在雕花楼和竹海里的灵气,才点染了文人、飘飞了思绪,多少迁客、多少骚人在此一挥而就,创作了不朽篇章?
自古文人多爱竹。竹林七贤、竹溪六逸,依山傍水,仰竹而存。或许这千百年前的故事,就从娉婷的竹楼中抖落,绘成了另一幅画卷。
其实无所谓在哪儿,镇江或石塘,它们所孵育的灵魂是一样的。拈花煮酒,携风待月。大概,这就是它们带给我相同感受的原因吧。毕竟我们太寂寞了,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驻足的时间越来越少。古人的游玩可以历时年月,一路游山玩水、走走停停,竹杖芒鞋轻胜马。偶尔碰到小溪与竹林,停下饮马、自给。哦,还得吟两句诗,融入了满腔风月的吟诵总能触动心灵。
我曾在失眠后的夜晚站在窗口,远远眺望城市,冰冷的寒意不可遏制地涌上心胸。而同样在梦溪,也是在早上旭日东升的时刻乍醒。不敢动作太大,怕身上的俗气惊扰了这座村庄。轻手轻脚拉开窗帘,透过镂花的窗子向远处眺望,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脑海里只剩下了满足和愉悦。
不堪一山美色,心底沉沉如一潭寒墨。耳畔响起了绵远的声音,停下脚步吧,去品一蓑烟雨,去煮一壶春酒,去拈一枝殷红,去携一衣清风。
因为在我们的梦里,都有一座雕花楼,一片竹海,一湾清溪。